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六章 牧野学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汉帝国历一八**年四月初一,当黎明到来的时候,动荡的三月带给安达大陆的回波仍然跌宕起伏,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武陵公国在法兰克行省的出奇制胜,毫无疑问,从根本上缓解了唐汉帝国在北疆的紧张局势,随着奥丁帝国征南军主力北上,永平郡方向,帝国已经占据了绝对的军事优势,攻守已然换位;武陵第十一十二两个军团的千里奔袭天堂泪湖地,更是直接导致维堡要塞的易手,唐汉帝国北部军群,背依秦城维堡两座坚固要塞,进退有据攻守自如。对唐汉帝国这个原宗主国,武陵公国可谓倾心尽力,居功甚伟,甚至说,武陵公国对奥丁帝国的军事行动,直接导致两大帝国战略决战的转折都不为过!
可这样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唐汉帝国方面足够的回应,除了礼部尚书苏步秦发表了一番热情洋溢却没有多少实质内容的祝贺,连相互配合共同进攻的表态都含糊其词,充斥着大量的外交辞令,与帝国民间的欢欣鼓舞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牧野京师,民间人士自行发起的庆祝游行,甚至被城卫军强令取消。更令所有人诧异的是,在查科帝国宣布与武陵公国断交,甚至出兵占领武陵公国火花郡后,唐汉帝国仍然保持了沉默,在得到查科帝国首相李斯特继续进行物资援助的承诺后,帝国连象征性的抗议查科帝国,和口头声援武陵公国这样的举手之劳都不曾有,令安达东大陆各人类帝国,甚至包括奥丁帝国这个仇敌在内,都觉得十分意外。
在武陵公国国内,愤怒的呐喊迅速占据了社会舆论的主流,唐汉帝国的一番举动,让占公国人口大约三分之二的平民,对曾经的故国失望至极!可以这样说,从民族感情上讲,武陵公国终于彻底切断了和唐汉帝国最后的宗主关系,这曾经是武陵公国立国的基础,也是独立后无可避免的沉重包袱——对武陵公国而言,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必须保持与唐汉帝国共同进退成败攸关的立场,更不可能主动违背或损害唐汉帝国的利益,否则,对自小接受儒教传统的原唐汉移民而言,武陵公国和雨夜就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而这样的国家,这样的国主,是不值得国民誓死效忠的。但现在,唐汉帝国如此的举动,可谓在安达大陆所有人面前背弃了武陵,以后,无论武陵公国采取何种立场,都不会再受任何责难了。
即使现在,在武陵各军团中,对唐汉帝国如此冷漠对待公国,真的是一片愤慨!即使对唐汉帝国最有感情的战士,都认为武陵公国应该立即从唐汉帝国和奥丁帝国的战争里彻底脱身,将主要军事力量用在惩罚查科帝国入侵者上。
同样,在唐汉帝国内,对当今陛下的非议,竟首次在牧野京师内形成了气候!四月一日,在紫骏城前,数万名应试学子公车上书,要求皇帝陛下对武陵公国多加抚恤,公开谴责查科帝国趁火打劫的禽兽行径,并对帝国内的查科内奸严加打击,无论其地位多高都应按国贼处置!因众学子抬圣人像为先导,城卫军不敢阻拦,数万学子云集紫骏城,并同声高喝“内惩奸贼,外抚功臣!”不足一个时辰,前来声援的京城平民已近十万之众!宁心殿上,李贽陛下龙颜大怒,责令众位大臣以叛逆罪议处,但以孟轲为首,所有朝臣都对此保持沉默,丞相孟轲,吏部尚书田丰、礼部尚书苏步秦、兵部尚书万古碑、刑部尚书穆俭行、户部尚书左公羊、大理寺卿萧元山、国子监苏未醒均是科班出身,而孟轲、左公羊更是当世大儒,对众学子痛下杀手决不赞同,何况,大部分人对唐汉帝国如此处理武陵公国和查科帝国的争端,本就是腹诽不已,这倒不是对武陵公国和雨夜本人有什么好印象,比如,一贯仇视武陵和雨夜本人的穆俭行,私下里都认为,在武陵公国如此卖力后如此待之,实在是有点那个良弓走狗的嫌疑,即使要宰杀,也应该先对其善加抚恤,无妨多给些虚名,让其继续与奥丁帝国拼个七七八八,待帝国取得与奥丁帝国的决战胜利后,再寻个理由收拾实力大损的雨家小子,这才不失为上策!可陛下却乾纲独断,责令礼部不得发表任何意见,近乎所有人都认为,懿贵妃和梁家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而众多学子所痛指的国贼,目标隐隐正是皇帝陛下的这位爱妃!

最后接旨的是,工部尚书冯雪山!这位前丞相冯劫大人的唯一嫡孙,连个秀才都未曾考取,对众学子本就没什么感情可言,此刻列位大臣都跪倒在地,却无一人接旨,冯雪山本能的认为,自己出头的机会终于来了,此刻给皇帝陛下排难解忧,比平时拍上多少马屁也管用!带上五千羽林军,冯雪山大人耀武扬威的来到紫骏城下,高声诵读陛下圣旨,并勒令众学子一刻钟内必须全部消失,否则皆以欺君罔上论罪!可这些学子中,大多是饱读诗书的青年才俊,见识更是不凡,许多人久居京师,拜读在众大儒门下苦读,对朝野各势力和重臣在此事上的态度了若指掌,此刻,仅有一个不学无术的冯雪山出来,更是印证了原来的传言——诸大臣对内惩国贼暗自赞同,而皇帝陛下,则是被懿贵妃和梁家所蒙蔽了的!因此,冯雪山的装摸做样不仅没有激怒众学子,相反,众人对暴跳如雷的冯大人置若罔闻,不仅继续游行示威,连高呼着外抚功臣内惩国贼的口号,都甚至更有声势!
四月一日,未时,牧野京师,紫骏城外。当冯雪山大人再次出现的时候,跟随其后的不仅是五千黄金羽林军,更有两万全副武装的城卫军,陛下恩旨:念众学子心怀国事,忠诚之心可嘉,只是受宵小之徒教唆,才犯下如此无君无父之事!陛下隆恩,对今日围攻紫骏城之事既往不咎,凡在申时前离开的学子均可继续参加本次会试;若申时仍不离开,将取消一切功名,并终生不得应试!若申时后,宣慰使最后警告仍不离开,帝国将采取一切行动予以坚决打击!
但这道暗透杀机的圣旨,被绝大多数学子忽略了,在他们看来,自己的坚持让陛下不得不让步了,已然承认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至于那些警告,无非是吓倒部分意志不坚定者,起到分化的作用,在这貌似胜利的欣喜中,学子们没有注意到,部分官宦子弟门人悄然离开了,而围观的京师平民,也在如冰雪消融般渐渐散去,城卫军大部分都是牧野京师当地人,在他们得到镇压命令后,自然第一时间通知了自己的家人,部分学子都试图说服更多的同伴离开,可惜的是,这样的好心往往换来的是傲慢的拒绝,轻蔑的眼神。
申时,一列列全副武装的帝**队保围了紫骏城下的学子队列,此刻,仍在坚持的学子和平民仍有六万余人。随着冯雪山的一声令下,数万如狼似虎的士兵冲进队伍,对数千名最前面的示威者大打出手,秀才遇到兵,哪里有什么道理可谈,学子们被揍到鼻青脸肿,随后被按倒在地,五花大绑后直接枷号!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