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借钱思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百万不好借?!楚逸心中暗笑,作为粤东窗口公司信用标志的粤东国投单单在金融动荡的九七,九八年,在自身外债危机爆发前,就向粤东省内外发放贷款一百三十多亿元,而其发放贷款审核手续可以说是有等若无,要不然其破产后的遗留问题也不会一直到新世纪都没有得到解决
粤东国投在资金上的管理之混乱,或许当时的人们并不了解,不过楚逸曾经注意过后来披露的档案看,举几个例子,就比如当时就连粤东国投公司的高层领导自己奔上,都不知道旗下到底有多少家子公司;还有就是原总公司某负责人一张白条就划走50万美元,事后才补办转贷手续;在境外企业管理上,美洲公司原某副总经理1992年到美国后生了3个孩子,竟连买纸尿布的钱都在公司报销。
而到了最后,粤东国投破产之后的债券清偿还率才仅仅达到了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粤东国投的债权人投入一百块钱,结果却只拿回了十二块五毛二。
为了给粤东国投擦,当时中央特地调派当时共和国建设银行行长带着中央紧急调拨的三百八十亿资金,以常务副省长的名义坐镇粤东,平息事态。
但是那些蒸发的资金,就如同泥牛入海,连个水花都没见着。
楚逸说出一百万这个数字,绝对不是信口胡诌,小叔要借一百万,往大了说,粤东国投或许都懒得搭理你,但是要往小了说,那么就也就是分部经理地一句话。
而如果就三十万,估计对方连看都看不上眼。
“如果你这次交易成功,一共能够回收多少货款?”楚逸刻意没有提及双方的辈分,紧追不舍地问道,容易借是一回事,但是能不能借出来又是一回事。
差点被这孩子忽悠了。楚临安想着,笑着说道:“两百多万吧,这次的东西。”
“那就行了!”楚逸语气坚决,萝卜加大棒,人总不能嫌钱多,四万当芝麻,咱们先画一个大饼,萝卜有了。
“小叔,前面吃饭的时候,我发觉提及卫辰东这个人的时候,范叔叔似乎有些不对劲啊。”楚逸开门见山,既然自己都发觉了,小叔求钱心切还不恨不得把范玥儿父亲的一举一动都看的仔仔细细,更别说不可能没动那个姓卫的心思,肯定有从范玥儿父亲那套过话。
“是他从前的一个老部下。”楚临安地叹了口气说道。“估计应该是人走茶凉。”
大棒有了,楚逸松了一口气,事实上事情远远比他想象的要好上不少,知道范玥儿父亲真实背景的楚逸绝对不相信,一个被本尊称作老部下的人会傻到去‘人走茶凉’。
楚逸注意到小叔还是那副颓然的样子,再扔下一枚重磅炸弹:“那就借两百万!”
楚临安实在没有心情开玩笑,楚逸一而再再而三地刺激之下,这段时候连受打击的楚临安心里顿时也来了气,顾不得长辈的身份,大声叫道:“小孩子知道什么?两百万!说的轻巧!小叔前面还觉得你有点长大样子,现在看起来只是仗着自己比同龄人人知道的多一点,就傲得不成样子了!”

楚逸等的就是小叔沉不住气,要是小叔在自己连番的刺激之下还一直保持着那种沉默的样子,这事情才不太好办,城府固然是成功者的通行证,但要真是八棍子打不出一个屁,那就不能说是城府,只能说是颓丧,知道小叔未来的楚逸能肯定小叔绝对不是后者。
楚逸把散落在沙发上的那几张钞票小心翼翼地捡了起来,仔仔细细地又把钱全都整理好,佯装扭捏道:“二百万是多了点,我也只是随便说说。”
见小叔没好气地瞪了自己一眼,楚逸眉头一扬,话锋一转:“但是一百万,绝对不是无的放矢!”
“哦?”楚临安这次没有打断楚逸说话,而是等着楚逸把话说完,冷静了一会才蓦然惊觉,自己这么一个在商场上摸爬滚打的不少年的成年人,竟被一个小孩子气成这样。
楚逸看楚临安回过神来,从楚临安身前把“阿诗玛“拿出了一支,笑道:“其实,小叔你这次来的没错。”
楚临安根本没有给楚逸点着火的机会,一把抓住了楚逸的手腕,冷冷道:“臭小子,有话快说!”
。。。。。。。
由于九八年三山市取消了初中中考,都是根据所在小学区域分配初中,因此到了楚逸这届,学习的氛围并不紧张,而相对于楚逸而言,与同龄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对于学习方面的事情,他根本没有必要担心,何况也没有可以担心的地方,得知自己下半年就要进入三山市第四中学后,楚逸就把更多的精力都投在了三山市机械厂上。
小叔楚临安的借贷只能是一个引子,纯粹只是无心插柳之举,楚临安能够大学毕业以后再粤东白手起家,闯荡出自己的一片基业,自然不会是碌碌无为之辈,楚逸只要点出几点,小叔在外拼搏的这么多年,很多事情也只是在大局中不甚明了,一事通则百事通。
而相对于三山机械厂的幕后,所有的事情又像是绕入了一个死结,随着背后隐藏的关系渐渐地浮出水面,楚逸思考再三过后,谨慎之下决定还是把小叔这步棋放到最后,如果不能彻底地把关系顺平,自己最后就算吃下这块肥肉,那能不能消化还是一个问题。
这年代的官场最大的矛盾其实既不是所谓的太子党,也不是官场背后的,而是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斗争,改革才是绝对主题的唯一论调在这个时代也还只是放在桌面上,其实很多老一辈官员内心中对于所谓的改革还是深有忧虑。
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改革派不一定就是先进,而保守跑也不一定就是迂腐,同样是改革派,不否认有人的确是为了尽快发展国民经济,但也不乏有的人只不过为了浑水摸鱼,就比如说东海省中改革派的代表人物安国强,还有三山的“太子党”,同样都同属于改革派,但做的事情目的却是朝着两种极端。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