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希望之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禹铸九鼎而治九州,冀州为首。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就是冀州,中华民族就是从这里发展起来的,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这里。
冀州是指河内,山陕间的黄河以东、晋豫间的黄河以北地区,包括了现在的山西南部,河南东北部和河北西南角、和山东最西的一部分。这里囊括了华夏形成过程中所有主要活动的地方,尧舜禹时期的中心地带是今黄河以北的山西运城、临汾,夏代主要是在运城、临汾及河南黄河以北部分的西端,而殷商的中心地带是这个区域中黄河以北的东端,包括河南的东北、河北的西南角以及鲁西的部分与之接壤的地方。
因而冀州是上古时的中心地带,被奉为九州之首。
冀州扼战略要冲之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东汉光武帝刘秀兵败之后就是逃到这里东山再起,以此为根据地,最终重新统一了中国。
唐末战争不断,北方的契丹多次攻略冀州,兵连祸结数载,因而现在的冀州已不复盛唐时的繁华盛况,到处是瓦砾遍地,积尸遍野。象冀州这样的城池在五代十国之际何其多也,这只不过是一个缩影。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骑在战马上的黄俊看着冀州中华民族最早的发源地,原本一片繁华,如今却是如此悲惨之象,不由得脱口吟出了曹操的《蒿里行》。眼含热泪,连连道:“惨惨惨,太惨了!”
身边的赵匡胤点头道:“现在还算是好的,以前更惨,百姓没吃的,只能以蒿草裹腹,死者不知凡几。自从我大周攻占冀州以来,慑于我大周兵威,契丹和刘汉伪逆不敢轻易造次,百姓开始回归田园,重拾农桑。时日虽短,却已露重光之气,这都是皇上之功啊。”
赵匡胤虽然夺了周世宗的江山,但他本人对周世宗很是钦佩,对周世宗的后人照顾得不错,并没有杀戮,就是周世宗的皇后也尊为太后。赵匡胤就曾明确说过,要是周世宗不是英年早逝,他当不上皇帝。
他对周世宗的钦佩之情黄俊不敢有一点怀疑,点头道:“赵将军不要一味说好听的,朕能有今日之业全赖将士用命,非朕一人之力。”
赵匡胤不赞同黄俊的话,道:“皇上推功于臣下,明赏罚,臣是知道的,但臣也要说一句良心话,自从唐亡以后,已历梁唐晋汉四朝,换皇帝就象走马灯似的,就没有如皇上之雄才者。恕臣说句不敬的话,就是太祖比起皇上也是大为不如。
“想当初,皇上继位之初,内有权臣挡道,外有强敌窥侍,现如今皇上振臂一呼,天下响应,大周威行所至,莫敢不从。臣大胆妄断,要不了多少时间,大周就会混一宇内,再现先唐盛况。”
我们现在称呼五代王朝都要加一个“后”字,那是为了和以前的同名王朝相区别,当时人并不会加一个后字,而是直称其名。
他说的太祖是指后周太祖郭威,郭威因脸上有雀瘢,人送绰号“郭雀儿”。
真没想到他的看法和后世史学家的看法不谋而合,黄俊心想自己现在代替周世宗为帝,一定不能堕了华夏的声威,一定要把周世宗没有完成的统一大业进行下去,让那个积弱的王朝不要建立,就不会有让人扼腕的屈辱历史。
黄俊坚毅地道:“山河虽然破碎,但只要有一批仁人志士,甘愿为之洒热血,抛头颅,何愁没有重铸河山之期?”

赵匡胤不太同意黄俊的话道:“纵有万千志士,纵有亿兆之军,没有明主也不可能完成重光大业。唐太宗起兵,吊民伐罪,解民于倒悬,历经艰辛方才完成统一大业。若无唐太宗救民于水火,完成一统大业,隋末百姓安得有宁日?皇上就是出于乱世的真主,今日之太宗,华夏万千百姓之福啊!”
黄俊接着道:“纵如赵将军所言,朕是那个重铸河山的明君,可也得要一批忠心卫国的能臣为朕奔走,方能成功。光武帝能够重光汉室,云台有二十八将;唐太宗能成功,凌烟阁有二十四功臣,要统一天下光凭朕一人之力是不可能完成的。只要我们君臣同心,戮力华夏,没有我们不能战胜的敌人,没有我们不能完成的大业!”
“皇上圣明!”赵匡胤衷心颂扬。
未行多远,见前面有一座庙宇,在这兵荒马乱年月,能够保存的荒庙不多,这荒庙保存得不错,黄俊有点好奇了,问道:“这是谁的庙宇?”
“回皇上,这是邳王庙。”赵匡胤回答。
黄俊问道:“可是东汉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邳彤?”
赵匡胤回道:“正是!”
对于这位名臣,黄俊不乏好感,道:“进去看看。”策马来到庙前,翻身下马,大步入内。赵匡胤带了两名侍卫跟着进去。
只见庙里凌乱不堪,积尘甚厚,很明显好久没有人来过了。正中供着邳彤的塑像,左手捧药钵,右手持药草,背负一药囊。
邳彤身为东汉名臣,身列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按理不是身着盔甲体现他冲锋陷阵的情景,就是身着朝服威仪堂堂,却是一走方郎中打扮,实在有点让人想不到。
赵匡胤解释道:“皇上是知道的,邳彤是冀州人,曾以一言兴邦,阻止光武帝南返长安。光武帝以冀州为基,挫败王郎,遂建基于冀州,最终一统宇内,再建汉室。汉室重光之后,邳彤放外地为官。他精通医术,常扮作走方郎中为百姓治病,被当地百姓尊为‘药王’。他是一位清正廉明,爱民如子的好官,当地百姓在他身后塑像建庙而祭之。冀州是他的老家,冀州百姓也没有忘了他,在此地建庙。”
“真是一位好官啊!”黄俊赞叹不已,道:“王莽篡汉,倒行逆施,终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死者不知凡己,与现今的局势差相仿佛。世道虽乱,但有邳彤这样的好官为民造福,才有光武中兴,实是难得呀。
“朕面临的局势和光武帝当年差不多,所不同者只是光武帝当年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不得在冀州仓皇建基。而朕西逐蜀国,南败南唐,拓地千里,国力日强,大周威行所至,无不顺从。只是,我大周的北方有逆刘为乱,再有强大的契丹据燕云之地,窥伺中原,因而摆在朕眼前的形势并不比光武帝当年好多少。
“光武帝仓皇建基冀州而成就大业,那么朕也能逐契丹灭伪刘,一统华夏。邳彤这样的好官,朕是求之若渴。朕今日过邳彤庙,就赠他四个字:碧血丹心!”
赵匡胤点头赞道:“《诗》云‘济济多士,爰成大功’,皇上求贤若渴,必成文武之盛,此际的华夏虽然山河破碎,然重光之期已不远!臣赵匡胤不敢不贺!”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