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关于神功的思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元宗走后,项少龙也并没立刻离去。
忽然得到自己那判官爷爷送给自己这么多令人痴狂的武功秘笈,任得其一便可横行天下,然而自己的爷爷只是恐怕自己吃了亏,居然一下送了这么多世上绝无,书中仅有的绝世珍宝!
本就好武成性的项少龙欣喜若狂,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已经并非书中世界了!自己的现在的实力虽然很强了,但是若要面对一个乱世的时候,还是更强一些较好。
心里想着这元宗估计也不会太久便可归来,现在先在此等等他回来好了。
更主要的一个原因却是,项少龙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来练习这些功夫,尤其是是暗器,因为他至今还不会射箭,那可是这个世界的远程攻击力量。
坐在地上又仔细的回想了一下,令自己怦然心动的武功秘笈。才发现其实这些武功秘笈厉害虽然厉害,却个个都非原来武侠小说描写的那么玄乎。
先说这逍遥派的北冥神功。此神功乃是天龙八部里出现的逍遥一派功法,属于道家练气法门。道家功法讲究神思外放,意欲与天地浑然一体,引天地草木纯真之气入体内运行大周天,若能使引入真气在体内连续运行三**周天,则自身经脉已经稳固,日夜习之,功力自然渐长;此功分九层,然而只有前三层是人可达到境界,常人修行数十载若不出现“留级”现象,也能达到;四层则更加玄妙,已非人力能修行到的,五层以上便开始修仙之类,若能练到第九层即便大罗金仙也不过如此。但五层以上却已是无注解之类,略略几语便一带而过。
“胡扯!”项少龙看的当时便对此类言语下了定论,也不去想它。
若是练功,项少龙当然要选择从体内这已经有了三层的的北冥神功连起。依法修习之后,便觉体外真气往体内蜂拥而来,在经脉之中奔腾不息,才知此功之所以能吸人内力,便是如此原因吧。不过,这个世界上恐无人有真气可供他来吸取,但仅此从外界快速获取真气,便足以日常打架斗殴消耗了。
项少龙坐在地上练习三日,只感觉内力更加充盈,却没多大的提高,便又把注意力转向别的功法。
接着便是这少林绝学易筋经,此功乃佛家奇功,要求神思内殓,意入寂灭境界,倒如鲁迅先生那般“躲入小楼成一统,哪管春夏与秋冬”思想,讲究以自身为一个世界,却是只着重于开发自身潜能。两个功法修行之道却恰恰相反。
当然对于项少龙来讲,自然不会仅仅只去修行其中一种。
想到运气使用的法门,当然还是乾坤大挪移,于是便从脑海里将此功法调将出来。回忆良久,只感觉这乾坤大挪移也甚是玄乎,但他体内真气充盈,便想从此练起,却不知道如此要练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功法中的第七层。
于是项少龙便先把所有功法全部回忆一边,再行选择。
这一沉思了便是两三日,项少龙也从各种功法之中得出几点修练心得:北冥神功已不需要再行多练,若改练易筋经,那只不过是先用北冥神功将体外真气聚集之后,再以易筋经心法在体内运行也许就能行得通了。只是修练易筋经的时候其中需要诸多特殊的修练姿势,如头上脚下倒立或是双手着地,将头伸入裤裆之中并尽力向后伸去等等。

回忆了外功篇三种之后,发现那乾坤大挪移确实是运气行功、借力打力的妙法,修习之后便可轻易看出对方如何行气用力,所以才可以更加快捷的学习别人的武功,然多有依葫芦画瓢抄袭之意。与此同时便是那天山折梅手,却是与乾坤大挪移恰恰相反,本是便是精妙、凌厉的攻击招数,无须去学习别人招数,攻防自称一体,然攻击之法却占了绝大部分,若与乾坤大挪移揉在一起,便真正能坐到攻防兼备、固若金汤。只有那凌波微步却多是躲闪、逃路之用,想这也是项老老爷子终是怕自己的唯一的孙子吃亏,给了这么多盖世神功,还为项少龙准备了一个逃路的功法。
再者便是兵器篇,项少龙已经将墨氏剑法习的熟练,加上后面三大杀招,就算没有以上神功,也已是可以称霸天下了(当然,这仅仅是从武功上来说的。)。然而这排在第一位的独孤九剑与墨氏三大杀招却有不少相似之处。墨氏剑法以守为主,三大杀招则是以攻为主,这便与独孤九剑的一路狂攻、多人先机有异曲同工之效。然而三大杀招却多以凌厉威猛及华丽的剑招攻势为主,却远没有独孤九剑的那要求一招至制敌简单,只不过这三大杀招对于这个世界上的剑术来讲,已经相当于独孤九剑中的破剑式了,但却没有独孤九剑厉害,若非如此在原书中项少龙对曹秋道之时,也不会用上百战宝刀仍不敌他。
若是原来只学过几招表演所用的花剑的项少龙,此时学独孤九剑恐连门也摸不着,然而事实上现在的项少龙已经是连三大杀招都学会的高绝剑手了。若能习得外功篇中的乾坤大挪移,再学独孤九剑也应该不是太难的事情。
胡家刀法当然也很是绝妙,只是这个世界上仍无“刀”字出现,学了也没大用,只不过也能为独孤九剑中“破刀式”找些对比的根据。
接下来便是那“小李飞刀秘笈”,项少龙回忆良久只感觉此功法是他爷爷盗版杜撰的!或许是因为古龙先生书中的武功太过极端了,书中缺少金庸先生那般对于武功招数的具体描述,所以此“小李飞刀秘笈”之中虽然著述了很多巧妙的发射飞刀的手法,可是项少龙想来想去却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如书中写的那么玄乎,令让人不知道飞刀在何处,如何挥出飞刀。只不过现在自己的劲不小,速度还是能保证的。而且,此功也为“破箭式”打下很不错的参考基础。
最后便是那“空裆绝后”的葵花宝典,虽然也如背书一般记下,却不敢对其中功法有任何恭维。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