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去新华社香港分社(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庆祝收藏过五十,点击过600,急忙再码一章,多谢大家支持!
另求推荐票,跪谢了!!!
※※※※※※※※※※※※※※※※※※※※※※※※※※※※※※※※※※※※
张哲帆今天特地起了个大早,和家人一起吃了早饭。说实话他这几天在家里都是一觉睡到大中午,安逸得很。难怪妹妹张诗韵看到老哥今天这么早起床感到很奇怪,吃早饭时眼光不时瞄向他这里,让张哲帆十分尴尬。
其实张哲帆在美国的时候还是很自律的,每天作息时间也比较固定,一回家好像就感觉特别安心,也许这正是家的特别之处吧!
张哲帆决定明天开始一定要调回以前作息时间,至少要早起,不能让妹妹给看扁了。不过,张哲帆今天早起还确实有原因的,因为昨天新华社香港分社的刘国强社长打电话请他明天去做客。新华社香港分社一家是很特殊的机构,它不仅仅是一家新闻媒体机构,从六十年代起更是中国政府驻香港的最高机构,代表北京与英国和港督沟通香港事宜。
张哲帆早就在等这个电话了,这是一种姿态的问题。张哲帆也有自己的考虑,香港回归是历史潮流,和前世一模一样,中英政府依旧是决定在1997年7月1号进行主权移交。而香港回归后,与内地的联系势必更加紧密。现在许多香港人和国际投资者的焦虑正是在于,回归后的香港是否依旧能保证自由港的地位,北京的渗透和控制会到那种程度。
虽然中国一直高呼“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理念,但长久以来意识形态造成的误解并不是一是半会儿就能消除的。这种对未来的迷茫也正是前几年和这几年许多香港人移民北美的原因,这其中固然有英国政府在背后的推波助澜,但更多的是香港人对北京的误解和对未来的不自信。
张家作为香港的豪门望族也有着自己的考虑。这几年张氏集团名下的企业都增加了在内地的投资,这也间接表明了张家对中央政府的支持态度。但狡兔三窟,去年二伯张文渊的儿子,也是张哲帆的堂哥,被香港媒体公认为“资本运作天才”的张哲凯申请了加拿大国籍,张氏名下的部分资产也转移到了英国和北美,毕竟大家族也有自己的顾虑。
不仅张家,像李嘉诚的二子,被称为“小超人”的李泽楷也已经加入加拿大国籍。没有动摇可能也就只有被称为“红色资本家”的霍家了,毕竟他为国家的贡献摆在那里。所以在这种时候,张哲帆的举动就需要十分谨慎,因为他姓张,这一点上次和爷爷张顺华就特别指出过。张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也应该是现在香港大多数家族的想法吧!
张哲帆独自驾车来到坐落于湾仔皇后大道东387号的新华社香港分社驻址。这里原来是一幢接近完工的酒店大楼,在六十年代被新华社买下后,经过改进,作为香港分社的驻地,一直沿用至今。几十年,正是从这里,中央政府对香港的政策被及时传达给香港市民,在中英政府进行香港问题的谈判的问题中,它更是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

张哲帆站在大楼前看着门上方高挂的新华社标志,不由感慨万千。是啊,香港的过去代表着中国的百年的屈辱,所幸这段屈辱随着中国的富强,就要被洗刷了!
由于李国强先生早已经和有关人员打过招呼了,所以张哲帆很快就被工作人员带到会客厅。这是一间装饰古朴的客厅,红木做的沙发、茶几,仿古的屏风、壁橱,墙上的楷书、水墨画,以及做装饰物摆放的瓷器、木雕、竹编,无不展现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一会儿,门口就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让张先生久等了!”未见其人而先闻其声,很快一个穿着青色西装的男子,步伐矫健的走了进来。张哲帆马上站起来,笑着注视对方,只见对方一张国字脸上绽放着和蔼的笑容,中等的身材。看见对方也正微笑着打晾着自己,张哲帆先一步上前去握手,“刘社长太可气了,我是晚辈,您叫我小帆就可以了!”
“耳闻不如见面,的确是英雄出少年啊!”刘国强示意张哲帆请坐,“那我就托大了,这次叫小帆你来,主要是向你转达政府的感谢,你这次可是为国家立了大功啊!”
张哲帆依旧是满脸微笑:“刘社长客气了,我也是龙的传人,身上流的也是中国人的血,能为国家将进一些微薄之力,也是我的荣幸!”
刘国强仔细的注视着对方,看到对方脸色不变,不禁微微的点点头。这时跟着刘国强走进会客厅的青年给两人泡上茶来,他又马上给张哲帆介绍:“小帆,给你介绍一位我们社的俊杰,这是我的助手何伟栋,你们年轻人应该多亲近亲近!”
张哲帆马上站起来,微笑着与对方握手,脑中却在回忆是哪位下来镀金的公子。刘国强摆摆手示意张哲帆坐下说话。随后两人又谈起了,用“基辅号”航母建设水上博物馆的事情,张哲帆也详细的介绍了整个项目的规划,以及近期和港府就项目选址问题谈判的进展,也特别感谢了大陆在此问题上的的推动。
张哲帆还和刘国强聊起了自己在美国的一些求学轶事,两人说着说着就说到了新闻传媒上来。张哲帆也清楚对方一定对自己的经历做过调查,也就详细的向刘国强讲述了美国新闻传媒业的现状。
突然,张哲帆灵机一动,想到了几年前在美国发生的一件大事,正好借此探一下政府的口风:“前几年美国发生的一件大事最能反映美国人对媒体的态度,这件事刘叔您也应该听闻过!”
“哦,哪件事!”刘国强饶有兴趣的问道。
“1992年4月29号,美国洛杉矶发生大骚乱,运动波及全国,造成了几百亿美元的损失,布什政府不得不派出国民警卫队才平息了暴动!”张哲帆见对方微微点头又继续讲了下去,“其实这件事美国电视台和报纸的错误报道和煽动而造成的!”
刘国强顿时也来了兴趣,他对这件事的确有所了解,但也仅知道个大概,毕竟他这些年的重心一直集中在香港问题上,饶是在一旁的何伟栋也第一次听闻这种观点。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