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禹王神桨(3)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许,我们要先了解墓主人,才能弄明白这是怎么回事。
石棺上的刻画分为四块,所有的图案采用的都是打磨工艺,就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有些地方甚至还保留着原始的色彩。
正面第一幅画面刻的是一条奔腾的大江,在狂风暴雨下巨浪滚滚,江水漫出河床正向四面八方泛滥,所到之处,一片汪洋。那白浪滔天的水头,好似暴风赶着浮云,以快马般的速度向前直冲,惊惶失措的人民在四散奔逃。刻画得虽然简单,却极其生动,让人一看之下,就能体会到大洪水的泛滥肆虐,人民的悲苦磨难。
吴坚摸着刻画,“这画描绘的是史前大洪水啊!”
“哦?那你想到了什么?”我笑着考他。
“呵呵,古代和治水有关的人除了大禹,还有谁?”吴坚眨了眨眼睛,反问道。
“还是看看其他图案再说吧。”夷光有些不信。
我们沿着顺时针方向围着石棺转,第二副画上,果然,有个男子,身材高大,带领着一帮人,站在山顶,察看地形,丈量土地,竖立标帜。
还有一些人,在那个男子的指挥下,在山下开渠凿道,疏理江河,顺着水势,引滔滔洪水往低洼处疏导,可洪水似乎还是不能平静下来。那男子眉头紧锁,很烦恼的样子。画上寥寥的几笔线条,倒把大禹的愁容刻画得活灵活现。
石棺的第三面有两幅刻图,左边刻的是:天上飞来一个仙女,衣裙飘飘,一只脚还没有完全着地,大禹领着众臣跪地迎接。仙女的手里拿了两只小小像戒尺一样的长条物体,正要赐给大禹。右边刻的是:大禹接过仙女的所赐之物站了起来,那物体居然见风就长,到大禹手里时竟变成了一对两米多长的划桨,大禹看着手中之物,欣喜不已。

石棺的最后一面,运用抽象的艺术手法,刻着洪水驯服,百川归海,大禹登上了王位,接受万民的朝拜,场面之宏大,令人过目难忘。
看完着四幅浮雕,心道,这里果然是大禹的墓葬!大禹不失为一代明君,为了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墓中空空荡荡,想是水患初绝,天下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内并无太多财富,他不忍劳命伤财,故而简殓从之。
至于建造恢宏的冥殿,想来也是必要的天子礼仪。就如大唐开国圣君李世民那样,他生性俭朴,以俭治国,用膳的十几道菜中倒有一大半是木刻的,不能真吃,摆着,无非是为了维护皇家体面。
我把心中所想和他们说了,当然,省去了李世民那一段,要不,非被夷光当成怪物不可。好在他们也能明白我的意思。一说之下,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吴坚沿着石棺转了几圈,还是有些不死心,“这禹王真是俭朴,竟然没什么象样的陪葬品。”
我明白他的意思,这个时代最忌讳开棺暴尸,认为开棺是打扰了祖先的安宁,是对祖先大大的不敬,如果有人胆敢盗墓,那更是犯了人神共愤的天条,非千刀万剐五马分尸了不可!哪怕是敌人的棺椁,也是死者为大,碰不得的。
以我们现在的身份,一个王爷,一个将军,怎么好打开禹王的棺椁,去干盗墓贼的勾当?
“此言差矣!这么大的宝贝竖在这里,呵呵,你居然有眼不识金香玉。”我用手指戳了下他的木鱼脑袋,瓦咔咔,手指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