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清幽的四合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昨天的不欢令商域彻夜难眠,仔细想了一整晚,觉得小洛肯定是有什么难言之瘾,所以才会说那些话,于是清晨,亲自前往凤鸣宫,准备好好的跟她谈谈。没想到,迎接他的却是她不知所踪的消息。
她竟然为了逃避治病而消失,先前和谈的心情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比昨天更盛腾的愤怒。
“说,公主去哪里了。”商域质问着跪地的八人。
“王息怒,奴婢等人一大清早就没有见到公主,奴婢们也不知道公主去哪了。”花儿哆嗦的说着谎,虽然害怕,却没有出卖小洛。
“你们最好说的实话,否则君家一定严惩不待。”
“奴婢等人真的不知,王明察。”八人磕着头,心中企盼着她们的公主能够早点回来。
“来人,就算是把整个王宫翻过来,也要给君家把人找到。”她一定还在宫里,没有他的令牌,任何人都无法离开王宫。
穿过热闹的街道,小洛跟随着逐风来到一处风景秀丽清幽之地,这里四面环山,人烟稀少。远远的可闻朗朗的读书声,一座四合院落孤立的屹立在这清幽之处,读书声就是从里面传来的。
逐风推开四合院的大门,侧身让小洛先进门,自己才跟在后面进入。
不大的四合院,几个石凳成排摆放着,十几个学生正跟随着夫子摇头晃脑的念着诗文,一点没有因为他们的进入而被打扰。
两人很识相的站在一边等着他们下课。
小洛打量着这间四合院,勉强算得上是一个可以遮风挡雨之处,再瞧瞧那些摇头晃脑专心学习的孩子们,身上的衣服也是打满补丁的,让她想起了灾区儿童。在自己的那个时代,不也是有着很多像这种环境艰苦,却不放弃求知欲的孩子们。瞧他们一个个那认真专心的样子,小洛被这种精神给震憾住了,虽然他们年纪很小,可是却不由的让她佩服。
“好了,同学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随着夫子的话结,小家伙们开始纷纷起身,当看到他们两人时,小家伙们蜂拥而上。
“逐风哥哥。”全数将逐风围在了中央,小洛硬生生的被这些小屁孩给挤了出去。
“你们最近乖不乖啊,有没有听夫子的话?”逐风抱起一个年龄最小的小孩问道。
“我们很乖,很听话。”小家伙们异口同声,炫耀着。
“既然你们都这么乖,逐风哥哥决定奖励你们。”
“奖励什么?”又是异口同声。
逐风放下抱着的小鬼,拿出随身的包袱,交给其中年龄较大的一位:“阿楚,这里面有一些吃的东西,你拿过去分给大家吧。”
“是,逐风哥哥。”阿楚接过,小家伙们一窝蜂的跟了上去,抢着包袱里的零食,每次逐风哥哥来都会带好吃的,好开心哦。
大夸张了吧,小洛像是看到外星人一样盯着他,平时不苟言笑的他不但会笑还会哄小孩,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逐风眼睛对上她,接收到的就是她一副不可置信的眼神,好像看到什么天下奇观一样。
“小洛,你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没事,没事。”小洛虚笑的应声,没事才怪。
“哦。”逐风也没有多加追问,毕竟在身份上,她是主,他是仆。
“逐风公子。”老夫子这时走了过来,有礼的一躯身。

“段夫子。”逐风有礼的一抱拳,并换出一袋银子交于段夫子,说道:“这是我们的一点心意,请你收下。”
段夫子也没推托的收下,毕竟有这么多的小孩,花钱的地方也多,现在不是客气的时候。
“每半年,公子都会为我们这些人雪中送炭,老夫真不知该如何感激公子的大恩大德。”
“段夫子不必客气,助人乃快乐之本,我们只是在尽绵薄之力而已。”
“公子仁心,老夫佩服。这位是…………”终于发现了一旁的小洛。
“她是在下的……”
“我叫陈小洛,是他的跟班,你叫我小洛就好。”小洛忙接过他的话尾,她知道他在为她的身份保密。
“小洛公子有礼。”段夫子又是一躯身,以他的观察,这位叫小洛的一点都不像是逐风公子的跟班。
“失礼失礼。”小洛也抱拳回礼,心想,自己这样说应该没错吧。
“二位公子请里面坐。”
跟着段夫子进入到里屋,里面的摆设也很残旧,却很整洁。
“段夫子,最近的课业怎么样,书本够吗?”进屋坐下后,逐风问道。
“上次公子带来的书本老夫已经教了一半,这些孩子很用心,将来一定能成大器。”段夫子的眼中有着自豪。
“如果什么需要,段夫子尽管开口,时候不早了,我们就此告辞了。”逐风起身抱拳。
“两位公子慢走。”段夫子也不挽留,送他们到门口,直到他们坐进马车,才回屋里继续教学。
一上马车,小洛问道:“逐风,这里怎么会有一座学堂?”虽然古代的科技不是很进步,但是学堂应该多的是,为什么要建立在这个偏僻的地方呢?
“这些孩子都是无父无母的孤儿,只所以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曾经是他们的家园。”
“你是说这里曾经有人居住?是一个村吗?”
“这里以前是一个叫安乐村的村庄。”
“那这个村庄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这………。。”逐风有点迟疑,不知该不该跟她说。
“喂,你不是这样吊人喂口吧,讲话讲一半。”小洛不满道。
“两年前,国主出宫体察民情,不幸遭受埋伏,身受中伤,最后被安乐村村民所救,在此养伤半个月,回宫后,国主下令全力追查刺客的身价,最后查出是王舅派人所为。王舅见事迹败露,在御林军到达之前逃走,巧合之下,他逃至此处,当他得知王是被他们所救,觉得是他们毁了他的帝王梦,害他沦落为通辑犯,于是在当晚,一把大火烧了安乐村,自己也跟着葬身火海。所幸,村中的孩子被段夫子带往各处求学,才逃过此劫。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段夫子决定亲自教导这些小孩成材。”
“那国主呢?”事情因他而起,难道他都置之不理吗?
“国主曾经下旨替他们建一处学府,却被段夫子拒绝了,而且对于国主的赏赐一概不接收,无奈之下,国主只好要我以一个普通商人的身份每半年给他们送上银两。”
“原来是这样。”其实这也是人之常情,好好的一个村子,却因为一时好心,救了一个人而遭到灭村,任谁也不可能对事件的起因者有好脸色吧,即使这个人是一国之主,也不例外。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