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大年初一的时候,家里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老妈胡琳的弟弟从江城来了,说是老太太有些想念姐姐,希望她能到江城去看望一下老母亲。
胡琳的母亲自从上次来劝说胡琳放弃楚杨失败之后,便再也没有跟她来往过,这些年好像没有了这个女儿一样,当然,胡琳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楚玲儿工作之后,家里逐渐宽裕起来,特别是楚杨开始做生意这半年多,胡琳也托人给弟弟送去了不少钱,希望弟弟能为自己多进些孝道。
楚杨对这位舅舅没什么好印象,通过楚玲儿知道舅舅是在江城的税务局工作,职务还是个小科长,家里的生活条件还算不错,不过,这些年他似乎根本就没有想起过这个姐姐,也从未上过门,估计这次要不是老娘催促,也不会来。
舅舅的名字叫胡志刚,人长的白白净净的,一到家里的时候,对这个环境就表现出了厌恶,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对胡琳的态度也很一般,倒是胡琳对弟弟非常热情,听说老娘召见,也痛快的答应了,嘱咐了一番楚杨和楚玲儿,便跟着胡志刚走了,临走的时候,楚杨悄悄给了母亲两千块钱,怕老妈去了以后受委屈。
胡琳倒是没有让楚杨或者楚玲儿跟着去,她也知道这姐弟俩对外婆和舅舅没啥好感,楚玲儿干脆就反对老妈去,对舅舅也是爱理不理的,对于一个性格温柔的女孩子来说,这样的态度简直可以用稀有来形容,可见楚玲儿对舅舅一家是多么的不喜欢。
楚杨倒是反过来劝姐姐不要跟他们计较,反正也不靠他们活着,何必让自己生那些没用的闲气。再说了,谁家过年还不吃顿饺子?他们现在好不一定永远好,现在不好的,也不一定永远不好,只要咱们自家过的好就行了,其余的都是次要级别。
老妈胡琳走后,楚杨也开始了他改造小楼的计划,抓紧时间给家里人一个好的居住环境是正经。虽然现在楼里的居民还没有搬走,不过也都在四处寻找合适的房子,单位也在帮他们解决暖气房的问题,那四户居民对于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表现的兴高采烈,这个年也就过的分外舒心。
楚杨和孙为国将小楼划分了一下疆界,二楼总共有居室六间,一大一小两个卫生间,一间能够包括餐厅的厨房,这里就作为孙为国和楚杨以及老妈和姐姐住的地方,尽管楚杨没说,但他心里已经决定,小楼一装修好,就把老妈和孙为国的婚事给他们办了,到时候就让老妈请病假在家里休息,反正也不需要她赚钱了,过过省心的日子比什么都强。
一楼除了餐厅那部分,还有三间房加一个卫生间,王海和王洋哥俩一间,赵晓强一间,李铁虽然得回爷爷家住,这里也要给他留上一间,有时候太晚了也有个住的地方,这些也都是暂时的,等过一段时间还要给他们单独买房子,或者自己盖也说不定,将来这个小楼就作为他们的总部存在了,这样的安排哥几个都没有任何意见。
认真的考察,仔细的和工匠研究,地板、电路、上下水、卫生间,包括厨房等等,一样一样的确定,一张接一张的图纸纷纷出炉,效果图和设计图楚杨动笔,施工图交给八级木匠出身的老师傅,一切安排好之后,让赵晓强找几个人跟着师傅们出去买材料照顾饮食,楚杨自己抽出时间进行监督,等住户一搬走马上开始动工。
安排好这些,楚杨和楚玲儿为了感谢蒋处长的关心,特意去拜访了她,也带着犹豫的心情拜访了杨主任,这次去见到了杨主任的妻子蒋涵文,她早就听杨逭晴和妹妹蒋涵玉介绍过楚杨的事情,所以对楚杨的态度也非常的热情,不过楚杨对杨主任一家看自己的眼神儿总是心里毛毛的,好在不用待的时间太长,也就忍了。
对于这一世的亲生父母,楚杨经过年三十儿的感悟,也放开了胸怀,不过他并不打算主动去相认,毕竟他们的关系是那样一种见不得光的状态,楚杨不知道他们现在是不是依然有着什么忌讳,一切顺其自然吧,反正自己也不是那种被遗弃还不知道理由的孩子,理解万岁也是个不错的口号。
这次去便宜舅舅家拜访也有不错的收获,通过杨主任的介绍,楚杨找到一个银行退休的沈姓老会计,并且很快谈妥了条件,聘请沈会计为长白山餐饮股份公司的总会计师,这个决定得到了王海的大力支持,总算从劳神的会计事务中脱离出来了,不过楚杨并不打算放过他,而是让他依然主管财务部分,并且要尽快跟沈会计弄懂财务方面的知识,王海虽然满腹怨言,却一句也不敢说。

年过完之后,分店扩张的脚步便加快了速度,房子已经找好了,按照楚杨的叮嘱,能买的就买下来,不能买,地点又特别合适的就租,不过合同要签的详细一些,他让赵晓强找了一个律师作为顾问,全程关注合同的签订。
由于有总店的形式做榜样,分店的装修除了找更多的工人外,基本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进度很快,并且质量也有了显著提高,毕竟已经有了前面的经验,不总结岂不是太亏了?
临近假期结束的时候,老妈胡琳也从江城返回了,楚杨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老妈的情绪没有什么不好的,反倒因为跟外婆的关系缓和,还露出了开心的神情,私下里,胡琳也跟儿子说,他给两千块钱起了不小的作用,舅舅家里的人开始以为她是个穷亲戚,没想到出手很是大方,后来聊天才得知楚杨做起了买卖,而且生意还不错,对胡琳也就热情起来。
胡琳的话让楚杨对舅舅一家颇为不耻,不过胡琳说的也对,作为儿子,舅舅能够不嫌弃老母的疾病缠身,始终奉养在身边,而且对胡琳也没有过什么要求,这就算很难得了,楚杨也觉得舅舅能做到这一点确实值得赞扬。
随着小楼里的住户开始搬走,那里的装修工程也开始动工,分店的扩张也开始见了成果,进入四月份之后,总共有八家分店开业,几乎每一个的生意都很火爆,独家买卖嘛,味道又好,赚钱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楚杨让王海把长白山餐饮的商标进行了注册,包括图形和图标,后世抄袭的手段楚杨也有些了解,不能给跟风的人留下任何空子。
果然,在最后两家开业的时候,春城已经有人开始学习他们的方式搞起了烤肉生意,只不过味道实在差的太多,科研力量没跟上嘛,人气也就没法相比。
楚杨他们这边的十家分店里有八家买下了房子,两家租赁,这样加上总店一共达到了十一家长白山烤肉店。
完成分店扩张后,楚杨立刻让王海和王洋投入了加盟店的工作中,在他的指导下详细列出加盟条款,让王海哥俩按照这个条款一家一家去谈,这样一来,就能彻底杜绝跟风的问题,现有的跟风店也很可能顺利加入进来。
总店和分店的关系也比较简单,基本上由总店统一食材采购,然后统一腌制,每天的早上进行分送,为此,楚杨让大勇出面购买了两辆比较旧的面包车,就是用于小公共汽车那种,价格很便宜,运送和采购食材非常合适。
小楼装修的过程,几乎与店铺的扩张同步,楚杨差不多全程跟随,就连店里的很多事情,也都是装修现场解决的。这样做一个是监督装修的质量,一个是不断的完善自己的设计,比如二楼上有一个不错的起居室,也就是小客厅,这里的窗户是朝南落地的,本来楚杨决定装上全铝合金窗户,可是看到现在的铝合金质量,楚杨立刻改变了主意,马上跟木匠师傅探讨,决定改用硬杂木自己做窗户,一点儿都不比铝合金门窗差。
后院楚杨也做了安排,靠近餐厅那一面,包括那一排平房,全都用砖墙隔开,这样,小楼里的人身处院子里的时候,就会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但是保留了一扇小门,这样楼里的人也可以从小门进出。
小楼的前门依然用松木按照原来的样子重新制作,只是没有事情的时候大门会处于关闭状态,楼里人的进出全都经过院子,这样的布局就让小楼从前面的街道隔离了出来,除了临街的窗户以外,完全处在了独立的环境中。
装修过过程中,楚杨安排赵晓强去电话局申请了电话,十一家店铺加上小楼,全都安装,这样以后有什么问题,就不用跑来跑去的了,毕竟十一家店铺遍及了整个春城,有电话还是要方便的多。
家里准备搬到小楼去住的事情,胡琳和楚玲儿都知道,但是楚杨没有让她们去参观,说是等到一切都弄好了,再给她们一个惊喜,娘俩也不在乎这些,虽然心里痒痒的,但还是选择了听楚杨的话。
她们不来,陈露和陈蔷倒是总来,过年的时候,姐俩跟随父母一起去了爷爷家里,然后又趁着放假去了北京二叔家,回来之后立刻便跑到烤肉店去找楚杨,得知楚杨买下了小楼,俩人比楚杨还兴奋,几乎全程参与了装修设计,当然,用楚杨的话来说:基本上……这个……捣乱居多。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