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 被遗忘的幸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5月15号,独立77旅从浦口渡江,就在他们按照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的命令向泰州方向移动的时候,轰轰烈烈的南京保卫战拉开了序幕。最高统帅部,准确地说是最高当局本人并没有接受副部长李谦诚元帅的建议弃守南京,说起来,国民政府把首都从广州迁到南京,还是最高当局一手促成的事,迁过来没几年就要放手,苦心经营的一切转眼成空,这里面的政治、经济利益全部打了水漂,可能换了是谁,都很难这么容易的就办得到。
5月16日,最高统帅部颁布南京卫戍部队战斗序列:
南京卫戍部队司令长官康生智一级上将。
司令长官部参谋长邹文澜中将。
司令长官部下辖部队为:第1军第1师沈青寒部、第2军第6师、第5军第13师、14师、第14军42师、44师,南京宪兵总队。其中第1师布置在中央,防守紫金山和城垣东部,左边是第6师,防守红山、幕府山及城北;右边是第14师,负责雨花台及城南,13师守卫清凉山。外围阵地由14军的两个师,16军、27军、30军沿乌龙山炮台、栖霞山、淳化、牛首山一线构成半环形外围防御阵地。卫戍部队总计15个师加宪兵部队共18万人。
在中**队重兵集结的时候,日军也调集主力,沿途突破南京外围城市的零星抵抗,直扑南京城。进攻南京的日军兵分4路,第1路由第11、13、16师团沿京沪铁路经丹阳、镇江西进,第2路第3、第9师团由金坛方向直扑南京,第3路由第6、18师团进攻芜湖,包抄中**队西撤的后路,第4路则由101师团、朝鲜师团及伪“渤海国”的两个师进攻浦口,切断南京守军渡江北去的路线。
独立77旅沿公路往东还没有到扬州,就接到长官部的命令回防浦口。那里现在只有一个营,日军攻击浦口的意图已经很明显,靠那一个营根本不可能守住这个渡口。可是就在独立77旅全体转向,开往浦口的时候,长官部又命令独立77旅前往滁县待命。长官部的朝令夕改让古地非常的愤怒,撇开别的不说,就凭这样的指挥作风,要打胜仗真的很难。而独立77旅之所以被玩儿似的调来调去,还是因为这是一支新生的部队,而作为指挥官的古地说实话在军中实在太过年轻根基太浅,根本不入那些军部大佬们的法眼。事实上,古地还得感谢长官部的那些大佬看不起他,这样的命令很可能是那个参谋根据某个长官的旨意随意下达的,然后又有一个长官心血来潮,所以另外一个参谋又下达了相左的命令,但是,正因为这支部队不入大佬们的法眼,所以没有被安排在南京正面战场上。要不是这样的话,以目前独立77旅的战斗力,在南京保卫战中恐怕一天就打没了。
独立77旅调到滁县待命,守浦口的任务改由驻扎皖东的49军来执行。而独立77旅转移到滁县后南京战役全面打响,很快他们就似乎被长官部遗忘了。
对此,古地还颇有些惆怅的说:“我怎么觉得,我这个独立77旅好像狗不理包子,好歹也是几千号人啊,就这么被没头没脑的使唤来使唤去,到最后招呼都没人打一声,就给搁一边去了,这算怎么回事!”
“你知足吧。”袁维绪不无讥讽的说:“没把咱们随便往哪个阵地一塞再忘了咱们,就算你上辈子烧了高香了。”

古地说:“也是,南京这一仗,怎么看怎么跟历史上的那一仗很像。不是我怕死,不过死在这么一场不必要的死战里面,倒真是很划不来。其实对我们来说,晾到一边倒是一个难得的喘息机会。可是我怎么说也在嘉定打了一个胜仗啊,就这么不受待见?我可以负责任的讲,咱们第一战区的司令长官是很没眼光的。长官部的老爷们眼光高,看不起咱们,那咱们就抓紧时间把队伍练练。这就是朝中无人的结果,只可惜,那些老爷们一定想不到,他看不起我,其实是救了我。”
袁维绪忙着制定整训计划,没功夫接古地的茬。他们是被长官部暂时遗忘了,但是浦口的49军顶不住,战火还是很快就会烧到他们这里来。这个时间能有多久?一个月恐怕都不现实,半个月吧。半个月还不够根本不够一支部队成形,但好在嘉定那一场胜仗,让部队多少产生了一些凝聚力。这很不容易,她需要做的,就是让这股凝聚力更强一些。离开31集团军之前长官拨给他们的33式机枪只有20挺,这很难得,因为独立团以前的存货差不多都在淞沪战场上损耗掉了,还有那500名老兵,在31集团军自身的损失都很大的情况下,长官还是给他们挤出了500名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这些老兵的意义太重大了。
在对这些老兵的使用上古地和袁维绪有分歧,袁维绪认为应该把老兵分散到部队里作为骨干,增强部队的战斗力。但是古地认为除了部分军官要分散到部队之外,这些老兵应该直接编成一个营,因为现在没有足够的时间整训,分散他们还不如把他们集中在一起更有战斗力。最后当然是作为主官的古地拍了板,这500人里面除了抽出十分之一的尉官到基层担任连排长,其余的人全部编进了警卫营。好在两个主力团的团长都是前独立团的老人,知道古地这么做并不是徇私,不过一些军官私下里议论倒是难免的。
很快,历史就再度重演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南京就被占领。而南京城,居然也和历史上一样遭到了那场惨绝人寰的屠杀。
(这一段历史太过惨痛,在这里重复只能让所有的人心情沉痛。略过不写是因为真的太沉痛,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南京的这一场浩劫是绝对不能也绝对不会忘记的。)
独立77旅在滁县整改不到半个月,如袁维绪所料,守浦口的49军就已经退了过来,尾随而来的还有日军101师团102旅团以及伪军两个师。49军只是一支地方部队,能在浦口坚守半个月,已经是奇迹了。由于敌军势大,第一战区司令长官部依然没有对独立77旅有什么明确的指示,在掩护49军残部撤退之后,独立77旅也跟着49军往蚌埠一带撤去。49军本来不属于第一战区序列,是被借调过来的,当该部在蚌埠回归第五战区建制以后,独立77旅也顺带着被并入了第五战区。
当第五战区的负责人就此与第一战区长官部联系时,第一战区长官部似乎才想起在长江北岸还有这么一支部队,不过既然这支部队都已经到了五战区,长官部也就做了顺水人情,大方的把独立77旅送给了第五战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