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七章 势如破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浮桥架设成功,曹彬向赵德昭送上捷报,自己率领王承衍和石保吉向采石矶进发,仍然留下潘美和樊若水在石牌口等待他的消息。
采石矶,古称牛渚矶,与岳阳城陵矶、南京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以山势险峻,风光绮丽,古迹众多而列三矶之首,素有“千古一秀”之誉。采石矶突兀江中,绝壁临空,扼据大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采石矶自古都是长江之上的重镇,由于其所处长江水域较之其他地方的江面最为窄短,所以这里的军事防御建立的颇为牢固和险要,若要从对岸攻占对岸,其难度丝毫不亚于攻打川中的剑门关。但是此处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防御对岸的敌人十分有效,但若是敌方从背后攻打,采石矶却是很容易就可以攻下的。曹彬率军从石牌口出发,经过铜陵,从南面攻入采石矶,没有经过苦战,采石矶便已攻破。
潘美得到曹彬攻下采石矶的消息,立刻与樊若水带着浮桥沿着长江顺流推进。浮桥像一座移动的小道一样从东而西,在长江上推进着。待得到了采石矶,浮桥的宽度正好和江面吻合,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差距。
赵德昭统领十万大军在此等候他们多时,浮桥架设成功,不仅赵德昭看着惊奇,就是寻常大宋士卒,看到如此神奇的桥梁,也以为是天助大宋,对此此攻取江南更加的信心十足。曹彬在南岸接应,用了三天时间,十万大军终于渡过了长江。
接连的池州、铜陵和采石矶失守。早有南唐的探马得了消息向江宁朝廷传递了消息。李煜得了大宋进攻江南的消息,紧急召集满朝文武商议此事。
众大臣得知大宋在长江之上建立浮桥渡江,竟是没有一个相信地。冯延鲁不屑一顾道:“臣遍观史书从未听过有在长江上架设浮桥渡过长江的。此事绝对是子虚乌有。我等不可乱了方寸。”查文徽,钟谟等和冯延鲁交好的大臣也纷纷呢发言赞同冯延鲁的说辞。
就是一向忠贞的陈侨,此时也找不出任何证据说服自己在长江上架设浮桥的方法可以行的通,所以破天荒的支持冯延鲁的说法。
整个大殿之中若是论起读书最多,当然就是李煜自己。因他也是从未在史书中见过架设浮桥渡江地文字,所以他亦是不信。
虽然众人都不相信宋军能够架设浮桥渡江,但是却也不可不防。李煜一面令兵部派遣人员通知沿江各城池主将严加戒备。一面令林仁肇加紧训练兵士。对江宁城也是严加防范。谁知才不过一天地功夫。又有新地情报送上,不想宋军竟然真的成功架设浮桥,而且大军已然开始横渡长江,看着情报上描述宋朝大军过江如履平地,李煜和众大臣此时方才相信宋军已然渡过长江,开始真正攻取江南。
听得宋朝大军开始渡江,李煜着急,连声问道:“如今宋师过江,众位爱卿可有何计策?”
冯延鲁等平日里阿谀李煜,争权夺利倒是主意不断。但到了如今关键时刻,却是半点想法也无。
潘佑看着李煜的焦急和众位大臣的沉默,进言道:“自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国主自当尽快派人领兵前往采石摧毁宋师浮桥。”
李煜醒悟道:“爱卿所言甚是。”于是李煜召见镇海节度使同平章事郑彦华和都虞侯杜真并嘱咐道:“如今大宋领兵在采石搭建浮桥,欲以渡江。今着二位将军前往,自是希望两位将军能够摧毁宋师浮桥。两位将军水陆并进。同舟共济,方可取胜,朕希望二位将军切勿相互推诿,以全此次大功。”
郑彦华和杜真忙叩头谦道:“臣等受皇上大恩,誓死相报。”于是郑彦华领水军八万,杜真督步兵五万,水陆同向采石进发。
全部军队都已经渡过长江。赵德昭当先派遣曹彬带着王承衍和石保吉带领三万前锋先行攻向江宁。而赵德昭则率领潘美和韩崇训在浮桥这边一直等到全军的粮草也安然运送到长江南面之后方才决定率军前进。
赵德昭正要起兵,探马前来汇报长江下游发现南唐水师踪迹。赵德昭急忙领着潘美和韩崇训出帐视察。
虽然还看不清楚船上的人马。但是无数大大小小的船只排着整齐地列阵地向浮桥冲来。幸好这些船只是从西而来,逆流而上,船速并不快速。不然若是顺着长江流向猛然冲到,宋师措手不及之下定然会将浮桥撞毁。此时浮桥这边宋军还剩下三万水师和七万步卒,由于大宋的马匹多半集中在边疆,南方也不利于马战,所以只有少数将领和亲兵有马,绝大部分的宋军都是步兵。
潘美和韩崇训看到敌军袭来,顿时大喜,纷纷向赵德昭请战。
赵德昭看着潘美问道:“潘将军久历战阵,请问潘将军如今我军当如何迎击?”
潘美拱手道:“唐军并排而来,此处江面又较为狭窄,末将估算若从南北两岸设置弓箭手,敌军船只大部分都在我军弓箭手的攻击范围之内。若是射火箭和弓箭,自可令唐军大败。”
赵德昭不容多想,高声道:“那就由潘美指挥三万禁军分南北两岸夹击唐潘美本还想说若是如此恐怕浮桥会有所损坏,但是这次是他第一次和太子相处,他也不可就此贸然抵抗赵德昭,所以忍住了快到嘴边地话,快速地下去分兵布阵。
赵德昭看着潘美下去指挥了,才笑着对韩崇训道:“看崇训的神态似乎有话要讲?”
韩崇训却是严肃道:“潘将军碍于身份,有些话并没有出口。难道太子殿下看不出来吗?”
赵德昭看着韩崇训少有的严肃,忍住自己的笑意,假装不懂地问道:“那就请教韩将军。潘将军还有话说?”
韩崇训急道:“潘将军也说南北夹击,只能将大部分唐军覆盖在弓箭手的攻击范围,但还是会有部分唐军攻过来,到时候浮桥若毁,恐怕有损我军士气。”
“不错,”赵德昭大叫道:“夏高峰!”
赵德昭不容所思地叫起了夏高峰,韩崇训还没有来得及反映,赵德昭已经对着来到身前地夏高峰吩咐道:“命你的水师选择大船数只沿江排放,然后倒入火油。点燃了向顺流向唐军地水师冲过去。阻止唐军冲向浮桥。”
夏高峰听了没有痛惜自己的船只。只是行了一礼,然后匆匆下去安排。
赵德昭此时方才转向韩崇训笑道:“韩将军请看,如此安排可还有不尽之处?”
韩崇训此时也笑了,回道:“看来昭是早有计算,亏得我还以为你没有看出来呢。”
赵德昭微笑不语。
韩崇训却又是道:“若是我领兵攻打浮桥,定然会水陆两路前来攻打。如今唐军水师在此,那定然会有另外步卒前来,我等还要小心应对。”
赵德昭又是笑道:“放心。前方有曹彬将军和承衍、保吉。我等在此看潘将军破敌军之水师。”
说话间,夏高峰已经挑选船只,并排在江中排列。一声“燃火”,五只巨大的船只就已经烈火熊熊,然后顺着江流向唐军的水师冲了过去。点火的士卒本就是在船上训练了多年的大宋水师,如今见还没有动用一枪一箭,自己的船只就已经被自己烧毁,心中难过,不觉泪流满面。
夏高峰跑过去把他们召集在一起。一个接着一个拍着他们地肩膀笑道:“都给我把眼泪擦了。咱们大好儿郎,只许流血不准流泪。这么做也是为了阻挡唐军冲毁我们地浮桥,也可以减少我军将士地死伤。只要人还在,以后你想要多大地船,朝廷都会给我们修建的。”
潘美本就想提出用自己水师的船只阻拦唐军水师的前进,只要唐军水师速度降了下来,不仅可以防止他们冲毁浮桥。也可以让自己的弓箭手很好的杀伤和摧毁他们的船只。只是他从未接触过水军。生怕自己此策得罪了水师的将领,也因为自己是第一次和赵德昭同处。他也是生怕自己的多言给日后地大宋之主留下不悦的印象,因此便想着自己尽力就好。谁知就在他布好阵势,准备还击的时候,大宋的水师已经点燃了船只冲向了唐军,心中不禁万分喜悦,一面高兴于太子的知兵和英明,一面也在庆幸自己方才没有多言。
郑彦华从船舱上看到宋军的浮桥,自己也颇为惊叹。他实在没有想到宋军竟然能想到如此神奇的方法渡过自古就是江南屏障地长江天险。虽然他看到了宋军开始南北两岸布置阵势,但是在他看来只要自己率先冲毁了浮桥,那么宋军的士气必定大受影响,而且自己也可以冲出宋军的夹击范围。所以他一面让弓箭手做好还击的准备,一面传令所有船只加速前进。
但是宋军却并没有让他按自己的想法做下去,突然之间前方出现了五条火龙,顺着江流的速度向他们飞速冲了过来。郑彦华大惊,此刻他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该前进还是该退后,所有的唐军水师也忘记了行动,转瞬间,大宋地船只就到了眼前,由于是顺流而下,唐军地有的船只被大宋大船相撞,或者撞翻沉入水中,或者与其他船只撞在了一起,仿佛熙熙攘攘地集市,乱糟糟地。
潘美此时也不失时机的下令发射弓箭和火箭。霎那间,整个江面,火箭和弓箭如蜜蜂成群向江中的唐军水师攻了过去,唐军的船只也陆续燃烧起来,唐军水军或掉落水中,被急流的江水冲走,或中箭血染江水。
郑彦华不知道为何杜真的军队还没有到来,但是他已经不能等到杜真的接应了,要不然可就要全军覆没了。没奈何。只好下令剩下的船只后退。南唐的水师早就等主将地军令了,此时为了活命更加积极。来时逆流,去时顺流,再加上为了逃命,此时的船速自然飞快,不多时,江面上就只剩下三三两两已经丧失了行动能力,正燃烧着熊熊大火的船只。

杜真率领五万大军急速向采石进发,很快就到了新寨。新寨只是江宁城与采石矶中间由朝廷设立的军事防守关卡。原来这里西有长江。东有溧水。中间只有百丈陆路可以行军。而且这里也是从采石攻向江宁的必经之路,所以南唐在这里设立了关卡,也是起到保护江宁的作用。万一有敌军从这里偷袭江宁,也可以起到预警和缓冲的作用。
新寨的守将李雄,本就是杜真的好友。如今出来相迎,见是好友,高兴地大叫道:“原来是杜老弟领兵,为兄可就放心了。今日为兄祝老弟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杜真苦笑道:“李兄见笑了。非是兄弟妄自菲薄,只是大宋连年征战。不论将领还是士卒都是久经沙场之辈,而观我军,已经多年不曾亲自上阵,这几年宋军连续吞并多方诸侯,由此可见其军战力如何,兄弟恐怕有去无回啊。”
李雄却是不以为然,高声叫道:“来人。去请公子们进来。”然后方才对杜真笑道:“老弟太高看宋军了。虽然我军不曾经历战事,但是为兄在此可没有丝毫地松懈,手下地儿郎们也多有训练。今日就让老弟见见侄儿们。”
话音方落,就见从帐外进入七个虎背熊腰地汉子,看模样都有些相似。李雄大声笑道:“来,来,来。都见过你们的杜叔叔。”李雄又转身对着杜真笑道:“让老弟见笑了。这就是你那七个不成器的侄
“李仁(李义,李智。李勇,李信,李忠,李猛)见过杜叔叔”七个汉子同声说话,声音洪亮,倒也让杜真惊吓不少。
杜真看着他们兄弟七人各个英武不凡,从领兵以来紧张的心情才开始略微放松,笑道:“原来李兄有如此英武的儿郎,兄弟可就放心了。”
李雄笑道:“不用劳烦老弟费心,就让我这几个孩儿领兵过去,定能让宋军有来无回。”
杜真回道:“兄弟领皇上圣旨领兵退敌,却是不敢怠慢。若是李兄看在多年老友的份上派上几位贤侄相助,兄弟感激不尽。”
“那有什么何不可?”李雄爽笑道:“就让老大,老二和老三助老弟一臂之力吧。”
杜真知道郑彦华从水路进发,自己也要尽快赶到采石,所以不敢懈怠,谢过了李雄之后就带着李仁、李义和李智三人随军出发。
曹彬带着王承衍、石保吉三人率领三万前锋向江宁攻去。王承衍已有多年未曾上过沙场,早就急不可耐。如今却是走在大军的最前方,石保吉不放心他的安危,向曹彬禀告一声,然后紧紧地跟在王承衍身后,小心地护着他的周围。
曹彬虽然是赵匡胤最早的部下,但是王承衍和石保吉地父亲却是赵匡胤当年的结义兄弟,也是大宋开国十大节度使,曹彬自不能与他们相比,但是看到这些身份显赫的年青人能够不畏艰险,奋勇上前,他就对王承衍的莽撞不放在心上,同时也为石保吉能够身为大宋第一将石守信的儿子而能不骄不躁而赶到高兴。
王承衍率军快速向前推荐,半途早有探马回报说前方有南唐的军队前来。王承衍听了兴奋地大叫道:“好极了,多年未曾上阵,我的大刀都快要生锈了。”
石保吉却冷静地向探马问道:“前方敌军有多少数量,他们可曾发现你们地踪影?”
“敌军大约五万之数,想是不曾想到我军已经深入到了这里,他们未曾发现我等踪迹。”探马恭敬地回道。
听到有五万之数,石保吉不禁吸了一口凉气,忙劝阻王承衍道:“对方人数众多,承衍万万不可莽撞。还需从长计较。”
王承衍却是不屑一顾道:“这些江南的兵士们从未在沙场磨练过,又怎能和我军精锐相比?在我看来,他们人数虽多。并非是我军对手。”
石保吉还是谨慎道:“一切还是小心为好。不如承衍在此设计埋伏,可等唐军前来杀他个出其不意。小弟前往后面通知曹将军加速前来,两下攻击,定可打退敌军。”
王承衍只是急于上阵,却并非是好不知兵的鲁莽之徒,听了石保吉的话,赞同道:“好,一切就依保吉所言。”
杜真为了能尽快与郑彦华的水路配合,下令加速前行。突然耳中听到略微的声响。他正在奇怪这种声音甚是耳熟。刚想到这是弓箭地声音。还未等他地“小心弓箭”说出口,全军将士就看见从半空中飞出无数箭枝,瞬间就把前方毫无准备地将士们撂倒在地。不等杜真指挥,全体将士都进入了防御状态,盾牌手支起了盾牌,弓箭手还不清楚敌人在何方就慌乱地向弓箭飞来的方向胡乱地发射箭枝。
未看到敌军,王承衍很想和敌军短兵相接,但是等敌军进入了自己地埋伏圈,王承衍反倒不着急领兵杀出阵,只是指挥着将士们一波一波地向前方乱成一团的唐军倾泻着自己的箭枝。这时候。这里的地势反而有利于宋军在此攻击,而唐军人数上的优势被狭窄地地势压缩在一起,成为了大宋弓箭手很好地攻击目标,他们不用射击,只要向前方密密麻麻地人群中射出自己手中地箭,就可以做到箭无虚发。而唐军的弓箭手却是毫无章法的对射,除了偶尔有几只箭射中宋军。其他的箭枝都没有准星。
等到弓箭手身上的箭枝快要用光时,王承衍才大喝一声,自己骑马上前,身后的士卒们看见将军亲自上阵,也都跳出了掩体,大叫着跟在王承衍的后面,快速跑向唐军。
杜真不知道前方到底有多少宋军。他从内心深处本就对宋军有所忌惮。知道自己中了埋伏,只求无过。不求有功,是以只是让自己的部下小心戒备防守,并没有奋力出击。等到王承衍率军杀出,杜真才发现宋军的人数远远少于自己的部下,心中略安,指挥着大军快速压上。
王承衍冲入唐军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李仁见宋军地这员小将甚是勇猛,心中起了不服之心,冲着王承衍杀了过去。
王承衍大刀过去,身前就有几个唐军倒地。正杀地兴起,突然自己的大刀被一柄长枪架住,从刀柄上传来的阵阵气力,他已经发现来人并不是普通的士卒。抬头看去却是一个年纪比自己大不了多少的南唐将领,不由地叫道:“痛快,你可与我一战。来将报上名来?”
李仁万万想不到宋军的这员小将倒是如此的镇静,大叫道:“在下新寨李仁。”说完长枪如蟒蛇出洞,斜刺里刺向王承衍。
王承衍大刀由上而下,劈在李仁地枪柄上,顺着枪柄向李仁的手指削去。李仁赶忙撤枪,一个转身,枪头由下自上刺向王承衍的头部。
王承衍大叫一声“好”,然后力劈华山,却是一点也不看李仁刺向自己头部的枪头,反而是直接攻向了李仁。
李仁也被王承衍不顾姓名的打法镇住了,他可不想就此同归于尽。于是撤枪后退。这就是王承衍和李仁的区别。李仁虽然平日苦练,但是没有经历过沙场的厮杀。沙场上没有一丝一毫地犹豫,只有千方百计地杀人。王承衍虽然年幼,到底多次上过战场。他方才独地就是李仁不敢与他同归于尽,见李仁后退,他上前一步,大刀削向李仁的腿部。
李仁后退一步,已然陷入被动,王承衍大刀在他地下盘左右飞动,迅捷如风,已令他应接不暇。此时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自己的下盘,不料王承衍的大刀却像他的枪一样直直地向自己的胸腹刺来,措不及防之下,刀头像枪头一样从他的腹部穿入他的身体。
“原来战场上刀也可以像枪一样使用”这是李仁的最后一句话,等他明白战场上没有固定的打法时,他已经没有机会考虑自己的枪在战场上到底能用几种兵器的杀法。
李义和李智见自己的大哥冲向王承衍,早就起了注意。若非他们知道李仁武艺并不比自己逊色,他们早就过去帮忙了。谁知还不到一盏茶的功夫,自己的大哥就已经命丧敌手。两人大叫,疯了似的冲向王承衍。
王承衍接住两条枪,却是有点吃力。李义和李智的气力本就不必他差多少,更何况两人又一起进攻。就在王承衍吃力地应付之时,突然一只箭从后方传来,李义大叫一声,已然倒地。原来背后已经中了一只箭。李智大惊,心神一慌,王承衍大刀顺着他的枪柄削来,左手手指已然全部掉落,疼痛快速穿入心脏,李智大叫一声,身上又中了王承衍亲兵补来的一刀,倒地而亡。
王承衍向弓箭的方向看去,正好看见石保吉仍了长弓,手持长枪杀入阵中。王承衍来不及向石保吉道谢,也是大喝一声,带着亲兵冲入唐军阵中。曹彬此时已经带着三万前锋军士到来,他发现这里的地势不适合大规模军队作战,于是把战阵列成三个三角形,依次组成品字形,像唐军杀了过去。等到前面的三角形杀到唐军后营,唐军已经被宋军的阵型分成了七个部分,彼此之间都失去了指挥。
杜真委实没有想到宋军如此善战,自己的军队简直是不堪一击。待到发现李家三兄弟都已经战死,心中胆寒,带着部将赶紧向前来的方向撤退。
地势狭窄,很多人挤在一起,就是阵型保持很好的宋军也无法展开有效的攻击,无可奈何之下,杜真已经率领部分士卒向新寨撤退。
曹彬本打算收拾战场,等后方的赵德昭中军前来再一起向江宁进发。但是还未等他发出军令,王承衍已经带着人马紧紧地盯着杜真的逃兵。曹彬无奈之下之后吩咐偏将带领五千人马收拾残局,接收投降的兵士,自己和石保吉带着剩余人马在后面紧紧地跟随王承衍的背影。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