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赤壁之战中(1)接应孔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刘备在长坂坡摆脱了曹军的追击,也抛弃了百姓的累赘,很快来到江陵刘琦、孔明、关羽领兵接应,阻击了曹军前锋的追击。此前孔明、关羽与鲁肃在江陵口头达成了“联盟抗曹”君子协议。刘备到达夏口,就同孔明、关羽去江东吴郡,与孙权、周瑜当面签订了“联盟抗曹”的正式合约。双方在谈判中,各自提出意见,几经磋商,正式达成三项协议:(一)孙权起兵十万屯扎江南,从正面迎战曹军,刘备屯兵江北配合吴军,牵制曹军;(二)孔明留在江东协助周瑜筹划作战方略;(三)击溃曹军后,荆州的城池、地盘归东吴所有。合约的最后一项显然是孙权一方提出的霸王条款,刘备为了利用孙权抗曹,只好违心同意,将孔明留在江东,同关羽返回夏口。
孔明在江东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协助周瑜定出了火烧赤壁的战略。周瑜发现孔明的才能强于自己,非常嫉妒,产生了加害孔明的意图。孔明发觉后,决定在战前离开东吴,暗中派人到夏口告知刘备,指定赵云于冬月八日——甲子日早晨驾船过江,在南屏山码头接应。
冬月八日这天,长江中霜雾横锁,江水奔流。赵云及副将梁上带领十余个将士扮作客商驾船离开北岸,穿云破雾驰向江南
一轮红日从长江下游水面跃出,霜雾渐渐散去。江南南屏山码头水波拍岸,蓼叶如火光闪动,芦花似雪团摇晃。船只到达码头。赵云一行人走出船舱、下船上岸。
前面山头树从中的鸦群见了惊吓得哇哇叫着,一齐腾空而起,向远处飞去。赵云拿出地图看了看,指着前面山头说,“那就是南屏山。将船藏了,上山准备接应军师!”
士兵们将船藏在芦苇丛中,跟随赵云离开码头,登上南屏山。
赵云手搭凉棚察视,只见山下一条大道宛如蛇形,向西伸进,说道,“军师必从此路过来!”
太阳升上半空,路口仍然空空如也。良久,忽然一阵马蹄传来。一队东吴巡逻的骑兵缓缓跑来。赵云等人躲避不及,被吴军发现。吴军小将,勒马过来问道,“你等是什么人,在此做什么?”
赵云上前说,“我等是从北方过来卖丝绸的商人,听说前面驻扎了兵马,故停留在此。”
“商人,真是财迷心窍了!大战在即,只知赚钱不知要命!”吴军小将斥责了几句,勒转马头,对士兵道,“走!”

赵云见吴军走远,“打尖!”
兵丁从船上取来烧饼、凉水。大家随即狼吞虎咽起来。一个士兵忽然指着远处路口,“将军,前面有一骑人马过来!”
赵云抬眼一看,见前面一人扬鞭催马而来,背后一员将领带领一队骑兵紧紧追赶,立即放下水壶,“军师来了,后面有追兵。下山接应!”随即提起宝剑,大步走下山坡。
将士们一齐随赵云跑下山坡,截住路口。
孔明过来,见了赵云,喊着,“子龙!挡住吴兵!”
赵云让过孔明,当道横剑。
吴军将领丁奉领兵追来,见有人挡道,勒马喝道,“东吴大将丁奉在此,谁敢当道!”
赵云摆剑喝道,“常山赵云在此。谁敢追我军师!”
丁奉将赵云看了看,“你是赵云!”随即撒谎说,“周都督有紧急军情,请孔明先生回大营商议。”
“周都督休想加害我军师!”
丁奉抡了抡手中的大刀,威胁说,“赵子龙,你不信丁某的话,可信丁某手中的大刀!”
“丁将军,你莫非想试一试我常山赵子龙的宝剑是否锋利!”赵云说着,将宝剑在空中一划,闪耀出一道绿光。
“丁某奉命请孔明先生回营,岂能空手而回?——今日倒要领教、领教你的手段!”
“来吧!”
丁奉纵马挥刀直取赵云。赵云闪身站到路边。丁奉扑空,冲到山边,恼羞成怒,顺手挥刀砍倒赵云手下一个士兵。
“可恶!”赵云大怒,挺剑大步冲向丁奉。
丁奉回马舞刀,与赵云缠斗起来。
孔明命令士兵将伤兵抬到船上后,立马坡前观看,只见赵云挥动宝剑如电光火石连绵不断,绿光闪闪;丁奉手忙脚乱的招架着,后退着,险象环生,急忙大声喊道,“子龙,不得伤害丁将军性命!”
赵云停止进攻,以剑指着丁奉喝道,“看在我军师面上,赵某且留下你一条性命!”
“后会有期!”丁奉回马带着士兵返回原路。
孔明喊道,“丁将军,回去请告诉周都督,叫他用心破曹,不要伤害两家和气!”
“上船!”赵云及士兵簇拥着孔明牵马上船,接着命令,“开船!”
几个水手挥动大桨。商船离开了南屏山码头,很快驶到江心。
江面上,东南风愈吹愈大。几只水鸟在商船后面的波浪上掠来掠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