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训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恭请推荐,收藏!瓷砖鞠躬!)
第五十章、训话
一百零八将?山寨喽罗不多,但家属居然占据了大部分,却是让王应乾始料未及。他想了想,“明天将所有喽罗召集起来吧,让我也过回当家的瘾,只是尉迟兄弟别怪我越殂代庖才好!”
次日,阳光明媚,寨门斜坝上,一百零八人静静地贮立,连尉迟恭也不例外。冬日难得的阳光斜照在身上,让人有些暖意,懒洋洋地提不起劲。王应乾围着众人转了一圈,这些喽罗胖瘦不一,高矮各异,交头接耳的声音时有传出,众喽罗虽然努力想作着雄纠纠气昂昂的样子,却是疏于锻炼,反倒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身负重剑的王应乾站上一块石头上,冷冷地注视着众人,昨天就下令今日巳时集合,但事实是,从巳时到现在已过去了近半个时辰,众喽罗才稀稀疏疏,三三两两地赶来,又吵闹一阵,勉强结成个方阵。
又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王应乾仍然一言不发,只是笔直地站在石台上,保持着一个固定的姿势,冷冷地注视着众人。
在他冷冽的目光下,最初有些噪杂的队列终于慢慢安静下来,变得鸦雀无声,大部分喽罗都下意识地放低了呼吸,心中忐忑不安。
“这些人根本是一群乌合之众,连什么叫队列都不知道,站得杂乱无章;而且体力极差,站了不过小半个时辰,有的已开始东倒西歪了;至于纪律,看他们目光游曳的样子,站得也是吊儿朗当,根本就是自由散漫。这样的队伍,若是拉出去打仗,恐怕一触即溃,还有什么战斗力可言了?”
“打战的要决是什么,说起来就多了。首要是不怕死,敢于拼,服从命令,听从指挥,纪律严明,等等等等,可是要做到这些,决非朝夕之功,没有艰苦卓越的训练,是不可能达到的。至于兵种设置和配备,兵种之间的配合,进退合度,恐怕这些人统统不知。”
“是宋金刚太无能,还是清风寨运气好?”王应乾思忖的时候,下面那些歪七糟八吊儿郎当的喽罗已是出现躁动情绪,见王应乾半天不发话,开始窃窃私语起来。
太阳渐渐升高,风也愈来愈大,山风拂过四周的树梢,发出呜呜的声音,有些孱弱的喽罗已是大汗淋漓,双脚发颤,恨不得就地躲下,好好休息一番。
“王大哥,你这是。。。”尉迟恭不明白他的想法,终是忍不住出言相询。
王应乾摆了摆手,终是大声说话了,“弟兄们!谁能告诉我,我们为什么会在这里?”
台下的众人心头一松,立刻交头接耳起来,各有各的答案,却是不敢高声讲出来。隔了半晌,王应乾才继续说道:“在我们中间,有的,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聚哨山林,寻碗饭吃;有的,是想逍遥自在,自由无羁;当然,也有的想在这乱世中建功立业,搏个千古留名;也有的,没有想法,只是跟着亲朋好友而已。”

他顿了一顿,任由众人交头接耳,等场面慢慢静下来,才道:“不管你们是哪种,但我相信,你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是因为走投无路,被迫如此,这才站在了这里。饥荒让你们肚子空空,朝廷派来的税吏那粗大的鞭子逼迫你们背井离乡,父母饿死,妻儿卖与富人为奴为婢,没有了亲人,没有了田地,你们还能盼望什么呢?你们只能拿起手中的刀枪,站在这里!”
众喽罗均是沉默,王应乾说到他们心坎上了。说实话,谁愿意拎着脑袋过日子,谁不愿意过着安稳平静的生活,谁愿意离开父母妻儿,过着打打杀杀的生活?许多喽罗感觉自己的心中被什么东西堵住了,眼晴都有些发酸。
“是什么让我们站在这里?”王应乾大声问道。
众人尽皆沉默。
“是什么?”王应乾再次吼道。
他不等众人回答,立刻高声说道:“是这不公的世道!是仇恨!是的,是仇恨让你们站在了这里,对无道的朝廷的仇恨,对为富不仁的高门世家的仇恨,对累死累活却连肚子也无法填饱,亲人也无法保全的这个不公的世道的仇恨,对那些高高在上,不劳而获的达官贵人们的仇恨,是这些各种各样的仇恨让你们,站—在—了—这—里!”
尉迟恭站在前列,心中澎湃,想起受辱而死的胡小莹,想起茕茕孑立孤单独处的胡峻峰,眼泪不由自主地涌了出来,他望着笔直矗立在石块上的王应乾,顿生拜服之心,更为自己曾经的私心惭愧。
却听王应乾继续说道:“不管我们是因为什么来到这里,但是,我们的目的,只是为了能够活下去,活—下—去!”
“可是,要活下去,不是仅凭一腔热血就成,而是要有力量,才能保证我们活得下去,活得更好。再看看你们,虽然能够拿动武器,但你们能砍得下仇人的脑袋,斗得过那些逼得你们走投无路的豪门大户么?打得过围剿我们的敌人么?”
众人仍是沉默。
“所以,我们要变强,只有足够强大,才会有我们生存的空间!”
众喽罗眨也不眨地看着王应乾,有热血沸腾、内心激荡的,有暗自惭愧、垂头丧气的,有低头沉思、甚觉有理的。只是此时此地,众人的情绪均是激动的。
“要想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我们首先要做到一点。那就是刻苦训练。是的,只有刻苦训练,才会让我们强壮,才会让我们有活下去的本钱,才会让我们变成真正的强者!”
“所以,从今天开始,由我,王应乾,来负责训练你们。训练是非常艰苦的,若是吃不下来苦,不听从指挥的,趁早给老子滚蛋。我王应乾手下,从来没有孱弱的兄弟!”
山寨众人均是自认不弱,更不会自承软蛋,即使如此,第二天集合的时候,仍是有十三名喽罗带着家眷离去。当王应乾听到尉迟恭的汇报时,只是冷冷一笑,道:“他们会后悔的!”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