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回到了那个美丽的地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室里。(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友上传章节,千载中文网特此申明)姜斌把书包翻了个底掉,查找着各种有用的信息。课本的册数都是小学第三册,那么按此推算,现在是两年级。天那么热,还是夏天,开学应该还不久。姜斌小学的时候转了无数的学校,上学也毫无规律,好像没有上过一年级上半学期,先是在新疆的山区一所小学上了一年级下半学期,几个月后去了浙江,没有插进学校,第二年找到了一所学校接收,继续上了一遍一年级下学期,然后,二年级和三年级去了新疆上学,然后跳了一级上五年级,快毕业的时候回了上海,因为两地教育程度不同,又回过头去上了四年级,再换了个学校上了五年级,毕业。。。汗。
上海小学毕业的时候是83年夏天,那么,现在应该是1978年夏。
78年啊,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国家大事,知青返城就是这一年开始的,著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也是今年,还有些什么?姜斌晃了晃迷糊了大半天的小脑袋,这些先不管了吧,这里是新疆的军垦农场,周围除了戈壁滩就是沙漠,电话大概只有一部,日报和周报的周期差不多,离农场的团部机关距离5公里,别说5公里没多远,骑自行车要半小时呢。现在姜斌的年龄是7岁,虚岁9岁。他是70年年底的生日,小胳膊小腿的,干什么都有问题,如果是城市里,可能还可以忽悠个成年人做代理人,网上的重生小说都这么写。(网友手打文字更新www.xiaoshuodaquan.com)。。
对了,父亲还在天山上的煤矿工作吧?现在的姜斌和母亲两人住在农场里,还有妹妹呢?这时候去哪儿了?好像回上海前基本上看不到这小丫头。
姜斌的妹妹姜晔,小他四岁,从小由一个福建妇人带着养大,为什么没有跟在父母身边呢,以前好象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之前,应该是在浙江上学的时候,和妹妹在一起生活了半年,之后妹妹留在了上海,他跟着母亲去了新疆。再一次见到这个小妹,应该要到81年了。因为小时候在一起的时间很短,姜斌幼年和妹妹的关系一直不太好,直到大家都独立生活后,才开始有了点兄妹的情谊。
“这一堂数学测验!”数学老师姓黄,人高马大,女。。。以前一直觉得这个女人相貌粗狂,现在看起来,实在是小时候审美有问题,人高马大是相对的,对一个7~8岁的小屁孩来说,超过一米六的生物,都算人高马大了吧。。。黄老师一张鹅蛋脸,五官轮廓分明,大眼、长睫毛、鼻梁挺拔,唇很丰润,眉毛也很浓,这个时代不流行拔眉毛的。。。身材也很丰满,不显胖,就是很结实的样子,后来姜斌了解到,黄老师一家都是北方人,这种身材相貌在后世,是很标准的北地胭脂,她父亲是这个农场连队的连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网友上传章节,千载中文网特此申明)姜斌记得曾经玩过她父亲的54手枪,对了,过两年,黄老师会有一个男朋友,是团部的警察,那个警察的64手枪,姜斌也玩过,当然都是卸了子弹的。
看着一张油印的试卷,大部分都是选择题,这种考试方式还是刚开始流行吧。。。随着记忆的一点点恢复,姜斌眼睛越睁越大,难道,这就是那张耻辱之卷?

姜斌小学成绩一向很好,只有两次不及格的经历,第一次是一年级,因为直接上了下半学期,没有第一学期的拼音基础,所以第一次语文考试还不到20分。花了一个多月补课才追上学习进度。另一次不及格,是在新疆的某次数学考试,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做四则运算的时候,完全忘记了先乘除后加减,结果选择题全部错误,得分不满30。记得黄老师和母亲看到卷子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后来很干脆地把他的卷子作废了,让他重新做了一张。
要不要继续错一次呢?好像小时候的记忆里面,这一次考试失误就像一个时间轴里面的关键帧,如果不考砸,会不会影响到别的什么?
暗自一笑,都重生一次了,肯定会改变无数的东西,之前的拼音考试来不及挽救了,这次,还是不要让黄老师大跌眼镜了,虽然她不戴眼镜。
虽然这些课程已经离开姜斌30多年了,但毕竟只有二年级,除了背诵之外,别的内容都可以忽略。姜斌很顺利地结束了下午的课程,也没有和同学交流,事实上他基本上都不记得这些同学了。姜斌的小学生涯换过5~6个学校,7~8个班级,又事隔三十年,哪里还记得那么多。。。哦,还记得一个人,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小胖子,这个班的原班长,叫做马虎。。姓马,名虎,强悍的名字啊。为什么是原班长呢?因为现在的班长是姜斌自己。事实上从现在开始,他将会当班长一直当到小学毕业,哪怕后面还要更换两个学校,三个班级。。。
回家后,老妈还没到家,她在教一二三年级的语文,还担了一个班主任,没那么快放学。没错,教三个年级的班。因为这所小学一共五个年级,一共五个班,所有教师员工加在一起不到10名,全校学生也就刚刚超过100名。
看着陌生又熟悉的房间,里外两间房,外间有个炉子,算是壁炉吧??因为炉子在墙上,这座墙是空心的,当做里外间的隔墙外,还承担着炉子的烟道,里面应该是弯弯绕绕的,烟顺着墙壁里的烟道绕遍整座墙,然后从屋顶的烟囱排放出去。所以生火的时候,整面墙壁都是温热的,用来给房间取暖。
新疆有句话,叫做围着火炉吃西瓜,形容了夏天日夜温差之大,所以这种炉子在当地很流行,哦,在汉人生活区很流行。当地人是怎么样的姜斌已经不太记得了,毕竟接触的少。
除了炉子,外间里只有一张桌子,两张椅子。里间多一点,有一张很大的床,是用两张单人钢丝床拼起来的,一个五斗橱,一个大衣柜,一个床头柜。里外间的门是没有的,门框上挂着一道布帘。
所有的内墙都贴上了白纸。和别的家庭有点不同,其他人家里喜欢贴画报,贴报纸,甚至光着土墙,而老妈只喜欢贴白纸。除了看上去干净以外,还显得很亮堂。
房子是用土胚建造的,土胚是用湿的泥土装在模子里,微干定型后,倒模放在太阳下晒到坚硬,然后用来建房,因为只有一层,所以地基也只是把泥土砸实。屋顶是用芦苇杆扎成10公分粗,几米长的一捆捆芦苇卷,并排布满在房梁上固定,之后在外面顶上刷一层水泥,就好了,没有瓦片。砖瓦楼房记得只有团部才有,这里是连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