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七章 底牌渐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为了确认奥丁帝国到底打的什么算盘,自七月末武陵公国宣布独立后,公**情局社情局还有我直接控制的九天阁,都将奥丁南下的百万大军,作为头等的侦察目标。出于对将来东大陆复杂局势的考虑,在会见呼兰的外交使团时,我授意泰西封给予了高规格的礼遇,不仅完全同意了呼兰互派特使的请求,并对呼兰提出的互市贸易完全接受,但限于奥丁帝国和呼兰部落之间,唐汉帝国和奥丁帝国之间,目前都处于紧张的对峙状态,因此,武陵公国与呼兰部落之间的互市,现在更多是体现在纸面上,而私下的协议才是双方最重视的:武陵公国同意向呼兰提供完整的床弩一台,并将提供五百套弩机组件,呼兰将为此付出五百万金币的代价;大陆局势平稳后,鲸吞商会将在呼兰开设分会,以大陆统一价格提供各类民间商品,到那时,呼兰将不再以高价从奥丁帝国商会购进如粮食药材布匹等民生物资;双方将加强在军事和情报两方面的合作,对东大陆出现的各类突发事件及时沟通,并协调各自的立场,逐步增加彼此间的信任,实现高级军事将领的互访,并将在合适的时候,实现武陵国主雨夜和呼兰大可汗阿提拉的会盟。
这样的结果,显然远远高于双方会谈人员的预期目标,在商谈时,双方都发现,对方的建议正合我心,甚至正是自己准备提出的条件,因此,呼兰部落和武陵公国的第一次试探性接触,就达成了政治经济军事全方面的合作。而青龙代表武陵公国在双方的协议签字后,向我汇报时仍觉得不真实,远交近攻,这符合公国制定的长期策略,何况,这也的确是个互惠互利的合作协议。
自十月后,唐汉帝国与南云王国的叛军开始投降谈判,奥丁帝国边境上的部队开始全面调整,大量深入边境线的野战部队开始撤离,重新把警备任务移还给原来的边境守备队,从表面看,两国边境已经渐渐恢复了正常态势,但综合各部门情报,我发现两个极易被忽视的细节:从边境撤离的奥丁帝国部队,大部分都是轻装,野战部队装备的各种大型攻击器械,只有少部分在就地维修,更奇怪的是,从换防下的奥丁帝国野战军群中,潜伏的公国人员居然发现了部分本地青壮;另一个细节是,在呼兰部落使节北归时,奥丁帝国出乎意料的给予礼遇,征北军的例行性耀武扬威竟完全取消了。
虽然外交使节不得伤害,这是安达大陆的外交惯例,奥丁帝国在呼兰派出使节团时只能放行,恶语相向罢了,但每次呼兰使节回归时,征北军都会在使节团面前,攻击边境上的若干部落聚居地,用屠杀来给呼兰使节团送行,若是使节团的护卫忍无可忍出面干涉,则正好借机攻击使节团,甚至触发奥丁帝国和呼兰的全面战争。而奥丁帝国的攻击强度,则基本体现了奥丁帝国对呼兰的挑衅态度:攻击面广,屠杀时间长,这就意味着奥丁帝国在寻找开战的借口,若奥丁帝国自顾不暇,就只是象征性的攻击,劫掠一番就扬长而去。
针对这两个异常情况,我命令九天阁立即展开最详尽的调查,数日后,相关情报已经出现在我的案上,按照计划,公国情报人员着重调查了两国边境牛羊肉的价格,征北军久居北地,饮食习惯已经潜移默化,无酒不欢嗜肉成性,尤其是北地游牧部落的主食牛羊肉更是不可或缺,而原来的奥丁帝国边境守备队,基本都是从当地募集,和唐汉帝国饮食习惯相近,少量的肉食也基本都是猪肉,这次奥丁帝国如此计划严密调动谨慎,从各军队的供给物上应该看不出什么端倪,但长期驻扎在两国边境,肯定让那些北地好汉们“淡出个鸟来了”,若逗留边境的是化装后的征北军,那偷偷劫掠或私自购买些牛羊肉的举动,肯定必不可少,而这样的细节也最容易被奥丁帝国所忽略,果然不出所料,情报显示,不仅奥丁境内的边防各地牛羊肉价格飞涨,甚至连唐汉帝国境内也多次发生家畜失踪事件,再综合其他情报,完全可以证实,目前,以各种理由缓缓北撤的奥丁帝**队,竟是掺杂了大量民兵充数的边境守备队,而那些接防的所谓边境守备队,毫无疑问是穿着边防军制服,伪装后的征北军精锐!

至于奥丁帝国给呼兰部落的礼遇,那就更可笑了!武陵公国哪里有那样大的面子,对唐汉帝国这个武陵原来的宗主国,奥丁帝国都准备大打出手,呼兰这个刚刚结交的朋友,奥丁帝国能给多少面子?只不过,奥丁帝国此刻不想刺激呼兰部落,毕竟,两面作战是兵家大忌,在准备对唐汉帝国全面开战的情况下,北地的平稳对奥丁帝国至关重要。
至此,奥丁帝国的战略计划已经昭然若现,自南云王国日暮西山开始垂死挣扎后,奥丁帝国就开始秘密部署对唐汉帝国的全面战争,所有的撤兵和退让都是用来迷惑的烟雾,在帝国朝野上下沉浸在平叛成功的狂欢中时,奥丁帝国已经完成了所有的军事部署。
可我奇怪的是:在十一月末,奥丁帝国基本就已经动员筹备完毕,可为什么一直按兵不动?他们究竟在等什么?难道,南云王国的归降有诈?!
有可能,太有可能的,南云王国的叛军一直都给我这样的感觉,自纪秉持慷慨激昂的作秀后,南云叛军上下的表现,让帝国最挑剔最谨慎的官员都安心不已,人质立马就抵达孟了城,军队的整编和遣返已经全面开始,自李潜行以下原南云王国的叛乱官员,把帝国接收人员供得比自己的爹还尊敬。可就因为这样,我才更疑心!皇六子奉郡王李忠鍪,因为南云叛乱落得个御赐自尽,而李潜行这个叛乱元凶,竟一点都不担心,李贽陛下再次上演一出“大义灭亲”?如果,这一切都是假象,那帝国新编组的十二个军团,新任的南部军群首领怡亲王李允祥麾下的六十万大军危矣!这六十万大军中,只有不到二十万来自叛乱之外的帝国腹地,是成建制的地方警备部队升级而来,这也是南部军群的中坚力量;大约二十万来自于商泊郡和江南郡的反正部队,这些部队战斗力大约与警备军团相当,但数月前还在南云叛军之列;另外二十万是收编的各地溃兵和征召的青壮,部队编组不超过三个月,一直在后方执行二线治安任务,若要上阵对敌,怕是会不战自溃。原南云叛军方面,残余部队近五十万,但其中大约三分之一,是战事吃紧时临时拉丁的老弱,现在已经完成遣散的,就是这一部分,预计到年末时,大约还有六个军团等待甄别,李允祥只是向其中派遣了部分高级将领,但中低级军官仍然保留,军队的控制权仍然在南云一方,这三十万人中的大部分人,将会在完成审查后重新成为帝**队的一员。如此算来,在易水寒率领五十万黄金羽林军北返后,帝国在南疆只有二十万可靠部队,而南云一方实际控制的部队竟有三十万!那二十万保安部队可以忽略不计,至于另外的二十万墙头草,倒向南云的可能性比效忠帝国更高!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