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扫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事情敲定了,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刘淇他们还有一堆的事要忙,首先是香烟的口味,不是你进什么烟,就能销得掉的.不同地方的人,抽烟的口味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北京人喜欢抽“希尔顿”,“金锺”,和“万宝路”等混合型的香烟,河北人爱抽“石林”、“红塔山”这一类烤烟型香烟,羊城人喜欢抽“万宝路”,“三五”,"良友","南洋红双喜"等牌子,“希尔顿”却不大受欢迎等等.
把不适合当地口味的香烟运去,你就是再便宜,也没人买,别说赚钱,不倒贴运费就不错了,南平人喜欢抽的"希尔顿""三五"这两种外烟,正好暂时缺货,满足不了刘淇他们的要求的量,下一批才能到,三天后.
得了,等着吧,趁这个时间,赶紧联系在南平的李志刚,让他和聂建新尽快谈好,找好地方接货,这下,第二个问题又来了,通信.
八十年代,电话比较少,只有一些政府机关,大些的企事业单位装了,多半还是古老的摇把子,需要人工转接N回才能到目的地,这样不算完,还得让守电话的人去找人,找到人之后,双方就扯着嗓门开始喊,声音小一点都不行,因为信号实在是太过微弱了,嗡嗡的杂音完全盖住了说话的声音,所以打电话就成了喊电话,百十米外的有心人也能听得到,根本没有什么保密性可言.
人们相互之间的远程联系,多半是写信,字斟句酌写下一封洋洋洒洒的厚信,塞进绿色的邮筒里寄出去,带着墨香和写信人的心,经过千山万水,历经重重磨难,到达了收信人手里时,多半已是十天半月,甚至是几个月之后.
哪象后来,人人有手机,家家有电话,"伊妹儿”,QQ,MSN各种各样的网络通迅工具,多得人眼花,文字的,图片的,语音的,视频的,各种聊法,让你想怎么聊就怎么聊,想什么时间聊就什么时间聊,但有点好笑的是,聊天的渠道多了,聊天的人却少了,甚至根本没有聊的心思了。
有急事,到邮局拍电报,一种后来被迅速扫入故纸堆里的老古董,按字来计价,所以人们发电报前都会尽量精简了又精简,生怕多打了几个字,就亏大了,最经典的是一个作家发的电报,他给出版社投稿多日后,没有半点音信,心急如火,就发电报去问,上面没一个字,就一个"?"号,没多久,出版社编辑给他回电报,也没有字,一个"!"号,不久书就顺利出版了,真算得上是字字珠玑,吝惜笔墨到了这种境界,已近妖了,一般人想要模仿,很有难度.
有一位军嫂发给丈夫的电报,相比起作家的电报而言,模仿难度要小得多,但也有趣得多,电报是这样的:“一别之后,两地相思,说是三四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断,十里长亭望眼穿。”初一看,有才,再细看,这不是卓文君给司马相如的《两地书》中的一段么?真是太有才了这位.
其实,这么绞尽脑汁的精简,说白了,是没钱给逼的,放后来,谁有这工夫为了几分几毛的事绞尽脑汁,钢锛掉地上也懒得弯腰捡起来.
照说,刘淇这几个暴发户也不缺这点钱,可他拍给李志刚的电报也同样很简短:"货已进好,速找聂备仓库"不连标点符号,十个字,倒不是为了省钱,而是为了保密,一封电报要先拆码,再报码,才能发报,等到了地头上,又得把上面的动作反向操作一次,把电报送到收电报人的手里,这其间经过的人,不是一个两个,很多事情电报里不好说.
第二天下午,李志刚的电报才回过来,"已与聂谈好,仓库已备,等货入库,何时抵达?",真是骗子出马,一个顶八,居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搞定了聂建新,给南平回电报:"行程待定,起程前发报通知",李志刚发过来四个字:"静候佳音".四封电报来回跑了四五趟邮电局,用了快三天的时间,这让刘淇恨得牙痒痒,也没个手机电话,不然一分钟就能敲定这事了,哪会拖这么久?可这会儿,要在南平安门电话,是不可能的事,政府的电话都不够用,私人想也别想,大哥大什么的,广东这边有得卖,上万的价格咬咬牙也掏得出来,但南平那边根本没有网络接入,能有什么用?只能在打架时当砖头抡.无比怀念重生前那个时代的一切,除了不能赚到什么钱.

除了这个,还要忙车辆的事,从湛江到南平,一路之上收费站检查站多如牛毛,交通,公安,林业,工商,烟草局,,还有各地方政府,只要是沾点边的,都设了检查站,十里一关,五里一卡,就是正常做生意的,也会随便找点毛病,罚钱,甚至把货物没收,自己这样捞偏门的,没有硬后台,更是寸步难行.
能够一路畅通无阻的,只有军车,除了部队自己,谁也管不着,也不敢管,一来当兵的狠角色多,二来谁知道车上拉的是不是什么秘密的战备物资,真要是点背,碰上了,压车的大兵都是荷枪实弹,死了也白死,谁敢招惹?
军车是好,可部队没责任替他运送,这让刘淇有点头疼,想来想去,让丫头找上了罗永年,说是能从南平织布厂搞到低价的蚊帐被褥,质量绝对上乘,价钱只有市面上的一半多点,但运输要部队自己搞不定,部队需不需要?
还有这样的好事?本来部队就经费不足,不然也不会为了赚钱去涉足灰色领域,哪里会不愿意,罗永年刚报上去,上面立马同意派三辆军车,先帮刘淇他们把烟运到南平,再从南平织布厂运蚊帐被褥回来,人家帮了部队的大忙,这点举手之劳的小忙没有问题.
刘淇最头疼的运输问题解决了,几个人谁都不认得南平织布厂的人,再说就算是认识,也不可能以那么低的价格买到手!他打算自己贴钱把东西买回来,再以市场价的一半卖给部队里,这完全是个赔本的买卖,但这损失与走私烟的利润相比,算不得太大,只是赚的钱少了些,而且和部队搞好了关系,以后的钱,就会源源不断的来,加上他钱来得容易,去得也不心疼,毕竟不是自己的血汗换来的.马上又给李志刚拍发了封电报过去,让他想办法尽快从南平织布厂订一批蚊帐和被褥,诸事大致的定了下来.
到发货的前一天,丫头和张建国又找王主任喝了一顿酒,照样是一个人架着另一个回来的,不过是反了过来,受害者是张建国.
第二天下午,一批新货到了,丫头装模作样的验了一下,带回几包让刘淇试了一下,没什么大问题,虽然他不怎么喜欢抽外烟,但真烟假烟还是抽得出来的,再说国内这时还没有大规模的生产假烟的技术和条件.
傍晚,三辆军车组成的车队满载着走私烟从湛江驶出,往南平进发,每辆车上除了司机,车厢里还有两个持枪的押运,罗永年不知是自己申请探亲的来搭顺风车,还是上面看在他给部队赚了钱又省了钱的份上,给他的奖励,反正他也跟着车队一起走.
刘淇这回买的货,不是他先前跟罗永年说的十万,而是他们全部十五万本钱都投了进去,为了这个,还特地给罗永年补了两千五百块的提成,但他死活不要,说是帮老乡的忙是应该的,如果不是自己实在是缺钱用,那五千块也不该要,说什么也不接,他的态度极强硬,争不过他,丫头只能又拿了回来.
只要跟着我,我吃肉,肯定少不了你们的汤.
车队驶出了湛江市区,消失在黑夜里.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