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蒋百里(二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早,沈云龙就来到了陆军大学的校长室,杨捷已经在那里等他了
杨捷见到沈云龙来了之后,便对他说:“跟我来,今天我要带你去个地方。”说完就当先走出了房间。沈云龙无法,只有跟上。两个人进了一辆黑色雪铁龙,然后司机就发动了汽车,朝南京城外开去。
在车里,杨捷和沈云龙也是一语不发。这种沉默的气氛还是沈云龙先打破了。他低声地对杨捷说道:“校长,我们这是去哪儿啊?”
杨捷看了看沈云龙,回道:“去汤山。”
“汤山?去汤山干嘛?校长你该不是带我去泡温泉吧。”
“想得美啊你。今天带你去见一个人。”
“谁?”
“哪儿来的那么多废话,到了你不就知道了。”
“校长你还是告诉我吧,要不然我这心里头七上八下的呢。”
“算了,告诉你吧。是蒋公。”
“什么?是委坐。”沈云龙听到后一声大叫,把杨捷吓了一跳。
杨捷看到沈云龙那副傻样子,实在是忍不住了,就朝他头上来了一下子。
“诶呦。”沈云龙抱着脑袋,对杨捷说道:“校长,你干嘛打我啊?”
“蒋公不是委坐。是百里先生。”
“蒋百里先生吗?”
“废话,南京还有另一个百里先生吗?”
云龙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
蒋百里,原名蒋方震,字百里。中国近代著名军事理论家。早年留学德国,回国先后任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及代理陆军大学校长。蒋百里最重要军事论著集《国防论》中首次提出了抗日持久战的军事理论,日后白崇禧、等人的相关言论、理论均有百里的影子。
若说将军最为传奇的一幕,则发生在百里将军在日本学习军事的时候。蒋百里将军在1901年留学日本,经成城(初级军事学堂)而进士官学校。1906年毕业的时候,日本天皇赐刀给最重要的步兵科毕业生中的第一名,结果蒋百里夺了这个第一,把日本天皇的赐刀带回中国去了。
看过日本的有关资料,描述的比国内所记载要详细得多,特别是看过一本屋书房出的《陆军士官学校関系者》,里面记录蒋百里是一个日本陆军历史上极为尴尬的人物。他毕业获奖的场面颇为传奇,因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宣布毕业生的名次是从前向后的,念的第一个名字就是“蒋方震”。当时九期步兵科毕业生有日本人三百余人,中国留学生四名,泰国等国留学生若干名。就这样,第一名被中国留学生蒋方震,就是蒋百里拿了,天皇的赐刀当然也归中国了。日本士官普遍感到面子上难以忍受,谁知接着宣布第二名,还是中国人。这位第二名就是后来从云南起兵反袁的风流将军蔡锷。这样引起的骚动更厉害了。于是宣布第三名之前日本方面先检查一下--不幸,这次的结果还是中国人!名叫张孝淮。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发布官是伏见宫亲王,惶恐之下感觉无法向天皇交待,临时从后面换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三名。想想前四名日本人不过半也尴尬,又增加了一个日本学生作第四名,张孝淮得了第五。
增加的两个日本人是谁呢?一个名叫荒木贞夫,后来的日本陆军大将、陆相、甲级战犯,一个名叫真崎甚三郎,后来的台湾总督、陆军大将、二二六事变的幕后黑手……此外,这一期里面的日本毕业生还包括如下名字:小矶国昭、本庄繁、松井石根、阿部信行……堪称日本陆军的一代精英,皆惨败于蒋百里、蔡锷之手。从此以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规定中国留学生必须与日本学生分开授课,以免同样场面重演。不得不说下的是,百里将军那期的同学里还有一个中国人,他就是粤军名将许崇智。

蒋百里受了日本人这样的荣誉,日本人也真希望他说两句日本的好话吧。谁知道百里将军的评价却是说了一段话,大意是中国从日本学了两件东西最不可救药,一个是教育,一个是陆军……然后飘然到德国,以德意志国防军第七军营长的身份,继续考察军事去了。
百里将军对日本人的军事评价不高,但是他后半生和日本结缘不少。他是国民政府对日作战计划的主要设计者,他编著的《国防论》成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在这部让蒋百里耗尽心血的千钧之作的扉页上,将军饱含深情地写下了这样的字句:“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八年抗战的战场上,无数百里将军在保定军官学校、在陆军大来的国防军子弟浴血沙场,成为中队高层指挥官的柱石。
1913年6月18日凌晨5点,天刚灰亮,保定军校校长蒋百里就召集全校两千余名师生紧急训话。他身着黄呢军服,腰挂长柄佩刀,足蹬锃亮马靴,站在尚武堂石阶上一脸沉痛:“初到本校,我曾宣誓,我要你们做的事,你们必须办到;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我也必须办到。你们办不到,我要责罚你们;我办不到,我也要责罚我自己。现在看来,我未能尽责……你们要鼓起勇气担当中国未来的大任!”随后,蒋百里掏出手枪,瞄准自己胸部偏左的地方猛开一枪。奇人必有奇运,蒋百里竟奇迹般生还,并与养病期间看护他的日本女子佐藤屋登相好,后者最终成为百里第二任妻子,改名蒋左梅。
就在沈云龙回忆蒋百里将军的生平的时候,汽车出了中山门,穿过孙总理陵寝园区,在南京郊外的公路上开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停在了汤山镇的一座西式别墅门口。
门口的卫兵似乎和杨捷很熟,没有检查就直接放他们两个进去了。穿过小花园,一个副官模样的中尉带着勤务兵走了过来。
“请杨校长和这位学员将军帽和手套交给我们,蒋先生等你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
“那好,请孙副官,去通报一下蒋先生,就说我们两个已经到了。”杨捷和沈云龙将军帽和手套交给了勤务兵以后,就跟随孙副官进了客厅,自行坐下。孙副官吩咐勤务兵给他们两个倒了杯水后就转身出去了。
过了一会儿。
“杨大校长,你总算想起来我这个老头子,来看我来啦。”人未到,声音先到了。一个器宇轩昂的清瘦男子出现在客厅,花白的头发,尖尖的下巴,一双虽然不大却时不时闪着精光的眼睛。没错,正是蒋百里先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