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无悔青春 第二章 开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由于两间学校挨的很近,中心小学的学生入学并不复杂,只要满足毕业的标准就可以直接到乡中学报到上课了,凌振也理所当然的跑到了母亲的眼皮底下。
中学的自然环境比小学好很多,道路的两旁种满了依依垂柳,长长的枝条随风舞动,有些甚至会拖到地上。
操场也平整了很多,跑道线也不是画上去的,而是埋了一圈的红砖,只是露出上面的一小部分作为标记。
在中学里甚至还有时髦的月亮门和幽静的小池塘,还有只供借读的职高生使用的计算机教室,但却没有教学楼,因为这里的教授够大,学生也没有增多的迹象,所以并没有盖楼的需要。
中学在李海英的管理下还是很务实的,并不会为了门面而做出不必要的支出。但现在有了“巨塔”情况还是很难说的,说不定两人一商量盖起楼来还能便宜不少。
报到得日子热闹而嘈杂,中学的喇叭里也放着欢迎新生的音乐,不过时过境迁早已不是原来那首老歌了,放的是做为亚运会主题曲红起来的“新”歌,慷慨激昂的《亚洲雄风》。
中学每个年级只设四个班,所以每个班的人数会比小学多一些,每班要四十几个人。而且为了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新朋友,还会尽量把小学在同一个班的孩子拆开。
开学的第一天不上课,只进行报到、分班和开学典礼。报到、分班放在在典礼之前,但典礼之后各班班主任也是会在开个小会的。
报到、分班的时间很充分,足有两个半小时。为了就是让孩子们先体验一下新地组织。分班并不复杂孩子们只需到初一地教室前,等老师点名即可。
凌振旁边的两个小家伙儿还是非常紧张的,他们可不知道中学还是会重新分班的,要知道他们三个从小就玩在一起,无论是学前班还是小学从来没有分开过,不担心是不可能。
凌振的心理倒是非常坦然,而且有几分好奇想看看分班的结果。主要还是想知道在他的影响下会产生怎样地变动。转 载自
在凌振的记忆里自己、培培、还有孙奇都是一班的,而小亮则是在四班。如果可以的话他也希望大家能在一起,从小到大这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彼此都是不想分开的。
分班一开始还是仍然和上一世完全一样,凌振第一个被点到名字。班级依然是一班,但孙奇和小亮却意外的做了调换,小亮被分到凌振一块。孙奇自己却被分到了四班。
凌振嘴上安慰着十分不情愿的孙奇,但思维却快速转动了起来,这看似微小地转变对自己的将来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可能是怕失去预知的能力,未来也会脱离自己的控制。凌振还是有几分心虚地,因为如果未来的一切都变得玄妙莫测的话,自己头脑中那些无形财富和信息资源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
但仔细想想也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李海英是中学的校长,学校分班那一套东西他还是清楚的。
为了让学生尽量分散开来,分班时把小学的五个班名单分列开来,让初一的班主任,随便在每个班挑上固定的数量,最后再用转校生或留级生稍微调剂一下就好了。在这种随机机制下,分班和前世完全一样地概率非常小。
这就如同彩票抽奖一样。同样一套系统,每次抽出来的结果都是不同的,即使穿越到开奖之前也不能保证买原来的号就一定会全中。
凌振此时并不知道培培被分到了哪个班,脑袋也还有些混乱的,前途未知出现无力感是难以避免的,也许自己之前制定的计划也可能要做出相应地修改了。
不过当他和小亮一同走进教室,看到“未来”同学地一张张面孔时。又重新想起了那句富含哲理的话:“历史也是具有惰性地!”。
满屋的小家伙们80%以上是一班的原班人马。新面孔并不多见。
亲身的经历结合了平时对社会的观察,凌振也意识到自己的到来。虽然会对身边的一切产生影响,但大的经济潜在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小的地方即使改变,也还是会在某种程度上遵循原来的规则。==

无容置疑随着他的不断影响,这种偏离也肯定会越来越大,但凌振并不会气馁,因为他向来不是一个被动接受一切的人,也并不惧怕风险,在熟悉的生活中,偶尔增加些未知的刺激,生活也许会变得更有意思。
仔细想想现在从这些小事上就已经领悟了这个道理未尝不是一种好事。
最让凌振欣慰的是培培也依然在班上,此刻正眨着乌黑大眼睛站在教室的角落里怯怯的看着往来的新同学,想跟别的小女生打招呼,勇气却稍显不足。
其实她也是有同学在一班的,只是现在时间还早很多孩子都还没有来。
小丫头的目光转到了凌振的身上时,仿佛立即绽放出两朵灿烂的小花,忘掉了所有的不快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兴奋的拉着凌振的手说:“凌振你来啦!你也分到一班了么?”
此时的拉手异常纯洁,只是小学时保留的一种习惯,而且很快就会消失了,但凌振相信他们很快会再次习惯的。
“对啊!”看着小培培对自己的依赖,凌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
她也曾想梦到过自己到初中会合凌振同班,但这一切成为现实的时候还是有几分惊喜的。\\\
“太好了!”小培培高兴得手舞足蹈,然后又向四周的孩子瞄了瞄靠近凌振的耳旁轻声问道:“他们我怎么一个都不认识啊!我有点怕。”
“没关系的,大家很快就是同学了,没什么可怕的!”凌振安慰道。
“知道啦,那以后你要好好保护我哦!”随着小培培的长大,很多事自然而然的也就明白了。
不过她还是很享受凌振对她的照顾,而且现在已经上初中了,培培再不会像小学那样很傻、很天真的到处帮忙越帮越乱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熟悉的面孔逐渐增多,开幕典礼也如期开始了。依然是千篇一律,但李海英掌权之后缩短了很多流程,只是校长副校长讲过话之后就开始介绍初一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
上了中学后,班主任就不在兼管班上的数学和语文课,而是根据自己的情况教最擅长的一科,但肯定是数学、语文、英语之类的主科儿。这也算是一种有规律的发展吧,到了高中班主任很可能是副科老师,大学则很可能是不教自己课的老师了。
凌振的班主任依然还是前世那个姓葛的大个子,教凌振他们英语,葛老师,男,30岁左右年纪,身高超过190公分,体重也肯定在200斤以上,长得高大魁梧,办起事来雷厉风行,完全不同于小学那些女老师。
如果有学生发错误了会让孩子们在教室的右边站成一排,然后再一个个的用脚踹到左边,看似残酷实际上并没用太大力,遇到好学生也会踹的,不过力量会更小些,需要学生配合才能过去。
这种教育方式震慑力是很强的,他在的时候年级前十名最少有六、七个是他们班的。
不过葛老师教起他的英语课就差了很多,不只发音不够标准,而且还经常会偷懒,他所负责的两个班的英语课超过一半时间都是在上自习,因为身体条件不错的“大个子”会和其他休息的老师在主席台后的篮球场上打球。
他的行为让一班和二班的学生怨声载道,很多学生都认为他是非常不负责任的,但却没人敢当面提。后来才知道,他是向学校申请调去他爱人上班的学校没被批准,在闹情绪呢。
可能知道校长的孩子在自己班上,这么做更快能引起重视吧。他最终还是成功了,不过是在一年以后,而且显然不是打球起得作用。因为那时候学校招了一批宁夏老师来学校,替换了所有年纪太大或是有特殊需要的老师。据说这些新老师都是宁夏师范学院的应届毕业生,是教育局为了提高各区县教育质量专门设特殊政策招的。而且数量很多北京各地的中小学都分到了不少名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