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军队改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朝庭开始乱了,由于中平二年京师洛阳发生火灾,南宫被毁。宦官中常侍张让、赵忠等劝灵帝税田亩以修宫室、铸铜人。于是灵帝诏令天下,除正常租赋之外,亩税十钱助修宫室。又诏发州郡材木文石,运送京师,宦官从中为奸,刺吏、太守复增私调,百姓怨恨。此外又规定,刺史、太守及茂才、孝廉迁除,皆要交纳助军修宫钱,除授大郡者要交纳钱二、三千万。新官上任前,皆须先去西园讲定钱数。届时交请,或有无法交齐而自杀者。故新官到任,必竞为搜刮百姓,聚敛财富以为补偿。百姓因此怨声四起。全国内号称黄巾起义的农民起义不计其数。大者有兵二、三万,小者六、七千,义军攻打郡县,诛杀官吏,声势浩大,此起彼伏,形成燎原之势。
谏议大夫刘陶上疏言政事八条,认为天下之乱,皆由宦官。于是,大为宦官所忌恨。诬其与外贼交通,因此下狱。狱官拷问甚急。刘陶自知难免一死,在狱中自杀身亡。刘陶为当时大才,曾著书数十万言,并有《七曜论》、《反韩非》等文集及上疏、赋、奏等百余篇。司徒陈耽历任三公,为官清正,同遭宦官诬谄,死于狱中,两人含冤而死,引起了朝庭内官员人人自危。无数人辞官不做。刘宏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境地。边章、韩遂在凉州制造骚乱,中郎将董卓前往抵御讨伐,未见成效,在武昌城惨胜龚都的孙坚,被司空张温要去西讨边章韩遂的乱兵,也就是说陈震宇原来担心的孙坚部队并不会派到长沙来平定自己的股起义军了。
中平三年二月初,陈震宇带领的二十四万军民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衡阳城。
中平三年,二月,由于天气回升,一场瘟疫开始在荆州几个郡漫延开来。首先是樊城,然后是武昌,新野。南郡,邓州,襄阳和巴陵。。。。而且越来越大,地区越来越多。
而衡阳,桂阳,零陵这三个地区由于陈震宇,张仲景,甘宁,裴元绍等人事先就做了准备。叫大家喝的水要烧开,注意饮食生活卫生。再加上衡阳没发生什么大的战争,河水没受到什么污染。衡阳虽然也发生了瘟疫,但不太严重。在张仲景和陈震宇带领军民的严阵以待,妥善安排下,终于控制住了。不过也死了人。然而其它地方就不同了。特别是樊城和武昌差不多是十室十空,成了不毛之地。新野,南郡,巴陵等地差不多家家都有死人,而且还有扩大之势力。袁术和廖忠的部队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最后,陈震宇只好下令叫廖忠和周仓等人撤离巴陵,把部队带到长沙,然后,派张仲景带人回长沙去控制这场瘟疫。经过去一个多月的努力,长沙的瘟情才控制住。而袁术在廖忠撤离巴陵,两军脱离接触。上报朝庭后,回师宛城。到了六月份,一个叫黄承彦沔阳隐士(也就是诸葛亮的岳父),出来告诉官府如何处理个人卫生,如何处理被污染的水源,如何处理死了的人的尸体。并拿出了一个药方。让得了瘟疫的人服用。这样才最终控制住。然而这场瘟疫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荆州在黄巾起义前人口达到了四百万,然后到中平三年七月,除了陈震宇的衡阳,零陵,桂阳,长沙四地合起来还有近四十万人以外。其它地方人口不到二十万,人口减员三百四十万,新野。邓州,南郡等地几成了无人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一片凄凉。对此,陈震宇心里非常的难过,这场灾难,大部份来说,就是因为他和袁术两人达成的协议造成的。陈震宇杀富人,袁术杀穷人。没有很好处理尸体,造成的水源污染,而引起了这场导致荆州没落的大瘟疫。
这个瘟疫如果不是从人性上和整个汉族利益上来说。对陈震宇是非常有利的。它给了陈震宇一两年的稳定时间,他不用担心官军的进攻了。现在对袁术来说,失去了意义,因为荆州没人了。在撤回宛后,袁术就派纪灵占领了汝南。准备向汝南徐州方面发展。这样陈震宇和官军被这个无人区隔断了。在廖忠和周仓的部队完全治好瘟疫后,陈震宇任命卞喜为一团团队长,驻守长沙。廖忠,周仓率三团与张仲景一起回衡阳,同时令周朝、郭石各带五千黄巾军到衡阳。而甘宁则留在零陵训练水军。并维护当地的治安。裴元绍刚在桂阳训练军队。经过一番调度之后。陈震宇的根据地建设就开始了。。。。。。
衡阳位于现在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地貌类型以岗丘为主,衡阳资源丰富,物产众多,全国著名的“有色金属之乡”、“非金属之乡”和“鱼米之乡”。矿藏主要有铅、锌、铜、铁、金、银、煤炭、岩盐、高岭土、钠长石、荧石、重晶石、石膏等50余种特别是界牌出产的高岭土(界牌瓷土)以其“纯、细、白”的优良质地,存量仅次于江西景德镇。陈震宇之所以选择这个地方作为根据地,除了因为这个地方远离汉朝中心,靠近广东广西,这些产粮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里矿产丰富。好多东西能自己给自足。适合自己力量薄弱时发展的需要。。。。。。

陈震宇的建设主先是从裁军开始的。现在在衡阳的黄巾军有廖忠带回来的三团五千人(因瘟疫死了一千人)自己和赵倩的四团六千人。区星带领的长沙起义军五千人。周朝、郭石各五千人。原来裴元绍没有带到桂阳剩下的归自己管的三千人,再加上刘辟的三百人的警卫队。近三万余人。进行重新编制。部队以伍为单位。每五人为一伍设一伍长。每五个伍为一什,设正副什长,每五个什为一佰,设正副百长。每四个百设为一个营队设正副营队长,每四个营为一团队由将领任正副团队长。作战以团队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每三个团设为一旅团,配正副旅团长,二个旅团为一师团设一正二副师团长三个师团为一个军团。设一正三副军团长一军师。同时建立军衔等级。副百长,什长为少校,百长,副营队长为中校,营队长,副团队长为上校。团队长,副旅团长为偏将。旅团长,副师团长为少将。师团长,副军团长,军师为中将,军团长为上将。桂阳的裴元绍的部队设为二个团四千人,耒阳王承的部队设一个团二千人,分别为一到三团,这三个团队暂设为一个旅团。称为成旅,张成任旅团长裴元绍为副(张成终于答应参加陈震宇的黄巾军)。零陵甘宁部队设两个团,分别为四到五,团,这两个团设为一个旅,称为甘旅。甘宁为旅团长,郭大为副。在衡阳的部队三万人编为六个团队。每个团队二千人。三万人缩编为一万二千人:刘辟的警卫队三百人扩编为警卫团二千人,属旅级团,负责治安和官员的保卫工作。其它的部队精壮的,经历战阵多的士兵,组成五个团队分别为六到十一团队,长沙的卞喜部设一团为十一团,六到八团为一旅,称为区旅,区星为旅团长,周朝为副,九到十一团为一旅称为周旅,周仓为旅团长,郭石为副。甘旅,周旅为一师团,陈震宇为师团长,甘宁,赵倩为副,成旅,区旅为二师。廖忠为师团长,张成,裴元绍为副。所有这些部队为一个军团称为战斗兵团,陈震宇为正,廖忠,赵倩为副。原来近五万人的部队缩编为现在的二万二千人的战斗部队和二千人的警卫部队。驻衡阳的部队由廖忠,区星等进行不间继的专门军事训练,其它部队由在当驻扎在当地的旅团长负责专门军事训练。
余下的没有编入战斗部队的全部编为建设军团也按这个编制编组。建设一旅驻桂阳,建设二旅驻零陵。建设三到五旅驻衡阳。
忙完军队整编后,陈震宇开始安排城内二十多万人的安置工作。由于自己感觉得比较吃力,而蔡邕,张仲景他们一下子学院也建不起来,还比较空闲,就便请他们两人一起来帮忙。只有忙完了这些,陈震宇才有精力去建学校啊。他们两人也欣然同意。由于衡阳地处汉朝偏远处,衡阳地区现有田地按每人五亩不够分配,于是陈震宇便又迁了二万人到了零陵,三万人到了桂阳,现在衡阳城内加上原来的本地人只有了二十万人。
陈震宇在蔡邕和张仲景的帮助下。再加上有三个建设旅团的协助。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衡阳郡的分田分地,播种等工作都完成了。这次分田分地和在其它地方分田分地不同。这次分田分地明确规定,一切土地归集体所有,分到的田地只有使用权,不能习卖,并且要交税。税率为每亩田交粮食五分之一石。当时的产量是一般是亩产二百到三百斤,十分之一左右的税率。再没有其它税了。也没有劳役。这个相对起来。比汉朝的税就轻多了。再加上“皇粮国税”在人民的观念中形成了八百多年。那些百姓者认为这比较合情合理。都原意接受,有些人还认为这税太低了。再就是大家都是初到衡阳。没有种子和口粮,陈震宇决定采用借的形式。先把种子和粮食借给那些百姓。然后到秋后收获后同数量归还。毕竟作为一个政府。不可能老是象迁移过程中无偿提供一切。如果是那样到最后就会坐吃山空。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家属和下人,也和其它人一样。这次也分给田地,可以说是人人平等,,他们原以为会成为奴隶。结果看到和别人一样。最后感动得他们痛哭流涕。
到三月底。这些工作完全结束了。陈震宇开始了他的新的历程......题外话:原来的两章节感觉不好,重新整理为一章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