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新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袁维绪有点紧张,她觉得师长的眼光像刀一样,站在他面前就有一种被切割的危险,她是硬着头皮回答说:“报告长官,我的依据是基于敌人的强大。我部是一支新编成的部队,而敌军是一支号称不败的王牌师,以正常的心理状态分析,他们也肯定是不把我们放在眼里的。这个计划并不高明,作为一位资深指挥官,敌人的前敌指挥一定能看出我们的作战目的在于骚扰并有可能发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发动突袭。而他基于对自己部队的信心,并不相信我军真的敢突袭,所以他可以下令让部队大胆的休息。再退一步讲,他认为即使我军真的敢突袭,凭着他的实力,也足以应付。事实上,长官,敌军的作战能力确实证明他们的战斗力的确使他们有托大的资本。从战果上来看,我军达到了逼迫敌军后撤的战术目的。”
“但是损失很大,至少并不比坚守阵地损失小,这一点,你计算到了吗?”
“计算到了,长官!”袁维绪回答说:“就同样的代价而言,坚守阵地和主动出击所收获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因为付出同样的代价,在阵地上苦撑会让我们士气越打越低落,但是主动出击则可以让我们的士气大大的提升。最重要的是,这有助于形成我们即使面对比自己更强的对手也敢于正面较量的勇气和风骨,更进一步,有利于我军形成自己的军魂。只有这样,我们才有成为超越敌人所谓王牌的那一天。否则,我们就永远只能仰视别人。我想长官也一定想到了这一层,所以您知道这个计划有很多漏洞,还是批准执行,并且及时的派出了后继部队。甚至敌人的指挥官也在看,看您敢不敢和他面对面的较量一下,看看他面对的是一支怎么样的部队。我想,他现在在制定下一个作战计划的时候,思路肯定和先前是不一样的。”
师长看着她,有些阴沉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说:“不错,头脑很清晰。你这个铸造军魂的理念很有战略意义,尽管你的计划略显稚嫩了一些。你叫袁维绪是吧?”
“是,长官!”袁维绪回答说:“我也是暂76师大突围的幸存者之一。之后在中央军校学的是参谋科。”
“哦,”师长有些惊喜地看着她,说:“你也是?哈哈,看来我是种瓜得瓜,只可惜当时能送走的人太少了。不错,回到你们团好好锻炼一下,我真希望你们这样的小家伙更多一些呢!”
其实袁维绪这个关于直面强敌,铸造军魂的理念并不是她的原创,那是从《亮剑》上面学的。要是让古地听到了话,一定会鄙视她抄袭。不过不管怎么样,一支军队的确是需要这种魄力与骨气。她其实很不喜欢《亮剑》,尤其是对李云龙炮轰自己的老婆一节不能释怀。没想到这个她并不喜欢的电视剧,在这个时空也帮了她一把。就算他们不能预知历史,但是来自未来的他们多少也有一些自己的优势吧。
帝**的禁卫4师在牛头岭吃了败仗以后,竟然放弃了这个战略要地。在他们前敌总指挥端木诚良中将看来,这个地方固然重要,但也是一个鸡肋。他不想把更多的兵力和精力耗费在这个地方,而是在侧后摆了两个军呈防御姿态,把重心转移到正面战场去了。所有的情报都表明,驻守牛头岭的国民军也不过一个师,而且他们守住这个地方,也不敢轻举妄动,以目前正面战场的态势,国民军很难再抽出足够多的兵力从他的侧后迂回。摆两个军在那里,足够了。

5月8号下午,新7师师长李宗凌接到了战区司令长官部的电话,电话是司令长官亲自打来的,李长官在电话里表扬了新7师的两战两捷,接着问,现在有个任务,你敢接吗?
李宗凌知道长官要给他一个什么任务,就说,如果长官给我足够的补充,我就敢接。
长官在电话那端呵呵一笑说,你说,不要漫天要价啊,你知道我们五战区已经没有多少本钱了。
李宗凌说,不会很多,兵员补充5千,装备弹药我另列清单。
长官沉吟了一下,说,再给你5千人,你这个师就超编太多,军委会的大爷们会有各种无端的猜测,就给你补3千吧,装备弹药我倒是可以大方的满足你的胃口。但是你要记住,我不是要你造点迂回侧击的声势就算了。端木诚良摆在侧后的两个军,你至少要给我吃掉一个,要逼他从正面抽调部队去补防,做不到这一点,你就不要接这个任务,老老实实的守在牛头岭得了。
李宗凌说,长官,一个师打两个军,您这么看得起我,这个任务我接下了。
按照帝**的传统编制,一个军辖两个师,兵力在2万出头。端木诚良中将摆在侧后的也就是这样的两个军。这种老式的杂牌军,他是不怎么看得起的,他能以师长的身份指挥一个战役,就说明这种传统编制用不了多久就会被他现在带的这种整编师取代。不过不管怎么说吧,摆两个师几万人在那里,再不济也够了。基本上国民军一个军(一般辖3个师,兵力3万左右)打帝**普通的两个军没什么问题,这是双方都心照不宣的是实,但是现在双方在正面打得难解难分,他就不相信国民军能抽得出一个军去抄他的后路。他不去抄他们后路,他们就应该大念阿弥陀佛了。当然,他也不可能派那些杂牌军去抄人家后路,牛头岭那道关,凭那些杂牌军是过不去的。
补充兵力了之后,古地才觉得自己这个连长是当实了,在此之前,几天的战斗打下来,他的一个连也就是五六十人,怎么都觉得只是个加强排。而一下子整个连补充到了150人,这种突然而来的充实感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小地主。而更让他高兴的是,他的好兄弟黎渺也在火线上被提升为连长,陆问愚凤冲霄等人也是水涨船高,就是袁维绪那边,见习参谋的“见习”两个字也去掉了。更要紧的是,大家都还好好的活着。他和黎渺都是冲锋在前,也受了一些小伤,但这已经够幸运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