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九章 永平胜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奥古斯丁大主教不敢置信的看着我,不经意间,我坦诚的告诉他自己的真实目的,同时不着痕迹的提醒他,对奥丁帝国内的微妙局势,武陵方面了若执掌,继续打下去,对奥丁帝国更为不利,及早签订和平协议才是上策。
唐汉帝国历一八**年六月二日,奥丁帝国自永平郡外紧急抽调十万大军悄然北上,加强法兰克行省方向的防务,接到斥候的报告后,唐汉帝国永平郡郡守梁陶里主张趁势反击,皇八子诚亲王李宣武也是一力赞成,他原本就对雍亲王李隆基在中线战场的大胜心怀嫉妒,如此良机怎可错过,督军的梁上君虽然心存疑虑,但也惟恐坐失战机,最后不得不迁就他们的想法,稳妥起见,永平方面出动二十万正规军,对盘踞在昆仑关北的奥丁帝国征南军进行试探性的进攻,出乎所有人预料,奥丁帝国方面的抵抗异常激烈,尤其在无名丘附近,征南军反复逆袭寸土必争,给唐汉帝国进攻部队很大的杀伤,但奥丁帝国的疯狂反击,却给了梁上君一颗定心丸,征南军如此坚决抵抗,正说明奥丁帝国在西线的兵力已经是外强中干!果然,在调出十万民军掩护侧翼后,永平方面军经过血战,终于攻占了奥丁帝国征南军的临时指挥所,缴获了未及烧毁的征南军首领洛林的帅旗,兵败如山倒,失去无名丘的奥丁帝国征南军不成队形,各自向北方溃逃,与先前的彪悍死战形成鲜明的对比!杀得兴起的永平方面军一路追杀,等梁上君、梁陶里陪同诚亲王李宣武登上光复的无名丘时,追得最远的师团已经突入北地百里之遥!如此大胜,可把李宣武乐坏了,西线大捷!永平郡守梁陶里才思泉涌,一篇发往牧野京师的奏折写得花如锦簇,反倒是梁上君大人,觉得应该谨慎从事,急忙吩咐派出斥候,通知追歼逃敌的各军团迅速后撤,避免被溃逃的奥丁帝**团临死反噬,给一场如此漂亮干脆的胜仗添上若干瑕疵。
暮色渐起,在无名丘上可以隐隐约约听到,永平骑兵得胜归来的马蹄声,梁上君等慢慢向山下踱去,准备迎接凯旋而归的勇士们,看来对奥丁溃兵的追击并没有让这些一直困守要塞的骑士们尽兴,马上的将士虽然满面硝烟,血染的战袍大多破损褴褛,可仍然保持着旺盛的战斗力,连战马的奔跑速度,都保持着冲锋般的节奏!
诚亲王李宣武不由慨叹,难怪大哥二哥他们个个都想外放边疆,手握兵权培植亲信,这上过战场厮杀的雄兵,远胜过那些华而不实的城卫军!若有一日父皇驾鹤西去,原来自己拉拢的那些军团,远不是大哥的北部军群之敌,连五哥的南部军群,在同等兵力的情况下也可以轻易击败他们。万幸啊,这次奥丁帝国南侵,让自己也有了统兵一方的机会,这些击溃奥丁征南军的永平勇士,就是自己将来争储立国的本钱!
一念至此,诚亲王殿下更是虚怀若谷,做出一番礼贤下士的姿态,快步向无名丘下走去,梁上君还算稳重,得意忘形的梁陶里则是紧跟其后!
近了,更近了,梁上君却突然发现,除了最前面的几排骑兵,后面的骑士都是身强体壮魁梧若熊,明显不是唐汉帝国士卒的身形!不好,敌军有诈,这飞奔迩来的,根本就是乔装后的奥丁骑兵!
可惜,一切都太迟了,以梁上君的老眼昏花,都能察觉骑兵队列的异状,奥丁骑兵离无名丘的距离已经太近了,几乎伴着梁上君的惊呼,一排密集的箭雨射来,硬生生的将诚亲王李宣武,永平郡守梁陶里钉死在无名丘的半山腰!

屠杀,单方面的屠杀,无名丘附近仅有一个地方民军师团负责警戒,很快就淹没在十数万奥丁骑兵的洪流中,从无名丘四散而逃的唐汉溃兵,根本就没有迟滞乔装后的奥丁军队冲锋的步伐,铁蹄铮铮,奥丁骑士卷起接天的烟尘,自无名丘下的驿道快速通过,向毫无防备的昆仑关冲去。。。
帝国历一八**年六月二日,奥丁帝国诈称哥德堡战事吃紧,抽调征南军主力北进,诱使唐汉永平方面军出城作战,击溃帝国二十万正规军,射杀诚亲王李宣武,永平郡守梁陶里,俘虏自当朝国舅梁上君以下七万之众,并一举攻克永平郡北部门户昆仑关,唐汉帝国西线局势急转直下,极具讽刺意味的是,永平方面的八百里加急请援书与先前的报捷奏折居然同时抵达牧野京师!
原来,哥德堡城外的议和中,由于被我的坦诚所感召,奥古斯丁大主教也回应了足够的诚意,双方很快就达成一致:奥丁帝国承认武陵为王国;在玛雅山脉,自哥德堡到贡涅为非军事区,双方除小规模的边境巡逻队,不得派驻任何军事力量,不得修筑要塞或城防设施,只保留以前的驿站用做商业用途;武陵公国象征性的赔偿奥丁帝**费一百万金币,以武器装备作价支付;两国均不得与对方交战国缔约或结盟,同等条件下,拥有对方用来出口的军事物资优先购买权。本协议期限为五年,期满双方可自愿选择是否续约。协议为秘密签订,由武陵国主雨夜和奥丁帝国大主教奥古斯丁签署,双方对具体条款负有保密义务,甚至对双方议和休战的消息,都必须在一个月后公布。
这一点,我和奥古斯丁可谓是心照不宣,奥丁帝国和武陵公国能在如此短时间内,达成和平休战协议,唐汉帝国和查科帝国肯定想不到。此时,唐汉帝国与奥丁帝国已经是全力施为,两国所有能动员的野战力量都集中在永平郡——维堡要塞——边城七要塞一线对峙,双方处于微妙的攻防平衡状态,纯属战争消耗品的民军和地方守备军团,是不足以影响战争的结果。奥丁帝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战局的任何根本转变,都需要一个有分量的砝码!利用这一个月,奥丁帝国方面正可以将哥德堡外的三十万精兵悄然转进,抵达南部前线的任何一个战场,打唐汉帝国一个措手不及!而这个战场,我估计很可能是西线的永平郡,永平郡方向唐汉帝国局势占优,但统帅能力和兵力配属却是最差的,只是奥丁帝国征南军的一半兵力用于北线与我作战,才让梁上君占了一时的上风!何况,中线的唐汉帝国,有维堡要塞依险据守,纵使有失还有秦城要塞做后盾,而东线的边城七要塞,双方都集结百万以上大军,纵使三十万征南军尽数东移,最多不过是重启攻势,掌握局部战场的主动权,很难对战局有决定性的影响,何况,奥丁帝国内部,征南军和征北军已经是势如水火,让洛林把一半的兵力交给阿尔萨斯指挥,怕是只有理论上的可能。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