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章 风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姥姥家并不分前后院,只是一套长方形的大院子,院中靠近北方和厢房的位置种着一棵要四个小凌振才能抱的过来梧桐树,树上繁茂的枝干遮盖了大半个院子好像一把天然的巨伞,成为了夏秋两季的歇暑圣地。
小时候的凌振认为这棵梧桐一定很全村最最古老、最最坚固最最大的树了,可没想到在姥姥出事前不久的那年夏季,一阵狂风暴雨袭来这颗苍天大树就莫名其妙的倒了下去,而且还顺便砸塌了西侧的一间厢房。
当时还有人传说那就是姥姥的本命树,但长大后凌振才知道梧桐树虽然巨大,但它由于生长过快质地并不很结实被风刮倒是很正常的,但为什么非要倒在那一年就没人能说明白了。
姥姥只生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在姥姥的言传身教下成材率是极高的,舅舅比妈妈大十岁,虽然没赶上妈妈这种天上掉下来的机会,但是混的却比妈妈好很多。当然这和多年的积累也是分不开的。
舅舅叫李仁义,也是勤劳肯干的典范。据说舅舅不足十五岁就被送到县里的BJ石油公司做了试用工,后来由于工作和学习能力较强,人又能吃苦又懂管理竟然用二十几年一步一步积累到到了分厂厂长的位置,要知道他们的厂可是大厂,只是分厂也拥有着上千人的规模,也许是得罪了什么大人物或是其他不能说的原因舅舅在当上厂长不久很快辞掉了工厂的职务,然后带着舅妈一起匆匆跑去美国了,在朋友的帮助下语言不通的舅舅又从刷盘子干起辛辛苦苦的熬了十几年,最后自己开起了一家小小的咖啡馆,用舅舅的话讲虽然不如以前风光但胜在自由恬淡。
依稀记得舅舅是在自己二年级的时候走的,现在的舅舅还应该分厂的副厂长。当时姥姥对舅舅的抉择还是非常支持的,但姥姥唯一的遗憾是舅舅并没有给她生一个孙子,而舅舅遗憾的是拿到绿卡回国的时候没能看到一个健康的妈妈。
不过由于下一代的贫乏也让凌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直接独占了两家大人们的关爱,在姥姥家的小凌振折腾起来比在家里更加肆无忌惮。
因为姥姥是从来不会舍得教训他的,不过可能是凌振身体变小后思想和性格也慢慢变的活跃,有时不自觉的会表现出童真的一面,也许是这副身体的习惯在作怪。
四岁的小家伙可以利用幼小的身体做出很多长大后做不到的事,可以捉住姥姥家最心爱的大白猫当马骑,也可以在自家焊制的压水机上荡秋千,还可以用背篓把自己扣在里面伪装成囚徒。耍了一天宝后还可以一边品尝到姥姥做的“花生面儿”,一边看着姥姥继续忙碌。

所谓“花生面儿”就是把花生用擀面杖压成极细粉粉末,再加上奶粉或者白糖。在小凌振的记忆里那可是全世界最好吃的东西!
小孩子的搞怪大人偶尔看看还觉得可爱讨喜,但时间长了谁也受不了。
姥姥还是懂得这个简单的道理的,所以没有强留小家伙在这里过夜,为了不耽误手头的活,天黑前就把他送回了凌家。
实际上今天小凌振的疯闹并不同于其他小孩子,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一种宣泄,一种对未来无奈的宣泄,穿越之后虽然拥有无尽的知识财富,也能改变像车祸之类的突发事件,但在疾病面前,尤其是这种长期积累或是突然发作的疾病面前却无能为力,他所做的一切也只是力所能及的让姥姥更加高兴一些。
不过凌振也一直期盼着能见到舅舅,舅舅的能力和经历也许是凌振快速发家的最大助力。
――---------------------------――――――――――
在凌振他们那个小团体的影响下,很快一股收集废铁的旋风在低龄孩子的群体软着陆,马上引起了孩子们的无限热情,无论是街边路前到处都是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一群一伙的孩子们开始搜集他们所有能见到的铁质用品,有时还会因此发生一些小摩擦。
当他们获得战利品之后有些像凌振他们一样几人人凑在一起统一保管,有些则各自为政,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些,和收集这些的用途是什么,但他们却知道这绝对不会有错因为大家都在这么做。大家都要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
而引领了一时风潮的五个小家伙的更是成绩斐然,早已将小二儿家的院子里战利品分门别类的堆了一大两小三堆。
最大的一堆是最普通的一堆,完全是由工厂旧址挖掘出来锈铁组成。
而稍小的显得很整齐的一堆怎是凌振怕收购废品的人嫌锈太多带着几个孩子把规格一些的贴条铁块在石头上简单摩擦加工后的精品。
显得最乱的一堆则是孩子们从各自和朋友们家里弄来的用空的牙膏皮,要知道当时的牙膏皮是锡或者铅制作的,而锡和铅的价格是远高于铁的,锡的价格甚至是铁的三十倍以上。而牙膏皮用过之后却被随意丢弃,这种机会凌振是不会放过的。
父亲的新一轮挑战马上就要开始了,而自己这次撒的网也要开始慢慢收了,在自己的网中凌振不仅要拉上那几条已深陷在网内的鱼苗出来慢慢培养,还有数不尽的各种各样的收获即将随着大网一起进入到自己的手心!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