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6)刘备借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云去长安报仇期间,张燕状告孙瑾私通袁绍,公孙瓒派人将孙瑾逮捕;孙瑾在被押往幽州的途中遭到一伙蒙面人的袭击,全家遇害;公孙瓒的长子公孙续接任了常山郡太守的职务赵云回到常山,接到被免除常山郡领军校为职务、迁为为蓟城县县令的文书。
意外的变故,对赵云又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使他产生了去投奔刘备的念头。他告诉母亲夏侯圆时,夏侯圆却认为自行离开原主会给刘备留下不好的印象,劝他最好到蓟城,有了时机再说。他觉得母亲的话很有道理,就离开了常山,去到了蓟城县上任。
公孙瓒自从与袁绍在盘河鏖战下来,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曾经想独霸东北的野心渐渐淡漠,也许受到享乐的驱使,很快对修建高楼大厦产生了特殊兴趣。不久,他自行设计了一座百丈高楼,定名为易京楼,随即动用府库的银两,聘请能工巧匠在幽州城中心施工建造。工程进展顺利,未及一年,一座百丈高楼拔地而起,相比那些原有的楼房,简直就是鹤立鸡群,非常壮观。
这天,他对楼内的装修有了一些新的设想,将督办建楼的管家唤了进来,“高楼的装修进展如何?”
家将说,“刚按设计动工。”
“废除原来的设计!”公孙瓒自豪地说,“易京楼是本将军梦寐以求的高楼,是本将军雄才大略的标志,是幽州繁荣强盛的象征易京楼建成之后,将使关东诸侯望而生畏。原先的设计只有几种动物,不能体现本将军的雄才大略。”接着将亲自设计的顶楼装修图纸拿出,“务必叫工匠按照这份图纸进行装修——在天花板上绘上日月星辰,在四方墙壁上画上山岳、河流,在窗棂上刻上花木、禽兽!一定要作好,一定要胜过当年吴王夫差的姑苏台,才能体现本将军独霸北国,俯视中原的雄心壮志。”
“在下立即督办。”管家答应一声,出去了。
门吏走了进来,“主公,平原刘玄德求见!”
“刘玄德从老远来!”公孙瓒感到意外,“他来做什么?——请进!”
门吏转身向门外喊道,“有请刘玄德!”
刘备带着张飞健步走入,向公孙瓒施礼,“公孙将军别来无恙?”
公孙瓒示意刘备坐下,“贤弟有何贵干?”
刘备坐下,“无事不敢随便打扰兄长。今曹操挟持了天子,擅自定都许昌,更改年号,自封为丞相,意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篡夺帝位。今徐州牧陶谦心怀忠义,欲倡联诸侯起兵勤王,逼迫曹操退出相位。曹操得悉后,诬陷陶谦反叛,起兵攻打徐州,声言破城后玉石俱焚。徐州乃是汉室城郭,徐州的百姓都是汉室臣民,今面临奸贼荼毒,谁都不可袖手旁观!陶公主遣使请求在下发兵相助,义不容辞,答应救援。在下兵微将寡、无济于事,特前来请将军借兵。”

公孙瓒推托说,“我幽州的敌人是袁绍而不是曹操。董卓死后,袁绍背信弃义,撕毁合约,准备再次对幽州起兵。待我将易京楼修好,就整顿兵马收拾袁绍。——曹孟德与陶谦之间的仇隙,你我都不必卷入、惹火烧身!”
“在下已经答应,怎好推脱;况且,天下纷争不已,今天我等发兵救了他人,将来一旦有危急,也好向他人开口求援呀!”
公孙瓒想起刘备曾经领兵在盘河助自己抵抗袁绍的情景,不好推脱,“我兵将不多,就借两千骑兵与你吧。”
刘备施礼,“据说赵子龙在蓟城闲着。——在下欲借赵子龙一往。”
公孙瓒不愉快地说,“赵子龙在蓟城县。他心境不佳,是否愿意去,随他的便。你自己去找他说好了!他若愿去,幽州的两千骑兵就由他带领。徐州解围之后,叫他将兵马给我带回来!”
“多谢公孙将军!”刘备连忙施礼。
刘备、张飞进入了蓟城界内,在凹凸不平、荒草连天、秋风瑟瑟的官道上前行着。
张飞说,“这里很偏僻,是一个英雄无用武之地。叫子龙去徐州,他一定不会推托。”
刘备说,“子龙早就想随我共创大业。有机会他决不会放过。”
两人进入蓟城。赵云得报,将刘备、张飞迎接进来府衙,“明公及二位兄长请坐!”
刘备、张飞入座。刘备说,“眼下曹操窃居相位,野心勃发,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故动兵攻打徐州,使得陶公主惊慌失措、四处求援。天下形势将发生巨变……子龙,你有何打算?”
赵云说,“偏僻之地,消息闭塞,未有打算。”
“时势造英雄。你在蓟城,我在平原,都不是长久之计。有机会参与曹操与诸侯之间、诸侯与诸侯之间角触,看看世态变化的趋向,以便相机行事、创建大业。”
“明公说得有理。”
刘备将话切入正题,“我答应出兵救援陶公主,到幽州向公孙将军借兵时,提出将你借去。公孙瓒已经同意了,不知你意下如何?”
赵云毫不犹豫,“只要明公用得着,在下唯马首是瞻!”
“既然如此说,你可为我主骑!徐州危在旦夕,你可率幽州骑兵先行,我回平原整顿好人马随即就到。”
“遵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