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兵不血刃取成都(1)刘璋选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任被擒,雒城失守,尽管对刘璋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鉴于他此前还有两种行之有效的策略正在生效,第一,向各郡县传出了起兵反击荆州军檄文得到了一些响应,汉嘉郡、文山郡的太守各派出了一万多军马来成都听从指挥,第二,向汉中割地求和的使者与张鲁达成了合约,张鲁派马超率领两万人马南下葭萌关——这对刚刚取得雒城的荆州军构成了一种夹攻的态势,无异于为他注进了一剂强心针。但他的消息不很畅通,不知道犍为郡已经被赵云夺取,只知道刘备、孔明、张飞等都到葭萌关对付马超去了;他觉得形势对他有利,产生了收复广汉、涪城的念头。
这天上午,他将谋士黄权叫来,“马超率领汉中军马正在猛攻葭萌关。刘备、孔明等都到葭萌关去对付马超去了!雒城、涪城这边的荆州军已经不多,可否乘机将两座城池收复,请先生为我拿定主意!”
黄权本来就是主战派,非常高兴地说,“主公出兵夺取广汉、涪城,配合马超,夹攻刘备,时机很好。刘备孤军深入益州,钱粮、兵源都不足,失去了雒城、涪城,就再也站不住脚跟了。”接着施礼,“在下表示恭贺、表示支持!”
“自张任殉职后,我身边没有领兵出征的良将。尽管汉嘉、文山人马配合,但没有能征惯战的良将作统帅,这如何办?”
“护军将军刘军、马汉两位小将军人称‘成都双雄’,皆有万夫不挡之勇。主公何不启用。”
“二人年轻气盛,恐怕只会纸上谈兵,难当攻城略地的重任!”
“自古良将出少年。卫青、霍去病为前汉攘除匈奴、开拓疆土,都是少年有为;周瑜、孔明领兵时也都只有二十余岁。而几乎所有的良将在领兵之前都没有领过兵;良将都是从领军作战的小将军中成长的。如果主公长期不用年轻人,他们永远只能纸上谈兵,永远不会成为良将,主公身边也永远没有良将。”
“有道理。”刘璋接着问,“如何授权予二人率兵取雒城、涪城?”
“可将刘军为大都督、马汉为副都督。令其先取雒城,次取涪城。”
“好!”刘璋信心陡增,“来人!”
侍从进来,“在。”
“传刘军、马汉来府堂听令!”
刘军、马汉二人进入府堂,上前向刘璋施礼,“末将前来听令!”
“你二人年轻力壮、文武双全,是我益州未来的栋梁,——不,——是益州现在的栋梁。今奸贼刘备率兵在葭萌关与马超鏖战,不得脱身,雒城、涪城空虚;这正是将刘备撵出巴蜀的最佳机会。二位将军带领精兵三万,立即收复雒城、涪城,建功立业!不知二人肯效命乎?”

刘军表示,“在下自幼受主公栽培,愿为主公效命!”
马汉表示,“主公临危授命,在下决不负主公厚望!”
“二位将军真像汉武帝当年的卫青、霍去病!”刘璋对二人充满了信心,立即取下佩剑,“刘军为大都督,马汉为副都督。——拿我佩剑,可任意调遣各郡县兵马!——包括李严、庞羲的人马,都可以调动。”
刘军接过刘璋的佩剑,受宠若惊,语无伦次,“我等此去一定夺回雒城、涪城,否则,就我就将自己的首级提来见主公!”
刘璋再次鼓励两人,“二位小将军的忠心可嘉,勇气十足。在你们的身上,我已经看到了益州复兴的希望。”
次日,受到重用并且怀着必胜信心的刘军、马汉带领军马出了成都,上了官道,徐徐前进。马汉忽然想起了刘军那天在刘璋面前说了一错话,说:“大都督,那天,你在主公面前表示决心时说了一句有背于常理的话,未被主公察觉。”
刘军不知道自己说了错话,“我说的话句句都是肺腑之言,哪句是有背于常理的话?”
马汉笑了笑,“你对主公表示效忠的时候说‘……否则就将自己的首级提来见主公!’自己提自己的头,怎么提?”
“那是口误。”刘军充满信心,对自己的错话毫不在意,接着鼓励马汉,“周瑜在赤壁以十万人马打败曹操的八十万大军;我们一定能以三万人马打败刘备的五万军马!——马将军,你可有信心?”
马汉的信心不下于刘军,还说出了打败荆州军的依据,“绵竹城中还有庞羲、李严的一万多人马;马超在葭萌关还有几万人马。——共计不下六、七万军马。——打败五万荆州军,应该不在话下。”
忽然探马从对面飞驰而来,近前禀报,“赵云、张翼等夺取了犍为,已经回到了雒城。”
“啊!”刘军吃了一惊,“出人意料!”
“可乘赵云不备,先拿下涪城,给赵云一个下马威!”马汉鼓起勇气,“然后再回军夺取雒城。”
“好!“刘军勉强点了点头,发出命令,“兵进涪城!”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