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志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小的,小的再也不敢了。”吕德彪挣扎着爬将起来,忍着身体的剧痛,不停的叩首保证着。
杨行密出够了气,这才回头道:“于大哥,康县公正在你的房间等候,某带你上去吧。”
于轲的房间在天风客栈的二楼,他随着杨行密上了楼,一路上发现整座客栈都寂静无声,各个房间都漆黑一片,内堂、楼梯和各处房门口都布署着站岗的士兵,看来康承训是把这里当成他的军营了,带着这么多卫兵前来,成心不想让人家客栈做生意。
于轲暗自感慨,这康承训虽然忠心于朝廷,为人正直忠良,但毕竟也是朝廷命官,只要是朝廷的官,多多少少都会存有居高临下之傲,欺凌庶民之心,这是任何时候都不会改变的。
房门推开,那康承训正是对窗望月,细品香茗,回头看时,于轲已然走入房中,拱手一礼,笑道:“于轲见过康县公,一别数月,县公身体可安好。”
康承训的目光中充满了欣赏与喜悦,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一如既往的还是他所器重之人,他无法忘记,自己此刻的荣耀,多半是因这年轻人所得,如今再一次重逢,心中却有道不尽的感慨。
“好好好,某一切都好,于郎,快坐。”
康承训热情的招呼于轲,二人坐稳,亲自为他添满一杯茶奉上,于轲受宠若惊,忙是双手接过,康承训道:“你初到长安,老夫就以茶代酒敬你一杯,算是为你接风。”
康承训待他还是那么的亲切,即使今日之身份已贵为县公,那份热情依然未曾改变,于轲心情很快放松了下来。
茶尽,康承训上下打量了一番于轲,道:“某前日听说长安出了一个‘天下第一才子’,写下了一篇鬼斧神工之词,不想竟然就是于郎你,太令某震惊了,某先前只知你足智多谋,不料你却是深藏不露,竟有太白遗风啊。”
于轲笑道:“县公过奖了,某有何才,怎敢与李太白媲美。”
康承训道:“于郎不必自谦,如果换作别人某自当怀疑,但是对你,某深信不疑。实话跟你说了吧,某此番来看你,一是叙旧,二是要引荐你见一个人,某已经推荐你做这次会试的新科状元。”
状元!
这可是所有读书人参加科举的至高荣誉,为皇帝亲笔御批,朝堂召对,风光无限,寒窗苦读十数载,不就是为了那一刻的荣光吗。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难以拒绝的诱惑,但对于轲来说,却并没有那么大的吸引力,相反,这甚至引起了他的担忧。
自来长安以后,他就一直没有去拜访康承训,一方面是怕人家因为济阴发生之事责怪于他,到时热脸撞上个冷**,岂非自讨无趣。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原因,他不想过早的卷入朝廷的政治斗争之中,准确的来说是卷入康承训与韦保衡的斗争。
虽然历史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改变,康承训并没有被贬职,反而获得了县公的封赏,但韦保衡的得宠却并没有因此而改变,不久之前于轲就听说了消息,他将在九月末与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同昌公主完婚,作为驸马,如果不出意外,韦保衡将很快拜相,到时大权在握,对康承训的打击必将加大,而以清廉正直著称的康承训想在当今圣上昏溃的统治下获得这场斗争的胜利,机率实在是微乎其微。

于轲明白,官场政治其实就是一种投机,一旦站错了队伍,上错了船,所面对的将不仅仅是贬弃,甚至是生命的威胁。
所以,从进长安的那一刻起,他就选择了不去抱康承训这棵大树,但这个时候,康承训星夜前来探望,还说要举荐他为新科状元,无论是想拉拢自己,还是真心器重欣赏,于轲多少也感到几分欣慰。
“多谢县公美意,只是某想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去考试,不想遭人别议。”于轲只能委婉的拒绝。
康承训一叹,道:“于郎你毕竟还年轻,不知朝廷之复杂,你看看这些年来的科举考试,有几个考生是单凭自己的实力中榜的,更别说成为状元。今时不同往日矣,朝廷之中奸臣当道,宦人专权,他们这些人眼中只有一个利字,你既无士族大家的荫护,又无权钱与他们交易,即使你才华绝世,在他们看来也是无用。”
康承训提起这朝廷黑暗之事,心中愤痛无比,不过他却小看了大唐的堕落程度,朝廷如此,地方官府的黑暗**更是过之而无不及,于轲从冤句到济阴,从济阴到长安,一路目睹了数不尽的**,大唐帝国其实已然是一个从里到外都烂得差不多的大树,虽然看起来巍然仍在,但难保哪一天一场倾盆大雨落下便会轰然倒地。
虽如此,帝国中仍有康承训这等正直之士在苦苦支撑,在于轲看来,此时的帝国并非已是病入膏肓,如果帝国中央的决策者们抱着壮士断腕的决心,痛下决心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或许还能挽救这个曾经辉煌不可一世的帝国。
只是,单凭一己之力,谁也无法完成这件艰难的工程,而康承训却似乎有力挽狂澜之心,于轲仿佛已经看到了他的悲伤结局。
“县公,既然朝廷已然如此,你为何不功成身退,早些离开这是非之地呢。”
于轲忽然间转换了话题,康承训怔了一怔,脸上渐起决毅之色,道:“某食君之禄,自当为国家鞠躬尽粹,死而后己,且大丈夫立于世,有所为而有所不为,若某就此隐去,只能令小人愈加猖狂,我辈清流越加势单力孤。所以我康承训就是要留在这是非之地,与那些奸臣斗上一斗,为我大唐,就算拼上老命也在所不惜。”
康承训的慷慨激昂之词一定程度上感染了于轲,何况他原本就有心利用自己通晓天机的能力挽救大唐,重振盛世雄风,只是碍于自己身份卑微,力不从心而已罢了。
若有此心,则此番科举必须中榜,只有权力在手才能任意施展,所以,康承训的这个推荐倒也帮得上他的忙,只是,会有稍许危险吧。
于轲沉思片刻,眉头时紧时锁,仿佛在做着什么艰难的决定,许久之后才深吸一口气,道:“县公,你的知遇之恩,某无以为报,既然县公有此大志,某理当誓死追随。”
康承训大喜,道:“有于郎这等旷世奇才相助,我大唐重振指日可待也,你放心,某要推荐你见的这个人乃是当朝执宰王铎,此公素有忠义之心,有他的提携,此番科举你必可中得状元。”
于轲一笑,道:“县公的好意某心领了,只是某另有打算,某只要县公相信,某将来无论做任何事,都不会违背今日之言。”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