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由俘虏引发的哲学问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老将军面上含笑,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东野,看这位老弟能给自己多少惊讶
“依我浅见,不如将这些突厥押往我大梦需要的地方去,让他们为我大梦的建设去添砖加瓦。”东野并未注意到他这位老哥的神情,你问我便答。
“老弟说清楚些,我大梦那里需要这些俘虏了?”陈元成听他这位老弟说地有趣,开口又问。
“比如,我大梦要建设边防,便让这些人去;要修筑水利,也让这些人去;要开山修路,还让这些人去。这样,既节省了我大梦的人力,又免去了部分的财政支出,如此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东野面上信心显露,不相信如此好处你还要坑杀这些免费劳动力。
“这个财政支出是什么?”陈老将军听完东野说话也没说这俘虏该如何处置,却问起了财政支出这个名词。
擦,东野暗骂自己一声,怎么好死不死地蹦出来个这玩意儿!他吧唧吧唧嘴,口中嗯啊道:“呃,这个财政支出嘛,通俗点讲就是银子的花费,也就是说我大梦花出去的银子。如果刚来我说的诸般事务皆由这些俘虏去做,便能给我大梦省不少的银子了。”
“哦!”陈元成点点头,“那如此一来老弟算是给户部省了一笔银子,不过对你老哥这些个将士没可没一点好处啊!”
东野看他一脸奸诈,翻了个白眼儿,没好气地说道:“谁说没好处?你这盔甲兵器既然用铁用铜,那就让他们去挖矿,挖完铜铁让他们去冶炼,冶炼以后让他们打铁做兵器。这些个事都让他们去做,老哥你算算这得为朝廷省下多少银子?”
陈元成哈哈大笑道:“如此便好,那这七千俘虏老夫就为老弟留下了,明日老夫便派人将他们押往京城,将老弟你的这番话一字不差的转告给皇上,请他来裁决。”
东野越发无奈起来,有气无力地说道:“老哥,莫要戏弄小弟了,什么叫为我留下了,小弟这也是为了我大梦的建设着想。其实一切事物皆对立与统一这两面性。便比如说这俘虏,你要杀他,是可以起到震慑敌人的效果,可是也会引起敌人的仇视;你若留他,虽然他能给你节省许多财政支出,但是你也要防着逃跑。但是在其中权衡利弊,这后者显然比前者起到的作用大,得到的好处多读啦网网友发布)因此,当我们遇到某一件事情的时候,要全方面的来看待这个问题,权衡利弊,选择对我们比较有利的一方面去做,而好处不大那那一方面,该舍弃便舍弃了罢!”
他也没管这位陈老哥将军听懂了没,只是自己一股脑的讲着。
那陈将军果然听得不太明白,模模糊糊的只觉得其中是有一番道理,却也总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秉着不懂就问的原则,他开口问道:“东野老弟,你讲这些是什么道理?我听得有点不太明白!”
废话,你要能明白这还能是一千多年以后出来的东西?少爷我今天就当个十万个为什么,给你来个有问必答。
“刚才我讲的道理都是由一位名叫马克思的前辈所总结出来的,然后他便教给我了。他还告诉我说这种道理有一个名称,叫做哲学。”这货一副神棍的模样,也亏他没把这马克思主义哲学据为己有,若不然,人家马爷爷气的非得穿越过来抽他一顿不可。
“哲学?”陈老将军喃喃道:“哲,智也,智学?东野老弟,你快些给我讲讲这哲学。”
东野舔了舔嘴唇,说道:“这个哲学嘛,怎么说呢?嗯!有人说哲学就是当你到了一个路口,而不知该向左拐还是向右拐的时候,它就会告诉你左有左的好处、右有右好处、左有左的坏处、右有右的坏处。虽然哲学最终并没有为我们指明往哪个方向拐,但它却全面的分析了利弊,以便于我们来权衡得失。另外同一件事情,你可以从坏的方面去想,也可以从好的方面去想,关键是在于自己的心态。”东野抓起桌上茶杯一饮而尽,口中继续说道:“我曾经读过这么一个故事。”说着他将塞翁失马的典故讲了一遍,最后总结道:“所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便是这个道理了。”
陈老将军听他一番话,口中不住叹道:“这哲学竟然如此神奇,虽然老夫这其中道理听的还是不大明白,可这位马克思前辈必是一位大智之人,若是有朝一日,还请老弟给老夫引荐一番呐!”
你拉倒吧!东野那双眼珠子都差点翻到头顶上去了。给你引荐?我吃饱撑着没事儿找事儿呢?来到这个鬼地方我都有点儿憋屈了你还让我穿越到19世纪末?这个愿望恐怕你是一辈子都实现不了了。他摇摇头,道:“老哥,这位马克思前辈早已经去世了。”

“啊?!”陈元成面上一阵惋惜,“如此大智者却已作古,怎不令人惋惜?东野老弟,你这般文韬武略都是这位马克思前辈教授的吧?!”
“呃!”东野一愣,这让少爷我怎么回答?他想了想才说道:“哲学确实是马克思前辈所授,这方面是小弟读书而成,兵法却是一位毛爷爷所教的。”
“噢!”陈元成恍然大悟,口中说道:“怕是这位毛前辈也是一位百年不遇的奇人了罢!”
东野嗯啊几声表示差不多,心中暗道少爷我说的这些位大大可都是一千年出来一个的人物,百年一遇你也忒小看他们了。不过他也不便多说,敷衍道:“这位毛爷爷文韬武略天下之间少有人能及,他从马克思前辈的哲学思想中得到启发,创出了新的战略思想。不过,他也已经仙去多日了。”说着,他将爷爷的战略思想大概地对陈老哥讲了一遍,听的陈元成有如茅塞顿开。
陈元成叹了口气,道:“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夫今日听闻东野老弟一席话,胜读了十年书啊!若是我大梦尽是些像马、毛两位前辈此般的人物,必是国强繁盛啊!”
东野只是点头,却笑而不答。
告了个辞,东野出了议事厅,回房休息去了。
其后之日,雁门关十三万兵马皆照着东野提出的十六字方针贯彻执行着。那关外后来的十万突厥果然自路上伏击之后便就地安营扎寨了,东野没事儿就让孙不庸带五千骑兵快马前去调戏一番,昼夜不停,只将那突厥大营给折腾地鸡飞狗跳,人人心惊胆战。由于每次孙不庸出发之前东野都会交代不与敌人正面交锋,只要感觉不对就迅速撤退,所以那突厥虽然想了无数的计策来对付这五千人马,却每次都能给他们逃脱。也亏得突厥人马能忍耐的住,这几日虽然过的是提心吊胆的,却是仍然没有撤退的意思。既然他们不急,东野就更不急了,每天便是在关内校场上舞舞枪,弄弄棒,没事跟那徐光硕等人过过招,该吃的吃,该睡的睡,日子过得是逍遥自在。
大败突厥的第四日,甘肃余下的七万人马由常谦军师带着回到了雁门关,甘肃那边已有朝廷派去的另一支十万兵马镇守。
常谦率军归来,雁门关上下俱是兴奋不已,陈元成将军命人准备宴席,为常谦接风洗尘。
东野听这关中诸将提起过这位常军师,虽然长的白白净净的,可从想出来的计谋一看也是个心狠手辣地主,他的计谋偏向于猫捉老鼠的那种,一环套着一环,玩儿死人不偿命。而东野出的计策一向是讲究一击致命,要么不动手,一动手少爷我就把你往死里折腾。这二人走的路子虽然不同,可追求的结果却是一样。那常谦一直在甘肃自然是没听说过东野的名号,不过东野既然见了常谦,自是一番仔细打量。
也不知是不是故意的,东野这座位正好跟常谦对着脸,他二人又分坐在陈元成两边。东野见这位常军师果真如陈元成等人讲的一般,生了一副好面容。
只见这常谦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冠玉,目若弘波,端的是俊美异常。让东野直瞅的眼珠子都不带动的,心中狂叹:乖乖咧,少爷我自己长的自认为不说貌比潘安、宋玉吧,最起码也差不了多少,不过若是跟这位常军师比起来那可就差了一截了,啧啧,长的跟像女人尤其是像绝色美女的男人少爷我还是第一次见。他娘的,怎么男人怎么能长这么漂亮,都快赶上我的青儿了!
那常谦可不知道东野心中想的什么,若是知道了不知还有没有这与诸人谈笑的心情了。
军中不能饮酒,众人以茶代酒过了三巡,陈元成将军站了起来,指着东野对常谦说道:“常老弟,老夫给你介绍个人才,这位是东野老弟,你别看他年纪小,却是能文能武。前几日那突厥十万兵马在我关外全军覆没,东野老弟占了全功。”说着,他将东野如何阵前斩杀突厥第一勇士,如何用计灭了这关外十万突厥兵马,十六字战略思想,就连那哲学理论都全部详详细细地告诉了常谦,末了他说道:“前些日子你不在,这上阵杀敌,下阵出谋都由东野老弟一个人干了,现在你回来了,也让东野老弟歇歇脚,你二人好好亲近亲近。”
最后猪猪再说声抱歉,希望书友原谅!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