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还我河山(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郎山下雪纷纷,
旋卓穹庐学塞人。
化尽素衣冬未老,
石烟多似洛阳尘。
这是沈括的《延州诗》,说的是延州的特产石油。延州在汉代就发现了石油,直到沈括扫其烟以为墨遂大用于世,号“延川石液”,这也许是石油在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用处。
延州也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延安,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号称“塞上咽喉”,有“三秦锁钥,五路襟喉”之说,由此可见其战略地位。
自从定难军脱离朝廷控制,割据银夏之地,渐成气候以来,屡屡南下侵扰掳掠,骚扰关中,因而延州就成了捍卫关中的屏障。然而,中原王朝更迭频繁,那些皇帝对李彝殷采取绥靖之策,多加安抚和拉拢,想以此来稳定银夏之地。事实却是适得其反,李彝殷更加没有忌惮,骚扰更加频繁,北击府州和麟州,想吞并北边的河套之地,要不是府州折家和麟州杨家奋起抗抵,说不定他的阴谋早就得逞了。
周世宗登上帝位后,李彝殷的骚扰行为才有所收敛。那是周世宗改变了前面几朝的做法,不再安抚他,而是威胁要切断银夏之地与内地的贸易。在当时,银夏之地还处于游牧社会,不象后期的西夏,有自己的农业和手工业,可以生产粮食建造军械,他的生存全靠与内地的贸易来维持,是以周世宗的“经济制裁”正是击中了他的要害,由不得李彝殷不惧。
周世宗稳定了关中之后,加强了延州的防卫力量,李彝殷再也没有了骚扰关中的机会,是以延州的生机渐复,人口逐渐增加。延州历经银夏骚扰上百年,再加上当地的官吏不恤民情,是以延州百姓大量外逃,现在人口增加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政局稳定了,原本逃难在外的百姓又回归家园。
另一个原因是丰州的边民逃难来此,使得延州的口数增加。丰州是河套地区的前套核心之地,是塞上江南。前套在南北朝时称“敕勒川”,五代叫“丰州滩”,明朝以后叫“土默川”。
经营河套平原是从秦朝就开始施行的战略举措,为的是给北方军队筹集粮草,是以历代王朝都在这里下大力气,其中一个得力的措施就是“移民实边”,把内地的百姓移到这里开荒种地。唐王朝延续了这一举措,是以唐时的河套地区非常繁荣,只是唐亡以后河套附近的少数民族开始侵扰河套之地,这里的百姓过不下去就开始大量向内地流亡,而延州正是丰州流民南下的重要去处。
“老丈,今年的收成如何?”潘美一身便装,在田间行走,路遇一老丈,开口相询。
老头把锄头放下,道:“年青人,你是外地来的吧?”
“何以见得?”潘美有点惊奇地问道。
老丈笑道:“你要不是外地来的哪会不知道今年的年成呢。老头我本是从丰州滩逃难来的,没想到到了这里朝廷给了我田不说,还给了我农具,耕牛虽然几家人一头,那也比用人犁地强多了。今年风调雨顺,庄稼长势不错,可有盼头了。”
潘美高兴地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
老头兴犹未尽,接着唠叨道:“朝廷的税赋也减少了,今年我们终于可以吃上饱饭了。”
周世宗登基以后举贤任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澄清吏治,严明赏罚,惩治贪赃,倡导节俭,力戒奢华。经济上,鼓励逃户回乡定居,减免无名科敛,安抚流民,招民垦殖逃户田,编制《均田图》,派遣使者分赴各地均定田租,查实隐匿耕地,使之均摊正税,动员民众兴修水利,是以老百姓的日子比以往好了许多。

据统计,他在位期间一共吸收了流民近百万。不要小看一百万,在当时整个后周就也六七百万人口,流民就占了七分之一,很高的比例了。这也说明了后周王朝已经得到天下百姓的认同,得到了民心,得到了“道统”,赵匡胤统一国家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
王义飞马赶来,向潘美行礼道:“大人,抓到一个鹞子,如何处置还请大人示下。”
老头吓了一大跳,忙跪下道:“草民不知大人驾到,多有冒犯……”潘美打断他的话,道:“老丈何必行此大礼呢,我潘美是来了解民情,能听到老丈这番真心称赞的话语就高兴了。来,老丈请起。”扶起老头。
老头根本就不敢相信潘美如此和气,潘美在老丈肩头拍拍道:“老丈,潘美有事先行一步,你忙着。如有困难,尽管来找我。”抱拳一礼,这才和王义并肩离去,问道:“审过了吗?”
王义很是气愤地道:“这鹞子的嘴也挺紧的,弟兄们大刑侍候了好几回,折磨得已经不**形了,他就是不说。”
潘美一点也不惊奇,道:“鹞子嘛都是李彝殷军中最好的勇士才能担任,这种人不仅仅是武艺高强,骑射娴熟,还机警异常,坚韧过人,才给派来担任侦察。以前,李彝殷之所以敢大张旗鼓地侵扰关中,都是这些鹞子把情况摸得实实的。前几朝都没有抓住一个鹞子,你们能够抓住鹞子,已经很了不起了。”
王义点头道:“大人说的是!对于鹞子我也听说过,能担任鹞子是一种极大的荣耀,是以李彝殷军中无不以担任鹞子为荣,这就好比我们的读书人以高中为荣差不多。”
潘美很是赞同他的话,道:“所以啊,要想撬开他的嘴恐怕难度很大。其实,不用审他我也能猜到他此的目的。”
对潘美的才情王义还是挺服气地,忙问道:“请问大人,李彝殷为什么派人来摸我们的情况?自从皇上斥责过后,李彝殷再也不敢猖狂了,没有来骚扰延州,他的胆子怎么突然又大了呢?”
潘美笑道:“一点小伎俩,没什么大不了的。李彝殷派鹞子前来延州,为的就是想看我们的防御准备得怎么样了。”
王义有点吃惊地道:“李彝殷又要骚扰延州?那好啊,我们就给他来个迎头痛击。”
潘美摇头道:“对于延州,李彝殷不过是骚扰一下,弄些物资而已。他真正想得到的东西不在我们延州,若我们有意进攻的话,他也就无法去夺取他想要的东西了,是以他这才派人来摸我们的情况。他不是想知道情况吗?也好,我们发一批民夫做出一副大修关隘的架势,再把鹞子押去看。”
王义不同意道:“大人,有这必要吗?我们的关隘已经修复了,不要说李彝殷那几千兵,就是十万之众我们也不怕啊。”
潘美坚定地道:“这事就这么定了。等鹞子看完之后,我放了他要他给李彝殷传话,说我潘美在延州设宴,请他来赴宴。”
王义想也没有想,道:“大人,李彝殷肯定不会来!”
“没错,他肯定不来。”潘美脸一肃道:“你去传令:外出的兵士立即归营,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出营门一步!还有,要各营准备干粮,做好打仗的准备!”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