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急转直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支由贵族率领的军队和一群亡命徒比拼命,最终注定是要失败的。
前面打不过去,后面压力太大,5月15日,禁卫3师师长淳于清中将决定转向,率部向西南方向国民军包围圈的薄弱地带突围。
“圣剑”集团军司令左宗翰得知禁卫3师改变方向时,不由得在指挥部里大发雷霆。战斗的胜负,往往取决于最后五分钟,在这种时候,比的已经不是装备、战术,而是比拼意志力。尤其是势均力敌的双方,谁在心理上先顶不住,就意味着这场战斗他已经失败了。
其实仗打到这个份上,禁卫3师固然撑不住了,可是被两面夹击的71军情况更为严重。就像是两条虫子在啃一只苹果,两边都快要啃到核了,可能就是再咬一两口的问题。可是现在却有一只虫子放弃了继续啃,而是掉过了头去啃另外一只苹果。
淳于清当然知道也就是再加一把力就可以打通前面的阵地了,可是他也知道在打通前面的71军阵地之前,他更有可能被21军和第7军吃掉。而对于左宗翰的增援部队,他又没有足够的信心。而在左宗翰看来,这完全是他的贵族底蕴决定的。这种时候就是要把自己的部队看作已经打光了,甚至也把自己看成了死人。问题是,虽有一腔热血,却从小养尊处优的淳于清能做到这一点吗?禁卫3师作为天子亲卫队,又能做到这一点吗?包括皇帝陛下本人,他能看着用打光禁卫3师来换取一场胜利吗?
左宗翰不得不承认,他的对手李谦诚可能在各方面都并不比他更英明,可是他选择禁卫3师作为突破口,这已经足以击败他了。皇帝把一个战斗力超强的禁卫师塞给他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会成为一个软肋呢?
随着禁卫3师的转向,战局很快就急转直下。先是突围过程中,禁卫3师遭到了国民军的切割,除了淳于清的师部最终冲出了包围圈外,余部均被围歼。而腾出了手来的国民军将第7军和21军全部兵力一次性就用在了对皇家第3军的围攻上,加上和皇家第3军死缠了几天的71军,皇家第3军也很快就崩溃了。
5月18日,左宗翰下令全集团军转向脱离战斗,这仗再打下去,只有全军覆没一个结局了。然而这个时候,想脱离战斗,又岂会那么容易?
5月22日,左宗翰率“圣剑”集团军司令部和皇家28军退回汝南,皇家第6军和第12军主力军陷入重围。23日皇帝圣电左宗翰救出被围部队,否则军法从事。
是把已经突围出来的部队重新填回坑里去,还是放弃被围的部队,趁汝南还没有被“叛军”围过来之前撤回周口出发地上,这是一个问题。填回去,是死路一条,撤回去,还是死路一条。战死殉国和被皇帝处死都是死,区别前者要死更多的部下,后者只会死他一个人。但是如果可以不死呢?他估计是没有这个机会的。他的家人都在京城,如果他选择另外一条路的话,就是把他的家人推入死地。

24日,左宗翰仍在犹豫。当夜,皇帝派来专使,给他送来了一把手枪。这是什么意思,当然不需要说明了。他无路可退,但是更不愿看着手下几万弟兄白白送命。当夜,左宗翰用皇帝亲赐的手枪自杀尽忠,临死前,把部队的指挥权交给了他的副司令杨耀武。
杨耀武是左宗翰多年的老搭档,对左宗翰的真实想法心知肚明。就在左宗翰移交指挥权自杀后,杨耀武随即召集“圣剑”集团军的核心人物,并做出了一个让后世的史学家们争议不断的决定——率部通电起义,并致电仍在苦战的第6军和12军,要求他们跟随起义。史学家们认为左宗翰的自杀和杨耀武的起义肯定还有很多深层的原因,不过,那是史学家们的事情了。
25日,第6军首先表示服从集团军司令部的决定,并率先与国民军停火。
26日,12军眼前突围无望,也宣布接受了司令部的决定,与对手停火。
至此,这一场会战宣告结束,国民军取得了一场军事价值和政治价值都无比巨大的胜利。“圣剑”集团军不是第一支在战场改旗易帜的部队,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支。
在这场战役中,国民军损失最大的,除了几乎被全歼的69军外,就要数71军了。这一仗打下来,71军整个瘦得几乎就只有骨架了。为此,中原方面军长官部特别给了71军一个月的休整期,补充兵员和装备并进行整训。而补充进来的兵员,有不少就是从起义的帝**里调配过来的。而71军代军长李宗凌少将也在这一战之后去掉了“代”字,不过军衔暂时仍是少将。仍兼任新7师师长。
7月中旬,71军奉命东移,中原方面军参加了在这个时空东亚大陆上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战役——双方总共投入了超过百万兵力的徐州会战。在这样的大会战中,不要说古地的一个连,就是整个新7师,都显得很渺小。
在这个战役中,新7师的表现依然出色,不过,远没有过去那么抢眼。而仍旧是独立师编制的新1师和新9师,新11师则可以说得上大出风头。
对于古地来说,在这场战役中最难忘的就是有幸能和以上四个新编师的最高长官照了一张合影。在以上四个师围歼帝**号称最强的“皇妃师”的战斗中,古地的连队最先攻进了敌人的师部,并且将对人的师长从他们自己人的枪口下救了下来。这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经历足以让他回味一生。
这场会战的意义,对于国民军来说,不亚于古地他们所学的历史里的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总合。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战略决战,它的结局直接成为了整个战争的转折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