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诺门罕之战(决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御前会议已经开了四个小时,各大臣们争吵不休。其实争来争取不过是老调重弹——rì本zhèng fǔ到底是应该执行“南进”政策,还是应该执行“北进”政策。“南进”的目标是太平洋,最大的敌人是美国;“北进”计划则是以陆军向苏联的西伯利亚发动攻势。
此时已经是晚上八点钟了,而天皇的皇宫里依旧是灯火辉煌。天皇看着陆军大臣和海军大臣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两种策略一时也无法下定决心。因为不论是执行那种政策,都将决定rì本今后的走向。忽然天皇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看了看我。我知道裕仁天皇的意思,他是想让我出面来给下面的大臣分析一下当前的局势。不过,我虽然有个亲王的爵位,但在rì本人眼里毕竟是一个甚至连国籍都不明确的外国人。为了保持低调,我从来没有当着众大臣的面发表对rì本国事的言论,只是私下以朋友的身份和天皇进行交流。这次列席参加rì本天皇的御前会议已经很是特殊了。看来这次式躲不过去了。而且我也正等着这样一个机会呢。也许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朕已经听众位爱卿争论了这么长时间,觉得那方案都有道理,也是一时无法决断。现在请朕的朋友高松亲王来分析一下当前的局势。你们也是知道的,高松亲王一向是我们大rì本帝国的朋友,所掌握的情报也是极为准确,为我们帝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天皇说完又冲我点了点头,对我有说道:“高松君请吧。”我站起身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表其我的演说。
其实这对我来说一点都不难,因为我是个掌握了“天机”的人。我先将两方的主张都肯定了一番,然后向在座的人强调了这样一个观点:中国并不是rì本的主要对手,真正的对手是美国和苏联。“南进”意味着要先和美国开战;“北进”意味着要先和苏联开战。而现在,只是现在,我给倾向于“北进”,而且要主动出击。
一,rì本有大满洲帝国这个附属国家。溥仪皇帝可以用反抗侵略,收复蒙古国作为借口直接出兵。大满洲帝国既可以作先锋又可作后盾。
二,苏联zhèng fǔ内部刚刚进行过大清洗,正处于混乱阶段,得rì本来说绝对是一个进攻的好机会。
三,蒙古、苏联里rì本近在咫尺,有利于部队的迅速集结以及保障后勤补给。而苏联在远东的兵力并不是很多。
四,只要能在那里坚持两年,相信rì本的盟友德国就会对苏联宣战,那时苏联将两头受敌。而rì本一旦稳固了远东这个重要的基地,马上就可执行“南进”计划,向美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宣战。
五,……
听完我的分析后天皇满意的点点头。“请问亲王阁下,您认为从哪里发动进攻最好呢?”一个三十来岁的少佐向我进行了提问。我一直没有注意到过这个人,待看清了他的军衔后我感到很是奇怪,这么高级的御前会议,怎么会有这样低级军衔的军官参加呢。能有资格参加会议的军官至少应该是大佐衔以上。“他是我的参谋辻政信。辻政信少佐是一个积极果敢的军官。1932年,他在我的老朋友植田谦吉的第9师团第7联队任中队长,并参加“一二八淞沪会战”。很受植田谦吉将军的信任。后来植田将军玉碎殉国,我就将他调到了我的司令部做参谋。”这时川西俊雄说话了,此时他是关东军的最高长官,而历史上这个时期关东军的司令官应该是植田谦吉。不过植田谦吉由人变成鬼已经很久了。辻政信,我在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曾经在某份资料里见过这个人的名字,但印象不深。
“诺门罕!又称诺门罕布尔德。”我回答道。
“为什么会选择哪里?我去过那一带,非常荒凉。”还是辻政信。
“是啊,为什么会选择那里,请高松君指教。”天皇也发话了。
“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分裂出去的蒙古和大满洲帝国在诺门罕这一地区没有确定的边界线,为此两国经常发生冲突。rì本可以要求大满洲帝国将冲突扩大,这样苏联必然会出兵,而rì本借此搞个突然袭击,必然能在初战时打苏联一个措手不及。只要后面的战术应用得体,相信坚持两年没有问题。至于这一地区荒凉与否,应该不是今天在此所要考虑的问题。”
“看来阁下已经对诺门罕这一地区考虑很久了。能不能具体指点一下用兵方略呢?”川西俊雄再次开口了。这一时他作为关东军司令所最关心的问题。
“这——,第一我不是rì本国民,第二在座的各位都可以称得上是rì本军界的jīng英怎容得我班门弄斧呢?”我故作为难地看了看天皇。

“高松君你要这么说就太见外了。你现在的身份不仅是rì本的亲王,而且还是大rì本帝**队的军官。所以你在这里可以zì yóu发表你的观点。”裕仁天皇发话了。
“好,既然是这样,那我就给在座的诸君从诺门罕地区的地形上分析一下用兵的方略。”我边说边再次指向了悬挂着的大地图。“诺门罕地区有一个重要的地理标志,就是哈尔哈河。这条河的东岸也正是满蒙边界主要争端地区。对于诺门罕地区与外蒙的边界线,大满洲帝国的主张——也就是rì本的主张,应该位于哈尔哈河东侧和北侧;而蒙古国的边界主张则是哈尔哈河东岸15-20公里处,称作‘雍正线’。至于历史的真相是怎样的我们并不是历史学家,没有兴趣去管它。”说到这里,听众里发出一阵笑声。
待笑声停止,我接着说:“哈尔哈河东岸,海拔七百至九百米。遍布沙丘、风淤沙堆和洼地,杂草和灌木丛生。很多地方地形起伏较大,不利于坦克等机动车辆的行动,但便于步兵的隐蔽。哈尔哈河东岸坡度为15-30度。西岸则耸起达75°,形成一个比河面高出约50米的台地。从东岸难以观察西岸纵深的情况,“哈尔哈河蒙语称之为‘哈拉哈河’,意思就是‘屏障之河’。诺门罕附近还有一条浩尔斯丁河,蒙古称之为的胡鲁斯台河,宽度只有三至四米,水深两米,是哈尔哈河的支流。此河由东北向西南流入哈拉哈河,将诺门坎地区分为南北两段。浩尔斯丁河对军队行动的妨碍不大。但该河河谷宽度却达到一千五百米,形成一个泥泞地带。夹岸是一片沙漠。因为生长着红柳和沙蒿,固定住了流沙,形成了一片连绵起伏的丘陵。诺门罕地区的东南方是一片连绵数十里的林区,便于部队隐蔽行动。这里大都是沙草地,在这里生存生存,最大的问题水源。除了源自大兴安岭的哈尔哈河和浩尔斯丁河,每口水井间的距离据说可达几十公里。所以诺门罕是一个极其荒凉的地区。往往数十公里内既没有人烟也没有道路。而正是这样的地区,更适合用兵。在战役前期,我们要秘密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不直接与蒙古军队交手,一旦苏联出兵,我们则要以闪电战、立体战,对于来犯之敌予以坚决地消灭。”
“闪电战?”“立体战?”这些词在场的虽然大部分是军人,但也是第一次听说。场下一片议论之声。“那么具体要怎样实施。请问亲王阁下有何设想?”问话的是军事参议官,陆军大将荒木贞夫。
“既然张鼓峰战役已经失败,rì本应该与苏联签订一份停战协定。但这只是暂时的委曲求全,而且在协定中可以故意示弱,用以麻痹苏联,给他们造成一个假象:此时rì本无暇与苏联争斗,其jīng力主要放在中国。只有战胜中国,才能更加顺利地执行“南进”计划。而对外宣传,则要高调宣扬皇军的武威。相信莫斯科的政治家们一定会在心里窃笑。为了配合这种高调的宣传,rì本要指示大满洲帝国抛出一个《满苏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纲要》针对苏联要体现出三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了消灭越境的苏蒙军,rì军甚至可以暂时进入苏(蒙)境内;在边境不明地区,rì军各防卫司令可按自己的判断划定边境线,并向一线部队明示;一旦发生纠纷,应该断然采取坚决果敢的行动。对于可能产生的后果,则要信赖上级司令部。相信这个《纲要》的及时抛出,必然会触怒苏联。一旦这样,rì本应马上声明受回《纲要》,予以示弱。”
“这不是会让我们大rì本帝国丢尽了脸面吗。绝对不可行。”宫内大臣汤浅叫道。
“不可这样干。”内阁元老西园寺也这样说。
“不行,不行。”东条英机第一次发言。
“是维护暂时的脸面,还是争取大rì本帝国长久的利益,这两者孰重孰轻请诸君自行判断。”我以一种旁观者的口气对这两位说道。
裕仁天皇沉思了片刻,突然说道:“我已决定,尽快与苏联方面签订停战协定。至于今天所议对苏联用兵一事,就按照高松君所制订的策略去办。而且我要给军部下旨,将高松君的军衔提升为少将,特命高松君全权制定并执行对苏蒙作战计划,各部必须予以全力配合。”没想到天皇竟然将军权交给了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