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论道大会(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此时十派掌门聚在一起叙旧,三元道人唤来云璁给众人介绍,众人都很坦然,原来普觉等人早已和众人说过此事。三元道人看他们对云璁不以为意也不以为忤,云璁正是三元道门的一支奇兵。到时候定会让众人出其不意。
云璁细细打量着未见过的五位掌门。翠烟门掌门乃是三元道人李靖修行之前的爱侣红拂女,面貌甚是美丽,给人一种安静的感觉,似乎能感受到母性的气息,这可能和她所修习的功法有关。云璁熟读万卷书,是以对李靖红拂女那段故事亦是很是在意,不过此时却不便相问,红拂女亦是以慈爱的目光打量着云璁。天师教教主张继给人的感觉有一股强烈的霸气,他那齐胸的长髯显示出了浓浓战意。太一教教主萧抱珍骨骼奇特,颧骨突出,给人的感觉就是严厉。昨日,三元道人和他讲解了各派的典故,是以,云璁从三元道人口中就已经得知,萧抱珍是太一教的教主亦是创始人。以符箓法修传,以符水祈禳为主事,但也重内炼。他主张“内炼为主,符箓为用”。遵行《道德经》,以“弱”为道要,又受儒学影响,重视忠孝等纲常伦理。规定道士出家皆须受密箓法物,嗣教者又须改姓萧。是以门下弟子均都姓萧。玉泉院院主贾得升倒似是一个垂暮的老人,双手拢袖,眯着双眼,好似在打着瞌睡,云璁也不以为意,知晓他乃是希夷先生陈抟老祖的传人。此门遵循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陈抟老祖亦被世人称为睡神,是以见到那副模样倒也不奇怪。纯阳门门主刘海蟾很是清朗,颇有仙风道骨,也是众人之中最像是修正之人的。他乃是纯阳真人吕洞宾的弟子,得吕纯阳授以清静无为,养性修命及金液还丹诸法。此时十大掌门均在讨论修行之法,相互各不相让,各擅胜场。这个其实才是论道大会的初衷,只是为了各自交流修行经验,以求共证混元。不过后来事情有所演变,逐渐形成今日有了比试,已变成门派之间攀比的法门。
三元道人因有了先前修炼的经验,是以极有把握,说道:“些许年来,门下弟子共同努力完善功法,以求印证混元,如今有所收获,是以不敢藏私。还望各位道友给予指正。”
众人一听,均都专心致志,玉泉院院主此时亦是全神贯注,不再瞌睡。
三元道人对着云璁点了点头继续说道:“对于道法,我乃是得启发于太上老君之《道德真经》,这个诸位道兄均都知晓,是以我《三元诀》之要义亦是遵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现如今却又有不同衍生,以前理解可能有误区。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之前只想着如何的分化,却不知分化至极致却是为了融合,是以融合万变于不变方是大道。
众人均都颔首,亦都说出了一些自己的感悟,却没有不对此表示赞同的。
混元门门主周培青说道:“道兄所言极是,在下不才,却也有此等感悟,我混元门讲究合乎自然之道,自然瞬息万变,若是一味追求遵循,恐怕万变之余我等尚且追之不及。后有感悟混元真谛,混元乃是无所不包,无所不有;混元不是杂乱无章,而是一种有序的混化运动。混元是理,是道,是天地之大道。一切事情都是混元体,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所谓大,就是既包涵自然的运化规律,又隐隐浮现着人生的本根——天地人混元一体。得此境界,方能印证大道。与道兄多言极是符合。”
众人均觉有礼,红拂女轻拂鬓发,盈盈说道:“是极,我之功法有生生不息之道。何来生生不息,无即为生生不息,否则即使是滚滚江水亦有干涸之时,只有循环流动方能流动不息,最终化为圆,圆为合。”

普圆寺主持普觉圣僧甚是不以为然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老衲此五年修行而来确实觉得有些许进步,佛法一道与道法其实区别虽大,但是殊途同归,是以我并不赞同诸位檀越所言,想我佛法博大精深,讲究万物皆空。尔等却在争论如何将万物融合。恐怕如此做法落了下乘。”
众人听闻此言,皆都沉吟不语。云璁听到现在,一直有着自己的见解,只是身份有别,不便言语,此时听到普觉如此讲述,终于按耐不住,站起身来。众人眼光均都朝他看来,甚是惊异他的无礼之举,云璁有些手足无措,三元道人知晓他必有独特看法,是以轻轻颔首,示意他讲述。云璁得到认可也就不再停顿,对着众位掌门作了个揖,说道:“小子无状,有些许看法,或许不入法眼,不过还请各位指教.道本无问,问本无应,及乎真元一判,太极已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交媾。上、中、下列为三才,天、地、人共得一道。道生二气,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当与天地齐坚固,而共得长久。大道无为本自然,功夫不到不方圆。四象调和归本面,五行攒簇长金莲。此乃修真之道也.修真做佛确实是殊途同归.但是对此我却要言上一言.方才大师所讲不才认为实为误区.佛道分家要明晰.修真即为逆天,借天地元气为自己所用.是以修正之人有天劫,然而成佛却没有.诸位均都是当代道法佛法大家,此等不同之处至今都未曾看到吗?”
众人面面相觑,均都说不出话来。云璁继续说道:“道法讲究清净无为,道可道,非常道。是以道法讲究的是入世,由此去遵循自然规律,正如前几位掌门所言,由一到万变,万变又始归一。此种印证实则是在逆天。个人生死轮回均注定,已修正之法修得金丹,元婴,得以延年益寿,一活几百甚至千年。因此有渡劫一说,心境使然,善者,天劫必定可以度过,心境不到者,必然万劫不复,灰飞烟灭。佛法讲究出世,讲究跳出红尘外,讲究空无。殊不知,何谓菩萨。以智上求无上菩提,以悲下化众生为菩萨。修佛亦是如此,正所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佛有割肉喂鹰的故事,是以佛为奉献,讲究的无并不是万物虚无,而是要忘却自己,献出自己,方为佛。是以修佛修道决然不同,正如论道大会而言,弟子比试应只为增强弟子功法,相互切磋的一种方式,若成为比试竞争恐怕对诸位心境均有影响,道教弟子心境不如,即使修得大神通恐怕天劫难过,佛教弟子入世之心强盛,怎能忘却自己。”
众人目瞪口呆,再也讲不出话来,云璁的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深深地震撼了他们的心灵。所讲的修行之法与自己功法相互结合又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异常的滋润。是以久久无声。
片刻之后,普觉抬起头来,目光中尽是感激,说道:“檀越所言字字珠玑,老衲---不,小僧受教了。小僧确实走了个大误区。”
云璁连说不敢,普觉大笑道:“此次论道大会,受益非浅,多谢施主赐教,佛法一道又何来比试切磋一说法。”说罢,僧袍一挥,唤来众弟子,告辞众人,不再角逐此次比试。临走时,普觉说道:“檀越天纵神才,不外乎三元道兄尊你为师弟,以后还望檀越能够前来泰山,小僧定已贵客之礼待之。”
云璁笑道:“大师,即为客又何来贵贱之分,佛门圣地,弟子向往已久,定去拜访。”
普觉哈哈大笑,说道:“谢檀越指教!”说完转身与众弟子腾飞而去。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