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升为总兵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周锐依依不舍地把庄妃放了回来,换来了皇太极的两万匹战马看到这些战马,周锐刚开始因为把庄妃放回去而惋惜的心情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有了这些战马,意味着周锐也可以组建可以同建虏正面抗衡的部队了。
皇太极从周锐手里接走庄妃后,带着部队返回盛京了。至此,皇太极的这次对明朝的进攻也意味着全部破产,这次的杏山大战以周锐成功阻击建虏前往锦州而落下帷幕。通过这次的杏山大战,周锐不但得到了自己想要的银子,钱财和大炮,而且自己的部队也从以前的几千人增加到三万人,更加重要的是让部队都得到了锻炼的机会。
周锐拿到皇太极交付的两万匹战马后,马上把自己的部队分出两万人组建了骑兵,然后再找了精通骑兵训练的人日夜操练,争取早日可以投入战争。在进行骑兵训练的同时,周锐也早早地把这里的战争经过发给了洪承酬,然后边训练部队边等待奖赏。
话说洪承酬早早地在锦州布置好了将近十万的部队,就等建虏突破杏山的时候,自己依靠锦州城来跟建虏决战,现在接到周锐的报告说他居然在杏山抵抗住了建虏,而且还迫使建虏乖乖地退回了盛京老巢,心里不惊讶是不可能的。洪承筹可是知道自己的这个准女婿刚开始去杏山的时候只带了五千人马,现在不但抵挡了建虏十万精兵的攻击,而且报告说自己的实力还没有损失,兵力越打越多,现在居然达到了三万之多,不得不让人怀疑你。
对于这么匪夷所思的事,洪承酬当然不能马上相信,让他派出的人核实了这件事的真实性后,心里惊讶更大了。因为在他派出的人核实的时候,本以为即使周锐取得了胜利也不会有报告里的那么夸张,因为这年头大多数将领都喜欢在报告里多加的水分,使自己的功劳加大以利于自己的晋升,而洪承酬居然发现周锐报告里说的一点都没搀假,心里的高兴劲就甭提了:首先这个周锐是自己发掘出来的,他打了胜仗自己也有功劳嘛,自己不但有指挥有方之功,还有发掘人才之功呢,再说这个周锐还是自己的准女婿不是,自家人有了这天大的功劳,怎么也得高兴是吧。不过在洪承酬高兴的同时,心里也稍微有那么点遗憾,遗憾的是自己在锦州城里调兵遣将那么久,本来想跟建虏决战的,没想到被周锐这个楞头小子给打回去了,就想一个人使尽了力气一拳头打出去,却打空了的感觉。不过这些都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自己这场仗自己右打赢了。于是,心情高兴的洪承酬连夜提笔开始给崇祯写奏章,当然没忘记给周锐表功(毕竟自家人的功劳不好意思枪是不?),写好后又连夜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
当洪承酬的奏章送到京城的时候,崇祯正在上早朝。最近在崇祯心情一直非常的不爽,现在在国内到处都闹匪犯,到处都是农民起义,扑灭了这股,马上又有一股冒出来了。这些造反的就像是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有一茬。而现在自己最尴尬的是没多少钱了,自己当着皇帝,坐拥四海,拥有全天下,说没钱一般人也许会笑自己。可这个时候的崇祯确实没钱了,内务库里拿不出多少钱了,有的地方的军饷都是欠着的,你说郁闷不?每天上朝议论的事又多,但是大多数不是这里又开始有造反了,就是那里又上折子要钱了。
当然,现在崇祯最揪心的还是关外的问题,关外的建虏一直在侵犯大明的领土,明朝跟建虏打仗从来都只是输的份,到现在明朝的领土都退到锦州这带了,其它地方都被建虏占了去。最近自己派了洪承酬去总理辽东的事务,希望他不会给自己带来坏消息。

就在崇祯正在跟大臣们讨论大事的时候,突然被殿外一声辽东急报的声音打断了,这让整个大殿的人心里都咯噔了一下:莫非又是建虏攻占了哪个城市,辽东的又来求援来了?心急的崇祯更是急忙命人把奏折程了上来急忙看了起来,底下的个大臣只有眼巴巴地看着崇祯的脸色来判断这奏折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崇祯在刚开始看奏折的时候,脸色非常的不寻常,越看越吃惊,这让下面的大臣都有种不好的预感,正在大家都以为又是在辽东打了大败仗的时候,崇祯看完奏折后难得地哈哈大笑了起来,这一大笑让大家都安了心,至少不是什么坏消息就好。只见崇祯连说了几声好后,开始说话了:“诸位爱卿,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辽东的洪爱卿给朕带来了天大的好消息,这次建虏进攻我们的领土,在杏山城折翅而归,大家说是不是好消息呢?”看到下面的大臣都喜显于色,崇祯非常满意地点了点头,又接着道:“这次不但打败了建虏的进攻,通过这次战争,我们大明又多了位少年勇将,这位勇将就是驻守杏山城的游击将军周锐!”
崇祯的话完,下面的大臣都低头悄悄地打听着周锐是谁了,毕竟周锐只是个小小的游击,这里的人大多都不认识的。看到台下大臣的饿表现,崇祯曾着高兴,有开始解释道:“周锐就是上次洪爱卿从扬州招安过来的,这次就是他驻守在杏山城,顶住了皇太极的十万精兵进攻,不但城没丢失,还使皇太极损失了四万的人马和几乎全部的大炮,也使皇太极进攻锦州的计划流产。”
听到这个消息,下面的大臣都被这个消息振奋了,今天非常难得地在这个大殿有了点笑声。然后大家就开始讨论对于周锐功劳的奖赏问题。
最后,崇祯宣布,鉴于周锐在对建虏作战中功劳显著,升周锐为辽东总兵官,其下部将也各升两级,赏银五万两。(而在历史上这辽东总兵官一职本该是洪承酬推荐吴三桂所得,由于周锐的出现,现吴三桂挂辽东副总兵官一职),同时对于洪承酬也有奖赏。
这年,周锐二十八岁,也就是穿越到明末的第二年,成为明末最年轻的总兵官。随着朝廷对周锐的封赏,周锐对建虏作战的事迹也传遍了大江南北,以前大家听到辽东的消息都是不好的消息,而这次的消息可以算是个大好消息。而周锐凭借五千的兵力顶住了建虏十万铁骑的进攻,可以算上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了。在各地活跃着的说书人把周锐描绘成一个身高八丈的巨汉,还能招风唤雨。但是大多数人还是把周锐形容成一个手摇扇子,挥手间令建虏灰飞烟灭的诸葛亮式的人物。
而对于明间的各种议论,周锐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一笑了之,现在周锐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军队的训练上,特别是投入到新组建的骑兵的训练上。因为周锐知道还有越来越多的大战在等着他,他要抓紧时间扩充自己的实力,还应付将来的巨变。对于朝廷的奖赏也没怎么放在眼里,不过随着奖赏到来的一批武器倒让他非常的满意。可能是由于周锐难得地打了个大胜仗,朝廷对于武器的拨放也非常的大方,这次不但带来了大批的刀煎等武器,还带来了五千支燧发枪,可让周锐高兴了好一阵子。有了武器后,周锐边训练的时候边招兵买马,进一步开始扩充实力。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