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震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静!死一般的寂静!帐中的每一个人都瞠目结舌地盯着武元兴和苏定方,下巴更是掉了一地。
“这……苏将军你这是什么意思?!不会是认错人了吧!”表面上虽故作惶恐地如此说,但其实此时的武元兴心里暗爽不已:“哈哈哈,没想到老子的运气还真不错,随便一穿就是个大人物,县侯啊!虽然不知道这官儿到底有多大……”
唐朝时的爵位分为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郡侯、县侯、县男、县子,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例如武元兴的就是咸阳县开国侯。
“哈哈哈,老夫怎么会认错呢!也许元兴你已经不记得了,当年令姐被先帝太宗皇帝封为才人,蒙受君恩,年仅四岁的武大人也被封为太子侍读,陪同当时仅九岁的我皇高宗读书。老夫有幸,曾数次进宫为我皇讲授兵法韬略,所以见过你,印象甚深。”说道这,苏定方顿了顿,两眼凝视远方,可能是在回忆当年的光景,半晌,才接着道:“十余年未见,元兴你身形虽已大变,但脸庞依旧啊……”
汗,脸庞依旧,那岂不是说我生了张娃娃脸……武元兴闻言一阵狂汗。
不过从“才人”“太子侍读”这几个字眼里,武元兴听出点令他激动得心跳的意思来。
而何可风、吴亚、白狗子等人的脸色早就变了,神色间既兴奋又激动还有些惶恐,这也可以理解,毕竟是太子侍读加上县侯,这么个大人物居然跟他们在一个军营里混了好几年!县侯就不用说了,这种爵位大多是虚衔,而太子侍读可就不一样了,那可是太子近臣啊,只要太子即位就能飞黄腾达的主。
只是,想到这,何可风就有疑问了:“可是……将军,那元兴……哦不,武大人怎么跑到军营里了,还成了普通的士兵?”就算武元兴是被下方到军营,仅凭着太子侍读的身份,那至少也得是个长史、司马之类的中级官员。
“这个老夫就不清楚了,不过老夫曾听说当年太宗皇帝驾崩,令姐武氏被迫去感业寺出家时,她在后宫的政敌扬言要杀尽武家宗族,因此当时很多武家人都逃离了长安避祸,元兴你可能就是在那个时候从宫中出走,隐匿在军中。”
武元兴听了后直汗颜,晕,没想到老子居然还是逃出长安的,可是,听到“感业寺”三个字,他那已经激动得快要跳出来的小心脏更加剧烈的蹦跶了起来,自己的身份离猜想中的更近了一步,逐渐地清晰了起来。
“那咸阳县开国侯又是怎么回事?”
“哈哈,这倒是不久之前的事了,去年十一月,令姐武氏被高宗皇帝册封为皇后,同时追赠令尊武士彟为司空,并封元兴你为开国侯,领咸阳县食邑一千户,只是你失踪多年,为此我皇还下令全国寻找元兴你的踪迹。”
武元兴快疯了,不是气得快疯了,而是幸福得快疯了,因为根据苏定方话中的只言片语,他已经确定了自己的身份——居然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亲弟弟!

“老天啊!太爽了,女皇的弟弟啊!发了!疯了!老子也抖起来了!”
此时何可风,吴亚,白狗子等也都醒过闷来,慌忙下跪行礼:“属下拜见开国侯武大人!”
“请起请起,大家都是兄弟,这是干什么!”虽然心里爽歪歪,但面上武元兴仍是一幅受用不起的模样,连忙将何可风等扶了起来。
……
武元兴的真实身份一经传出,军中震动,谁也没想到,一个堂堂侯爷,居然以普通小兵的身份在边疆戍边长达数年之久,并且几经生死,战功赫赫(这战功多是指穿越后的武元兴,也就是小村之战)。
也是因为身份的变化,松州刺史卢书龄当天下午就亲自带人将武元兴接进了自己的刺史府居住,并且赶快命人上报朝廷。而苏定方更没闲着,他亲自执笔,将这些年来武元兴在边疆戍边的功绩,特别是小村之战的英勇表现夸大了数倍写在给高宗的奏报上,并让自己的亲信用八百里加急的形式快马送往长安。
“将军,武元兴不过一个小小的县侯,虽是当今皇后的亲弟,但也不足以让将军为其如此啊!”幕僚郑凯之见苏定方为了武元兴如此费尽心力,不由得大为不解。
“哼,你以为我真是为了他武元兴?”苏定方冷哼一声,但头不抬手不停,继续伏案奋笔疾书。
“那大人是?”
“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行俭。”提起行俭,苏定方的老脸上难得的露出一丝温情。
郑凯之这才恍然大悟。
行俭,也就是裴行俭,高宗初期曾官至礼部尚书,兼右卫大将军,封闻喜县开国公。但高宗立武昭仪(即武则天,她一开始被高宗封为昭仪)为皇后之后不久,裴行俭私下和长孙无忌、褚遂良议论此事,并表示不满,最后被得知此事的高宗和武后贬为西州都督府长史。
裴行俭少时跟随苏定方学习兵法战策,多年下来,两人情同父子,因此裴行俭遭贬,苏定方一直想方设法要把行俭弄回长安,但终不能如愿。而武元兴的突然“出现”,顿时让这位忧心“儿子”的老将军大喜过望。
“希望武后能看在我帮他找到亲弟弟的份上,将行俭召回长安。”老将军苏定方一声叹息。
……
如此又过了十余日,松州刺史卢书龄每日好吃好喝地伺候着武元兴,就跟伺候活祖宗一般,不敢有丝毫怠慢,而松州其他大小官员则是日日前来拜会,送礼的更是络绎不绝,搞得武元兴不胜其烦。
战事方面,双方的军队、物资都在高速集结之中,不过战争的序幕已经拉开,双方在边境试探性的小规模战斗不断,互有胜负。
而关于武元兴身份的事,有苏定方和松州刺史卢书龄两位大员的同时上奏,再加上武元兴的特殊身份,朝廷震动极大,高宗皇帝亲自矫诏,派出千牛卫星夜南下,将武元兴接回长安,当然,为了确认武元兴的真实身份,还特命一手将武元兴带大的武家老仆武荣随同千牛卫前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