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先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罗玉山听到谷秋策划蓝河村致富之路的消息后,激动振奋,他在蓝河村十年的研究心血将初见曙光啊他非常清楚,多年的研究项目目前不适合在蓝河村启动,但是,现在的规划是基础,是将他的研究付诸于行动的前奏。因此,他格外热心地协助谷秋整理数据,提供宝贵建议,两人躲在书房通力合作规划蓝河村建设蓝图。
筑路是第一步。蓝河、上湾、下湾三村呈三角形,中间是农场、及较为平坦的地形,显而易见,三村中心将是发展重要区域。公路以农场为起点分三条大道通往三村,并开一条宽阔的主干大道通往近二十里的区里。那么,我们整个蓝河村就变了,无论是去农场,还是河边、湖泊等很方便,另外,三村都在路的两边,从此摆脱了交通不便偏僻的局面。可谓高瞻远瞩,眼光独到。
其次是渔场、鸡场、猪场、菜园、果园的策划。因地制宜及结合三村的特点,渔场设在蓝河村,鸡场设在上湾村,猪场设在下湾村,而农场、菜园、果园沿河种植,三村都有份。启动项目以菜园为主,继而鸡场等项目陆续上马。其中农场目前在使用中,适当地调整和加强技术,及加大投资效益立竿见影。
一个星期后的下午,朱建兵激动地认真地翻阅蓝河村建设计划,这是谷秋和罗玉山辛辛苦苦忙碌了好几天的成果,是蓝河村的未来梦想。朱男丫喜盈盈地为三人添茶倒水,不时地瞧一眼谷秋,谷秋能放下琴棋书画好几天,出乎她的意料之外,简直是奇迹。
“罗教授,小秋,谢谢,谢谢你们!”朱建兵激动滴说,“妙啊,太神奇了,太不可思议了,我从没想过蓝河村有这样美丽的前景,我好像在做梦。蓝河村要变了,将来,整个蓝河村要扬眉吐气了。”
“嘿嘿,我是凑热闹,功劳是小秋的。”罗玉山教授谦虚地说。“我得说,小秋的规划完美、前瞻性强,对蓝河村未来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你们最好不要随意调整打破规划格局,免得将来后悔莫及。”为了他的研究心血得以实施,他格外地提醒,“尤其是设在三村中央地带的学校、卫生所、小商铺等,以及农场、鸡场、渔场、果园等选地策划,具有合理而科学的根据,即使你们出钱请专家规划,也不过如此。”
“我会谨慎地提醒村领导,相信大家为了蓝河村的未来,会重视小秋的规划。”朱建兵哪想到罗玉山的心思,他确实觉得不错,很完美。他语气一转问,“按照小秋的规划,学校选在这儿确实很好。只是这片地很开阔,能完全利用吗?学校全部占了,是不是太大了?区中学也不及我们的一半大。”
谷秋淡淡地说:“目前学校只能占四分之一。其余的地……一小部分让老师种些菜,这对外地调来的老师非常实用,部分地耕种粮食,或者种植花草卖给县里省里。”
解释寥寥几句含糊而牵强,朱建兵觉得让老师种菜颇为合理,虽则村里只有一个老师,但种花草……这哪跟哪啊,他云山雾罩听得糊涂。事实上罗玉山也始终没想明白,即使是谷秋的长远策划,考虑到将来学校扩大师生多,依然用不了空出土地,而且绝不是用来种花草的,这里面有玄机!
“小朱,今年蓝河湾村的粮食产量顿减,你对这件事怎么看?”罗玉山教授问。
“主要是劳动力不足造成的。”朱建兵不加思索地说。“最近几年大批知识分子和知青回城,导致蓝河湾村劳动力大量减少,影响了生产。”
“哦,你的意思是说,蓝河湾村先天上存在着劳动力不足。”
“应该是吧……哦,也不完全是。”
“那你如何解释粮食产量顿减的因素?”
“大家偷懒呗。不止我们村,其他村也存在类似现象。村民们能偷懒绝不上工,迟到早退成了普遍现象,劳动过程中该出七分力气,实际上不到三分。”
“嘿嘿,那就奇怪了,”罗玉山笑的神秘,“大家明明知道偷懒会饿肚子,为何偷懒呢?难道大家不怕挨饿,不怕饿死?”
“罗教授,你这是明知故问嘛。谁都知道地是村里的,大家都觉得不用出死力气卖命,反正不是自己家的,结果一个比一个精明,一个比一个懒惰,想法设法省力气偷懒。”
“小秋,你也开开金口。”罗玉山找上了谷秋,“你认为该如何解决问题,又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老师,你多次提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到土地承包,把土地承包给家庭或个人,才能有效发挥土地资源,达到增产目的。你是专家,怎么问起我来了?”谷秋一瞥罗玉山若有所思,“我仔细分析过你的想法和资料,也支持你的分析,土地承包势在必行。土地最终会承包到私人手里,时间迟早而已。”
“这么说我们两个不谋而合啊,呵呵。”

“您到底想说什么?”
“你来承包蓝河村农场和奇峰山。”
谷秋一怔随即明白了,罗玉山担心村里人缺乏文化,对渔场、鸡场等管理不善,发展速度缓慢,影响到他将来在蓝河村的实验。“老师,您在开玩笑故意逗我?我哪懂得种地。”他委婉地拒绝了,不上罗玉山的当。
罗玉山哼道:“如何尽快解决大家的温饱是问题的关键,你懂得多,看得远,有知识有文化,要改变蓝河湾村你很重要,除非你不是蓝河湾村人,不关心蓝河湾村村民的死活。”
谷秋摇摇头一笑不语。
“小秋,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在蓝河湾村这片土地上,能找出像你这样有文化的人没几个,更难得的是你淡泊名利的品性、胸怀给大家带来难以想象的利益,加之你的人脉特殊,形势逼迫你要出面。”罗玉山教授不遗余力地劝说,“承包农场、林场是开始,以后有发展了,还要承包河滩、湖泊等,如何开发这些资源,资料我早给你了,你就不动心?”
“村里人承包,我愿意出面找人帮忙。”谷秋说。
玉山教授说,“社会是什么,归根究底是人,既然是人不可能没有七情六欲,这就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很复杂。简单地说,是你的事情别人乐意帮忙,而你帮他人出面那是另外一回事,两者之间的区别很大,成败也很明显。”
朱建兵和朱男丫听得云山雾罩的,但有一点他们听明白了,那就是罗玉山劝说谷秋来承包农场等。他们不禁心动,如果谷秋愿意出面承包,以魄力、胆量、勇气,蓝河村会在短期内寻思发展起来。可惜,他们清楚这是不可能的,谷秋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里。
“提到人性……”谷秋一瞥朱建兵,“老师的话哲学性很强,人性很复杂,所以为了蓝河村未来发展,筑路、农场、林场等抢占先机十分重要。”
“南辕北撤,你成心。”罗玉山吹胡子瞪眼。事实上他很清楚,想激起谷秋难逾登天,因为谷秋压根没有同龄人的冲动和雅嫩。
“先机?”朱男丫一怔。
“我没听懂?”朱建兵搔搔脑门子。
“他暗示你们村的人很自私,是在埋汰你们蓝河村的老百姓愚昧无知、眼光短浅、自私自利、鼠目寸光……总而言之,他看不起你们蓝河村人,不屑一顾。”罗玉山故意狠狠地曲解谷秋的意思。然后正经解释,“当然,因他过于奸猾狡诈谋于道貌岸然、正人君子形象,刻意示好伪装关心蓝河村的老百姓,提醒你们一旦土地承包到家庭,再要筑路纠葛纷杂,利益交缠前千丝万缕,如若土地承包之前占地筑路,一切水到渠成。同理,农场、林场、河滩、水塘等应划归村有,避免影响到整个规划,避免将来从私人手中收回时阻力重重。”
朱男丫和朱建兵这回听明白了,佩服谷秋高瞻远瞩。朱建兵一瞥罗玉山,他纳闷,罗玉山一个大教授怎么说话颠三倒四,与印象中的教授形象不符啊。
“我明白了,回去慎重交代村里。”朱建兵说。
“不,你没明白。”罗玉山说,“综观各地农村,由于知识分子和知青回城,意味着技术人员撤走,农村人又不重视科学技术,农场缺乏技术人员及管理不善,大多农场趋于解散状态,一旦土地承包开始,农场必然解散分化到私人手中。蓝河村若想保留农场等地,首先要重视技术培训,及坚持长远规划,放眼未来,忽视眼前小利。”
狐狸尾巴露出来了,煞费苦心啊,为了将来使用上研究心血,罗玉山说服不了谷秋,退而求其次,对朱建兵耳提面命来达到目的。他虽然夹带私人目的,却言中时弊,无疑给蓝河村敲响了警钟。谷秋品茗不语,他乐观其成。
“要投入很多钱吧?”朱男丫问。
按照谷秋的规划,她直觉需要一大笔钱投入,家里哪有钱啊?她不无担忧,心里发虚。前几天谷秋不听大家劝说,把古苑字画店对面的那栋五层大楼租下来了,包括几个大仓库和停车场,而且一楼正在装修中,家里的存款全部投进去依然不够。大楼租来肯定要投资经营,要花多少钱她不知道,但肯定不少,现在又要兼顾蓝河村的投资资金,摊子铺大了,真的铺大了,她心虚害怕。
提到钱罗玉山闷声不响品茗了,好像在说钱的事与他无关。
“目前是准备阶段,前期投资金额不多。”谷秋坦然,“筑路关系到全盘计划,势在必行,要尽快行动,钱我这几天有回音。后期投资金额大,但鸡场渔场等项目是陆续上马,不是同时进行,车到山前必有路,我自有办法筹钱。”
分明是说承担了所有投资,朱男丫和朱建兵信心大增,起码朱男丫心里踏实不少。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