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南京大解救(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如今,张学良、杨虎城、佟麟阁、赵登禹四位英雄已经被解救出来,下一步,我将眼光放在了南京,那里还有几十万民众即将遭到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可我们又该怎么去解救他们呢?
rì军占领平津后进一步加快了侵略中国的步伐。8月13rì,rì军进攻上海,淞沪抗战爆发;9月13rì,rì军侵占大同,太原会战爆发;10月13rì忻口战役开始;12月1rì,rì军大本营下达进攻南京的命令。rì军二十万大军分六路逼向南京,一路烧杀捋掠,屠城**。rì军第六师团于11月5rì在杭州湾之金山卫登陆后直接北上破松江城。据历史记载,正是这个第6师团,在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最先进入南京城,充当了南京大屠杀的急先锋。南京大屠杀的另一个刽子手头目——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在占领南京之前,曾下令占领南京后,“分区对城内进行扫荡”。rì军入城后,他有意纵容rì军官兵实施各种极端的暴行,根本没有采取任何制止措施。看来如果想制止南京大屠杀的发生,必须还要先从松井石根身上打主意。
这时候已经是十月中旬。我给此时还是“上海派遣军司令官”的松井石根写了一封信,要他必须约束自己的部队,不得屠杀平民和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士兵。如若不听劝告,我们必定采取报复措施。信尾署名闪电突击队。
我知道这封信对于松井石根这样的刽子手可能起不了什么大的作用,必须向他展现出我们的实力。此时东北军的四十九军、五十七军和六十七军已经开赴到华东地区,参加淞沪战役和南京保卫战。我请张学良出面,一是要他给负责防守南京的城防司令长官唐生智写信,要他抓紧疏散南京居民,因为rì军在淞沪会战中损失了大量兵力,一定会恼羞成怒,对南京城中的居民使用轰炸、放毒气等手段进行报复(我并没有泄露南京必破,居民被屠的天机)。二是要张学良出面协调,在南京的西郊隐密之处建立一个临时的军事基地。南京的西面有一座山名为“石公山”。张学良从五十七军中抽调了一个工兵营,将我要的军事基地建在了这座石公山中。基地建成后,他又从三个军中各抽调出一个营,进驻基地外围,作为这个基地的jǐng卫部队。同时,我的闪电突击队和霹雳小组将两件从二十一世纪运来的终极武器秘密运送到了这里。
松井石根接到我的信后心里直冒冷汗。这封信使他想起了在“一·二八淞沪会战”中被刺死的三位rì军司令官。被闪电突击队盯上了可不是一件好事,更何况听说他们的力量又扩大了,还出了一个霹雳小组。松井石根看到这封信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他的司令部迁到一个秘密的地方。11月7rì,rì军参谋本部组建了华中方面军,由松井石根兼任司令官,辖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此时,进攻南京的rì军包括:上海派遣军的第3、第9、第11、第13、第16、第101师团,第10军的第6、第18、第114师团。

就在rì军大本营下达对中国首都南京发动攻击命令的当天,松井石根在自己的秘密指挥部里召集了由各师团长参加的军事会议。会议开始,他首先将我的那封信拿出来,让在座的每个人进行传阅。还是那个第6师团的谷寿夫,他看完信后第一个发言:“司令官阁下,我认为对这封信不必理会。阁下您以及在座的各位指挥官,只要能保证好自身的安全,面对我们二十多万的大军,他们区区十几个人能起什么作用!”谷寿夫的话引起了在座所有人的共鸣。
9rì,rì军发出通牒,命令中国守军投降,遭到拒绝。松井石根于10rì13时下令攻城。其第16师团攻击紫金山及其两侧地区。在此地防守的中国教导总队战至16时,退守到中山陵及第一峰。此时南京城中已经大乱。那个军阀出身的南京城防总司令唐生智脑子里根本没有保护民众安危的概念,接到张学良的信,他看了两眼,然后随手就扔在了一边,根本没有考虑疏散平民的事。他在蒋委员长主持的军事会议上慷慨激昂地誓言要与南京共存亡,只不过是静极思动,想借此掌控一部分兵权。一见rì军的进攻猛烈无比,唐生智马上给保卫津浦路南段的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李品仙打电话,要他在浦口车站预备一列专列,随时准备逃跑。有这样的城防司令,南京城怎能保住。
我派出的侦查员不断将南京城内的情况回传到基地。rì军第9师团于9rì进抵光华门,10rì攻击城东郊守军。看来南京的战况还是在按历史的轨迹向前发展。此时已经是11rì的中午,我命令守卫军事基地的两个营迅速赶到浦口渡口,帮助那里的民众渡江往北撤退。rì军第16师团继续攻击,紫金山阵地危在旦夕。与此同时,rì军第114师团和第6师团向雨花台阵地的中国守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rì军的战术其实很简单,他们一般是先用重炮对中国守军的阵地进行轰击,同时配合以空军的轰炸。炮火过后,就是用至少一个大队的兵力进行绝死冲锋,其间以坦克作为掩护。中国的守军士兵都非常英勇顽强,不怕牺牲,拼死抗敌。直到12rì的凌晨,各阵地还都控制在**手中。然而,最可恨的的情况出现了,以唐生智为首的各部队的军、师级,乃至旅级长官开始扔下部队,自行悄悄渡过长江逃跑。各阵地的守军因失去指挥开始混乱,继而开始出现溃散。
渡口那边的两个营只搜集到三十几条小船,从11rì下午开始,就不停地将城内的居民一船一船摆渡到长江北岸,纵使是在夜间也不停息。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