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养鸡科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祈有财被父亲不顾亲情团聚赶上去山区大伯祈卫国的部队车子难免发几句牢骚,倒不是所谓的父子团聚而是耽误了上街晃悠淘宝发财的乐趣。还有就是没来得及和张道荣那个老头子告别的事情。
1974年春3月11日,祈有财在部队作训上见到了平素极少见面可很宠的他的大伯。祈卫国的驻区离怀柔县城不算太远也就三十多里山路现在的人起早贪黑也就一天的路程。
这里靠近北京的喇叭沟也就十余里地,同属燕山余脉后安岭距离汤河口镇子则稍远。山青水秀地理位置卓越,物产丰饶的山区。
祈有财坐着部队的汽车颠簸得快没有感觉只凭借本能上下左右来回晃动的时候到站了。第一次来部队明显的没有任何询问检查程序汽车直接进了官兵驻地。
看着一排排如同松柏一般站立在训练场上的士兵感觉就似战场上一般让人热血沸腾。不过那感觉只维持了几秒钟就彻底偃旗息鼓了,任谁见到一群面有菜色衣衫色彩差异极大形同民兵一般的正规驻军也提不起兴致。
后世阅军见识过那步伐整齐昂首挺胸,飞机大炮全方位阅军的机动化、信息化部队再次见到简单的士兵列队感觉就像由背投全屏大彩电换成了黑白电视一般,还是12寸的!美国大片改成了黄梅戏样板戏让人精神萎靡。只是现在的士兵那士气和自信即使后世的一方大豪也比不上,作为二战中唯一两次抵挡美国进攻战胜美国的军队确实有值得自信骄傲的地方。
大伯祈卫国正在训练士兵远远见到祈有财的到来喊出一个士兵继续训练后就小跑着向自己的侄子前进。
祈卫国不太会说话除了询问几句家里人的话就拍了几下肩膀就带着去见来部队躲难的祈启明大伯一家子。
部队里除了营房还有一些军属家眷后勤保障的房屋,不过见到士气饱满的面带菜色的士兵后我的见闻又有了长进。
军属区内我见识到了所谓的军属都是面带菜色的难民一般,衣衫褴褛可能有点夸张可绝对不干净和破破烂烂。即使在县城里见识了所谓的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衣服这里也就第三个三年了。
启明大伯的精神比起城里的时候有些颓废,有些不显眼补丁的衣服还是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可能是见到我的到来脸上露出些和煦的笑容。
军队的生活已经持续了一周了,祈有财总算是对这里的情况有些了解:150人加强连驻扎在这里进行新兵老兵3:7混合训练,出去正规的后勤队伍这里的非正常家属达到了44户137人都是些投靠老兵、医护兵的亲属。这些人最远来自千里之外的四川等地,这些人为了不犯政策错误只进行小规模“军垦”生产,食物物资还多得仰仗军队系统节余,随着人口的增多部队本来就不充裕近三成的物资都施舍了这群人。
军人也是人照样也有家小需要养活,好在怀柔历来就是产栗子、核桃的大县倒也不存在饿死人的局面,大伙勒紧了裤腰带吃些板栗饭倒也营养丰富!山里的野生动物资源丰富要枪有枪要人有人部队打几个野味比外面过得滋润得多,最近面有菜色那是由于大雪封山路不太好走加上冬季时期和长期捕杀野物已经难打了还没滋补过来。
大山里的生活最近比较滋润,年纪尚小的我临行前父母奶奶就给了家里剩余的粮油票准备在部队开小灶的。山外逢年过节才得一见的肉食在这里最近天天都能分到一两块獐子、狗灌类小型动物的肉。军队还是有纪律的每天除了五六人出去打猎根本不够。
军队省下的粮食只能维持喝粥的地步小灶必不可少,出去葛根、菱角、鱼肉类东西只邀请相亲的人同吃。一般人私自采集截留最多的就是板栗加上军队的补助不存在饿死的忧虑。
患难见真情不存在饿死忧虑的人哪家生病了、困难了总会有人伸出援助之手。祈有财进部队后人家见到人小总会送些诸如栗子、核桃、山果、山楂之类,这里是栗子的原产地没有后世那么大的个头可大伙送下来够半年口粮的了。
鸡蛋是部队里的宝贝,怀柔的柴(草)鸡蛋那是远近闻名。这里44户人家基本都养着一两只鸡。适值春季又是一朝小鸡的孵化周期,只是在没有精饲料没有青霉素的时代存活率有待考证。
鸡崽存活率不高一般都低于四成,有经验的人偶尔可以达到八成的成活率,那是指没病没灾看天帮忙的结果。
集约化养殖更是空谈,超过五六母鸡只能出产鸡蛋来卖也不敢光明正大地出来。否则鸡飞蛋打就会跳出一大帮子人帮忙共产了,美其名曰:割资产阶级的小尾巴!
农村乡下母鸡少得可怜品种不好产蛋率很低能维持一家大小一个星期吃2只鸡蛋就谢天谢地了。还有制约集约化养殖的就是粮食管制问题,一般农家靠挖虫子或散养一两只换换针头线脑什么的也是从牙缝里扣出来的。
直到90年代初期北京的鸡蛋就比较贵,物资贫乏的年代更是价值高昂。缺乏供给、销售渠道国家专营(也谈不上民间小城小镇历来就有交易)、需求旺盛导致大城市的物价高昂。国营商店里的鸡蛋一直都是缺货而且臭鸡蛋、坏鸡蛋比比皆是好在当时没消协,再说臭鸡蛋也是道美味普通人家不会太介意的。
国营店里面2.斤波动的鸡蛋在黑市上能卖到十四块/斤几乎是城市工人半个月的收入了,除了投机倒把上诉情况。民间私下交易来的柴鸡蛋质量比商店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大伯祈卫国听说我要养鸡也觉得有些意外,联想到这个能折腾的侄子在县城的调皮捣蛋也懒得理会只让其他人帮忖一把。
部队养鸡一个很好的由头我打着部队农垦大队的名义招募雇员了,启明大伯和他家的女儿、女婿自然是优先考虑的了还要附送一个侄子。黄书记兼政委没有他们的支持是没办法的,所以第四个职员就是黄书记的老婆——一个勤快有养鸡经验的农村妇女。
养鸡特别是集约化养殖的过程及其繁琐,光抗生素一关就很难过: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土霉素系列我国虽紧跟国外步伐53年就实现量产可多年破坏和供需关系价格贵还不容易买。好在只要有环境培养一些动物使用的药物还是比较简单的事情花不了几天的时间。
石灰、氯矾、漂白粉、烧碱也能代替现代那些消毒药水,疫苗没那实力搞出来可现在鸡母体抗体没啥抗性即使没疫苗也没事。
饲料那就更没问题了,山里别的不多可山果栗子海了去、一些像葛根、榆荚豆类之类的高淀粉植物口味可能比起树皮也不怎么样可作饲料还是非常好的。

光有淀粉缺少蛋白可不能保证饲料的营养性和高热量。蚯蚓养殖、蛆软体动物养殖那繁殖速度可是非常快的,管理得当开个饲料厂也够。
军队人多排泄物也多,大量的粪便出于保护水源的目的统一堆放在驻地后面的一个石砌大坑里,除了少数自己浇灌用之外还会有山外人赶着牛车或推车来装。蛆种非常容易获得的,至于培养蛆的肉类就更好解决了。
部队驻地附近有6条河道,赶上个三五公里就能见到2条以上的深水山涧或小水库。怀柔地区水资源丰富鱼类都以山间小鱼和鲤鱼、鲫鱼、冷水鳟鱼为主。这个年代没有鱼钩没有电鱼连拦网捕鱼都没流行开来,除了丝网、拉网、就是围坝、清塘外都没啥有效捕鱼手段。
编个竹篾笼、织个山藤倒笼、水库中竖个竹篾拦网。每天收获的鱼都需要二三十个人肩扛手提才能完成运输,炊事班天天变着花样烧出各种鱼类宴席还是免不了全军上下见到鱼就有种反胃的感觉。
炊事班从刚开始三寸小鱼也要刮脂吃肉的扒皮到不满一斤不动手的土财主境界。众人吃得油光满面的时候我的蛆虫生产已经进入了量产化了。
蚊帐遮盖的大木匣子上摆满了两半的大毛竹,毛竹底上放满臭气熏天的烂鱼内脏私欲等。白花花的蛆虫只要长得中等个头就能爬出竹子掉下去,现在气温还没升高蛆虫的生长不是高峰期可每天一收的蛆虫也是满满一大锅。(如果你边看书边吃饭那就非常抱歉影响胃口了)
启明大伯大半辈子做生意农活接触也不少也不在乎脏不脏,天天乐滋滋地炙蛆、煮蛆、搅烂混合栗子粉、树豆荚类植物饲料不亦乐乎。
鸡崽是我组织大伙去外面收购的,现价两毛五一只公鸡、两毛八一只母鸡的价格我统一给户了三毛一只的价格多收多的。汗!鸡蛋变成小鸡都没加啥价格不懂高附值。
农村不比城市除了大量的田税农税没啥主要经济收入。一家三口经济还宽裕些五亩薄田每年吃喝缴税之后还能有三五十块的节余,如果两个三个孩子别说新年添新衣平时肚皮都不一定能管饱。新鸡孵化出来之后一般都是转让给邻里换点东西之类。要是没足够的饲料饲养一般在小鸡毛都没干透分辨出雌雄后就杀了吃了。听闻有人定期收鸡崽卖的人着实不少,附近三十里村庄一天总能收到四五十只,再远就只能靠别人送货我们接收
辐射附近百里鸡崽收购。
鸡崽前后收了两个月直到一期新鸡孵化结束共收到了1200只多鸡崽,早些的鸡崽已经长到了一斤左右而晚些的鸡崽进栏才不足一个星期。种类更是千奇百怪,柴鸡占八成、芦花鸡、三黄鸡、乌骨鸡甚至锦鸡类等野鸡!
集约养殖除了营养、防疾之外还要彻夜的光照,部队里除了一台柴油发电机外战士也别在晚上想用灯。黄政委的大哥黄涛是在籍后勤保管员掌管着军需仓库,祈卫国是副连长兼指导员和黄政委关系不错。所以凡是非枪支弹药类物资这里根本就是我的物资储备仓库。
让人惊喜的是仓库里面有大量飞机残破零件没有登记造册,有日本著名的零式飞机、三菱J8M、三菱Ki200、A6m、F-86等杂牌飞机甚至残破的喷气式飞机残骸,这些东西可以追溯到美国对中国的飞机支援和抗美援朝陨落战机、国人捐献的小飞机等。(抗美援朝时期就有喷气式飞机只是都处于试用阶段受飞机场地限制极少参战)
飞机上的东西再差最不济民用飞机质量也决计差不到哪里去,军用品的质量更是严格,时隔半个世纪的老飞机浑身上下都是宝贝。
军用电台电子管改装的收音机由于集成的电子管数目是民用的N倍,音质好、信号接收能力好、协调微调(F更是顶呱呱。部队里也有收音机不过也就那么两台而已平时一到晚上一两百人聚集到饭厅礼堂想听那个就去哪里场面可想而知。
黄涛是个戏剧迷平常时不时哼上两口靠着黄政委还能忙里偷闲借来收音机听听。平时我拿个铁板玻璃啥的不热心也不冷淡随随便便只要不属于军用物资登记的就好。
自从我把一只军用电台屏弃非民用波段后改装成收音机后他就成了一名忠实的追随者。手摇发电机麻烦好那就用机载电瓶、电瓶老化不能储存多少电力好说搞来了箱浓硫酸......
收音机虽说及其简单的碳棒加线圈可在没有民用电、没有万用表、没有整流器、没有电烙铁的年代连锌块、松脂都没有需要用银代替的年代困难可想而知。
领导手指缝松一松我的日子就好过很多,以前大量电线、电机、铜线线圈、螺旋桨、飞机钢材蒙皮类都被搬了出来,就连玻璃的使用量都增加了不少。仓库里让我眼红多时的军用飞机长短弧氙气灯都让我给搬了出来,能拿的就拿改折耗的就折耗。
等到黄政委和祈大伯知道的时候风力发电机组都安装了15台了、电线都排了快2公里了、新鸡舍更是已经投入了使用。
原本军属大院就离驻地有三四公里远的下游,鸡舍出于保护水源、节约电线线材和山谷风口的需求又隔了一里多地。蛆虫养殖已经完全搬迁了过来,又新开发了沤肥池和蚯蚓养殖田用来给大鸡补充营养。山里土层薄多为树叶杂草多年沉积下来的腐质通过酸碱平衡沤肥养殖蚯蚓比不上牛粪效果也不错。
祈卫国带着黄政委和张德山连长听闻军属地区搞大建耗费不少电线,来问罪时已经到了第一批鸡出栏的时候了。历时四个月第一批鸡崽长势良好折耗率更是低于千分之四。
有小太阳之称的氙气灯放出耀眼的白光让张连长和大伯都放弃了说教的想法。反正又不是自家东西公家的东西不拿来用也太冤了,经过一番商量妥协连队出地、出人、出设备(电灯)占有4成收益,养鸡场正式沦为部队第三产(当时很流行主要是矿产,怀柔的钒钛金等矿业有不少就是属于团级以上部队第三产业)
经过商讨连长也觉得这里地处偏僻连镇级电网都没普及觉得在这里建立个电网还是很有建设意义的,驻地十公里外就是一个大峡谷套着小峡谷的天然风口,常年风力保持在3级和3级以上作风力发电和有前途。就这么怀柔山区最大的环保风力发电集群就在这“大风谷”内逐渐壮大。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