第六十一章 新生与苦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31年1月31号,在上海一家西方人开设的私人医院里,一个新的生命诞生了。是一个男孩,因为是不足月生下来的,他看起来小得有些可怜。他的到来,让那一对本身也还是孩子的父母好一阵手忙脚乱,忙乱中,也充满了幸福。
凌杳给孩子取了一个很响亮的名字叫浩然,国家风雨飘摇,民族灾难深重的岁月里,男儿生当有股天地浩然之气。
西方人的医院里相对比较宁静,可是这几天,外面的世界其实很不平静。就在去年底,日本人在山东公然用武力阻止国民军北上的步伐,一度爆发了两军之间的冲突,在国民政府的妥协下,日本人达到了趁机掌控山东半岛的目的。可是,贪得无厌的倭奴并没有就此住手的打算,新年之后,他们把目光投向了东方最大的城市上海,频频的在上海制造各种事端。
上海的驻军奉命采取忍让的态度,对倭人的不断挑衅一再的退让。而无数的热血青年却不甘于忍受这种欺凌,他们纷纷放下手中的书本,走上街头,希望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唤醒这个沉睡的民族。
这一天,凌杳早早的给妻子炖好了鸡汤,来到了医院里。这是个注定不平静的早晨,沙罗喝了鸡汤,刚刚给孩子喂了奶,他们就听到了窗外传来一阵一阵的**澎湃的口号声。
街上走过的是游行示威的学生,穿着凌杳以前在电视里见过的那种服装,手里拿着小旗,高喊着抗日救国的口号。游行的队伍很长,还有无数的围观的人群。这本来是一个眼光明亮的早晨,有一点微微的风。这样的早晨,会让人有些慵懒,有些神思恍惚,可是那慷慨激昂的口号声,彻底的撕裂了这种闲适的气味。随着学生游行队伍的不断壮大,周围也响起了警笛声,一队一队荷枪实弹的外国巡捕和国民政府的宪兵也从不同的街道涌了过来。
突然间,他们听到了枪声。凌杳和抱着孩子的沙罗不禁同时神色一震。他们站在窗前,看不到枪响的地方,但是很明显的,学生的队伍开始乱了起来。听到枪声的学生们愤怒的往前边跑去,而前边和军警发生冲突的学生又在往后跑,两边的人冲挤到了一起,场面非常的混乱。而一些不法之徒则开始趁机冲击街边的店面,砸碎了几乎一整条街的玻璃。凌杳他们所在的医院也未能幸免,只是他们住在四楼,大概是石块扔不上来的缘故,倒还没有遭到袭击。突然之间,街道上就充满了紧张的气息。
第二天,爆发了更大规模的学生运动。许多大城市的学生都走上街头游行。其中,上海、南京、武汉等城市的学生还有组织的冲击日本租界,和租界内的日本军警发生冲突。上海日租界的日本宪兵用机关枪扫射,打死打伤几十名学生。学生运动随即演变成了全国性的反日游行示威。国民政府对此保持了缄默,而日本政府则开始大量的往上海、山东等地增兵。局势越发险恶。
2月9日,国民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宣布第一战区进入特别紧急状态。并停止了部队北进的步伐,开始增兵山东和上海。一时间,中日战争爆发的阴云密布起来。

他们搬出了医院,回到了家里。回到家里感觉也不踏实,因为人心惶惶,每一天他们都很担心战争会不会突然打起来。尽管他们都是曾经经历过战火,并且还是死里逃生的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害怕战争。尤其是,他们现在还怀抱着一个新生的小生命。这种日子很不好过,甚至凌杳走出门去买点生活用品,沙罗都要担心半天,只要他回来的脚步稍晚一些,她就陷入一种无可救药的恐慌之中。只有她怀中的婴孩,只有婴孩才没有这种恐惧。
这一天夜晚,他们的孩子已经睡着了。沙罗本来也抱着孩子睡着了的,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一下惊醒了。她一醒睡在身边的凌杳也就醒来,凌杳看着她恐慌的眼神,就伸手搂住她,说,没事的,你做了恶梦吧。
“凌杳。”沙罗把头靠在凌杳的胸口上,觉得全身都是冷汗,还没有说话就哭了起来,哽咽着说:“我梦见你死了。我好怕,真的,我好怕。”
“傻孩子,”凌杳抚摸着她的头说:“老人们都说,梦是反的。不会有事的。”
“凌杳。”沙罗紧紧的搂住凌杳,说:“我心里好慌啊。”
“不要怕。”凌杳感觉到自己的手掌非常的无力,他只能空洞的安慰沙罗说:“不会有事的。”
正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东面,深夜里响起了一声巨响。突然之间,整个世界就陷入了一片黑暗。那一声巨响之后,紧接着又是一声,随后这声音就密集了起来。他们躺在屋子里,也清楚地感觉到了大地的震颤。而黑暗之后,远处便陷入了一片火光之中。那火光让他们觉得很近,很近,似乎就隔了一条街。他们可以借着火光看到彼此苍白的脸庞。凌杳紧紧地搂住了沙罗,他知道,那是大口径火炮的炮弹爆炸的声音,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那是海军舰炮发射的炮弹。
炮声过后,密集的枪声响了起来。
凌杳知道,他们一度平静的生活,结束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这个城市便陷入到了一片凄厉的防空警报声当中。
凌杳和沙罗抱着他们的孩子,跟着街上的人群和警笛往防空洞里面跑。天空中,地上,到处是不祥的轰鸣声。
这一场大轰炸几乎持续了一整个白天,大半个城市毁于轰炸之中。当凌杳和沙罗从防空洞里出来的时候,发现他们已经无家可归了。市区笼罩在激烈的枪炮声中,他们所能做的事就是跟着逃难的人流,走向谁也无法预测的明天。到处都是倒坍的房屋,有的冒着浓烟,有的还在燃烧,空气中除了硝烟,还充满了血腥的气息。许多人在轰炸时没有找到防空洞,街道上随处可见残缺不全的尸体,更惨的则是被炸伤炸残而得不到救助的人。还有为数很少的几个警察在维持秩序,不过,从他们惊慌的神色中不难看出,他们也很想脱掉警服跟着人群流走。
凌杳不知道发生在1931年的上海的这场中日战争会不会发展成为一场全面的中日战争。历史上1932年的“一•二八”事变,十九路军英勇的与日军周旋了几个月以后双方签订了停战协定。但是历史已经改变了不是吗?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