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章 黑鹰直升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小丽和“铜佛”约定的见面时间是中午十一点,地点是在香格里拉饭店的中餐厅。我们俩各佩戴一套微型通讯系统。我提前十分钟进入到了餐厅,找了个靠窗的位子坐下。八分钟后,小丽也进到餐厅,在我附近也找了一个位子坐下,她背对我而坐,与我的距离仅五米远。
十一点钟整,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人推门进入餐厅。他站在门口向四周观察了一下,然后径直朝小丽走去。“您好,您就是王小丽女士吧,我就是‘铜佛’。”我的耳机里传出了这个人的声音。“铜佛”正好面对我,这个人身材不高,体形消瘦,一看就是一个南方人,虽然他的普通话很纯正。另外我对这个人很面熟,好像在哪里见过他,不过一时想不起来。对,我绝对见过他,而且就在二十一世纪,就在这两年之内。他是谁呢?
“您好,‘铜佛’先生。不过这里这么多人,您怎么会一下子就认出是我呀?咱们以前见过么?”这是小丽的声音。
“哦,我怎么会不认识大名鼎鼎的王小丽小姐呢?可能您自己还不知道吧,您和您的那个网店在收藏界已经大大的有名了。您店里的每一件货品绝对都是货真价实的真品,而且都极具收藏价值。您的照片已经被很多收藏迷给收藏了。我这里正好也有一张。哈哈,不好意思,没经过允许就收藏女士的照片,有点不礼貌呀。”“铜佛”的声音在我耳中有一种油滑的感觉,这令我很不舒服。妈的,收藏我老婆的照片,什么意思么?虽然她已经是个“寡妇”了,不过我还是不高兴。
“哦,没什么。那‘铜佛’先生,您看咱们怎么交易呢?”小丽问道。
“这里是一千六百万元的支票,您先拿去。等支票到帐后三天之内,咱们还是这个时候,还是在这里,您把货再给我。”
“那‘铜佛’先生,您不先验一下货么?”小丽又问。
“您是‘小丽收藏屋’的老板王小丽女士呀。您的名字本身就是一种信誉,我没什么不放心的。好了,我还有事,先告辞了。祝您好胃口。”“铜佛”很是客气,但做事也很利落。
三天以后,我又藏身在那个密云残长城中的将军古墓里开始沉睡。来到这里之前,我已经和闪电突击队以及太阳神特工队的全体队员们都打了招呼,告诉他们我要外出一段时间。在我离开的这段rì子里,由川岛芳子替代我的职务,全权负责。川岛芳子身上有着rì本女人特有的优点,那就是对自己的男人非常的柔顺和绝对的服从,她对我的事情从不过问。一开始,我这个二十一世纪的人还真有些不习惯,不过现在么,嘿嘿…..
小丽收到的那张支票很顺利地被入账了,款项到帐后的第三天,小丽带着“唐代秘sè瓷八棱长颈瓶”如约再次来到了香格里拉饭店的中餐厅。十一点整,那个买主“铜佛”也准时出现了。他入座后接过装有长颈瓶的锦盒,打开后看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就将盒盖扣上。“铜佛先生,我有一点很奇怪,这个瓶根本不值一千六百万元,可你为什么会花这么多钱买它呢?”
“这个嘛,嘿嘿,告诉你也没关系。其实并不是我要买这个瓶子,我只是替别人做个二传手。至于我的老板为什么会花这么多钱,我想,花钱越多,这个瓶就会显得越珍贵吧。好了,我告辞了。还是祝你好胃口。”“铜佛”说完,抱起锦盒起身离去。
而就在此时,我正在饭店的停车场里。我开的是一辆捷达轿车。当我从耳机中听到了他们的谈话后,知道“铜佛”马上就要离开,于是事先着车,然后将车开到了停车场的出口处等他。通过这几天的回忆,我已经想起这个“铜佛”是谁了。
“铜佛”,真名廖锦东,广东汕头人,现年四十二岁,在běi jīng开办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自任经理。而他真实的身份,是某国际走私集团的中国代理人。之所以我见过他,还得从我们的那两架黑鹰直升机说起。
为了进一步提升强闪电突击队和霹雳小组的战斗力,我从1935年就开始考虑从二十一世纪“进口终极武器”。当时我的目标包括坦克、垂直起落的鹞式战斗机、直升机、移动式导弹、喀秋莎火箭炮等等。最后我选中了直升机。我知道大毒贩雄哥的舅舅那猜将军和国际上不少军火贩子有密切的联系。这些军火贩子别说直升机了,就是想要原子弹,只要肯花钱,他们也能够给你搞到手。

我“附身”在老五身上,通过雄哥认识了他的舅舅那猜将军。那猜将军给我介绍了一个名叫理查德的泰裔香港人,他是一个职业军火贩子。不过这个理查德手头没有直升机这种重型武器,于是他做中间人,介绍我认识了一个名叫卡别列夫的俄罗斯人。当时就是这个廖锦东替理查德出面,将我引见给卡别列夫。我只见过这个廖锦东一次,而且仅仅几分钟,所以印象并不深刻。
真正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那个卡别列夫。他出身于前苏联的KGB,还是一个上校军官。他的关系广,人头熟,现在可是一个大军火贩子,手头什么货都有。我们在马来西亚的云顶饭店会面。他向我提供了几种选择,除了“黑鹰”之外,还包括“阿帕奇”、“欧洲之星——虎式直升机”和前苏联的“米—24雌鹿”。经过比较,最后我选择了“黑鹰UH—60A”型。
“黑鹰”直升机是美国西科斯基飞机公司制造的一种多用途武装直升机,也是美军普遍使用的一种武装直升机。黑鹰直升机配有三名机组人员,机上还可搭载十一名士兵,和四吨的货物,主要执行向前沿阵地运送突击部队和对地面目标进行攻击的任务,有时也用于侦察、指挥和战场抢救伤员。
我要的货是“黑鹰”的基本型——UH—60A。这种直升机机身长19.80米,宽2.36米,高5.10米,旋翼直径16.70米。机身为半硬壳结构。该机最大起飞重量约10吨,最高时速359千米/小时,最大航程600公里。
美**队习惯以美国印地安土著部族的名字来给飞机命名,“黑鹰”是十九世纪时印地安部族中一位英勇善战的酋长。他率领印第安战士多次打败美国人,虽然最后战败被杀,但美国人仍然十分敬畏他,于是将80年代美军主力通用直升机命名为“黑鹰直升机”。
在此之前,我从网上收集了大量的直升机驾驶的理论资料,并附身在山鸡身上进入国外的直升机驾驶学校进行了学习。虽然是断断续续的,但一年半以后,山鸡还是拿到了直升机的驾驶执照。当然,我学的只是驾驶民用机,但不论是民用机还是军用机,它们的原理是一样的。我将驾驶技术又传授给了学历最高的工程师。工程师虽然很惊奇,但是也并没有多问。因为他对我这种做法已经很是习惯了,可以说是见怪不怪。
经过谈判,我花了一千七百万美元购买了两架“黑鹰UH—60”以及大量的配件和弹药,其中包括200枚火箭弹和15枚陶式导弹。没想到我购买直升机的消息被一个名叫“伊斯兰杰哈德”的组织所获悉。他们对这两架直升机也很感兴趣,发誓要夺取这两件宝贝。幸亏卡别列夫消息灵通,将这个情况提前告诉了我。我又花大价钱聘请了一支雇佣军做保镖,在与“伊斯兰杰哈德”组织的武装人员进行了大小四次战斗,损失六条人命后,终于顺利将直升机偷运入境。
宝贝到手了,下一个问题就是怎样运回到我所在的那个年代了。我选则了丰宁的窟窿山作为接货地点。在二十一世纪,我以拍电影为名,将直升机拆卸后密封在一个大山洞的铁箱子里。这个铁箱子作为载体,是我在1937年1月封进这个山洞的。
直升机被运来后,我和工程师将被拆卸下来的螺旋桨、火箭发shè巢等部件重新组装上。我坐进驾驶员的位置,仔细体验着这架铁鸟的驾驶系统。其实军用直升机比民用直升机更好驾驶,因为它更“傻瓜”。经过初步的试飞,我很快就掌握了它的驾驶技巧。于是我在两个黑夜里,将两架“黑鹰”都飞到了昌平的庄院。这个年代的航空汽油已经勉强可以用于我的直升机上了,因此我并不但心燃料的问题。在庄院里我储存了近五千吨的燃油,足够满足我们的训练和作战需要。
在庄院里,我先和工程师进行了实际cāo作训练。然后又将闪电突击队和霹雳小组调来,对他们进行战术训练。我们一直训练、磨合了近一年的时间,才敢在南京战役中第一次投入使用。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