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火炕与炊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名叫丫头的小女孩的表情,随着孩子们的游戏同悲同喜,偶尔瞟过领弟的新车,满眼热切,见张言望过来又慌忙移开目光。
自从了解到她的境遇,张言总是刻意回避,这种回避正是因为他没有办法做到无视,蓬乱的头发,楚楚可怜的眼神,不应该属于她这个年龄的孩子,自己又没有能力改变,只能装作无视。她那狠心的父母。
有了还在襁褓中的领弟妹妹,不得已中途就要回去,场院上的孩子们正玩得满头大汗,呼喊声一浪高过一浪,张言前世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兴致来了,不到太阳落山,或大人召唤,是不会回家的。
回家后往往还要经历一场暴风骤雨般的训斥。
春夏之交的傍晚,太阳暗淡了下来,红的不再那么耀眼,金的不再那么灿烂。慢慢的,慢慢的,霞光映红了半边天。
张言与二姐推着妹妹往家里走,路上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二姐现在也会读写两百多个字,九月分就要上学,二姐对上学这件事仍然很憧憬很矛盾。到那时,哄孩子的大任就要落在自己一个人身上,任重而道远啊。
路上巨大的轰鸣声自身后传来,紧接着一阵密集尖利的汽笛声,领弟妹妹被突如其来的汽笛声吓得大哭,张言和二姐赶紧推着车到路边,五十五拖拉机‘突突突’‘极力咣当’的开来,扬起一片尘土。
在寂静的山村里,五十五拖拉机这个庞然大物发出的声音是巨大的,尤其那两个残破的气喇叭,发出的声音尖利刺耳,犹如铁锹刮过水泥地面的声音,让人反感,难怪小领弟被吓哭。
真他妈没有公德心,到村里还开的这么快,张言扭头瞥了一眼拖拉机头,车头没有封闭,如第三版人们币中一元画面一般,司机应该叫拖拉机手更正确,是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白色的确良衬衣,一副洋洋得意的神情,看了张言三人一眼,是炫耀。然后就随着拖拉机的轰鸣声远去。
拖拉机手张言认识,张言当然认识,论辈分自己得叫他一声大哥,大伯父张文学的大儿子张树中,大伯父六个儿子,不知道是不是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都是顺序的起的名字,并不是后来统一修改,六个儿子名字的后六个字连起来读,‘中国人民银行’,张树中,张树国,张树人,张树民,张树银,张树行,不得不承认,很有内涵,有魄力,很有钱。
由于老一辈的原因,父亲张文礼嘴上不提,行为上坚决拒绝与大伯父往来,甚至不同意张言的名字占‘树’字,才有了张‘言’。
向阳大队有两台五十五拖拉机,张树中的舅舅是老拖拉机手,张树中小学辍学后就向他舅舅学开拖拉机。
开拖拉机是队里最高难的技术活,拖拉机手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他有洋洋自得的本钱。
你可以嚣张,但吓到小朋友就是你的不对了,张言今生第一次冷冷的看着绝尘而去的拖拉机。
看来,父亲的怨念并非无的放矢。
**************************************************************
叔叔每晚都要去新房子里烧上一把火,新房子湿气重,尤其是炕,不干透了是不能睡人的。

睡长时间不烧火的炕不健康,“小伙子睡凉炕,全靠火力壮”,这样的小伙子通常被人嗤笑‘傻’。
北方睡炕的人,大夏天的也要烧炕,所以‘烧火’这个词基本代表了做饭。
张言闲来无事,和叔叔一起前去,美其名曰‘帮忙’。
前世里张言十几岁之前就没有‘床’的概念。
前世张言在温暖的火炕上学会了认字,写字,学会了做人。
没有火炕就不是人家,无论屋里多么寒酸,多么简陋,只要有铺火炕,那就是一户人家。
所以,炕是当时的农村盖新房最重视的附加工程。
能搭一手好炕的人也会受人待见,柴禾,各种秸杆,晒干的青草,扫来的树叶草沫,由此可见所谓好炕就是烧起火来顺畅,不冒烟,而且炕热的均匀。
火炕是一家人的卧室,是饭堂,有时还是客厅。在地里劳累一天的人们,肚里填些粗茶淡饭,躺在热乎乎的炕上就能睡的浑身通泰。
火炕在农村人家还起着客厅的作用,东屋西院来串门,主人会热情地迎出去:“他叔,快上炕,上炕暖和暖和”。
火炕的炕沿很重要,家人没有一天不坐炕沿的,来窜门的也都坐炕沿,腿一拧,还可以上炕盘腿。炕沿的木头是家里磨得最光滑细腻的家庭构件,炕沿又是家里用得最久的东西,一代接一代地用,实在是目睹了家族的历史。
睡觉,吃饭,休闲,会客,做活,取暖,烘干,打盹,发呆------人生有多少时间在火炕上度过。
“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妇女们坐在热炕上,手里拿着针线活。小孩子们在炕上做着各种游戏。阳光照在每个人的脸上。一家人幸福团圆,其乐融融。火炕带给人们多少快乐。
“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每当读起这诗句,那小村、那炊烟、还有那暖烘烘的火炕会在脑海里不停地跳跃,闪烁。
有火炕,自然会有炊烟,炊烟曾经无数次的跃然于文人墨客的笔端。那是田园的温馨情结,家的遐想幽思,炊烟能成为一种意象写进诗歌,足见其美,有人乐此不疲颂赞她。
每当清晨、中午或傍晚时分,家家户户的灶房里便会飘出袅袅的炊烟。那个时候,柴草燃烧后的那种独特的气息就会在村子里弥散开来,氤氲成一种芬芳。远远望去,缕缕炊烟在村子的上空缓缓升腾,然后慢慢淡化,直到与天空或天边的晚霞交融,成为一幅图画。
炊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从各家各户袅袅升起的炊烟,有的粗犷有的奷细,悬浮着漂移着。
炊烟是烟也不是烟,
炊烟升起的时候,代表着温暖。
温暖,最终还是要飘走的
若干年后,随着空调,煤气,电饭锅,电磁炉的大行于世,炊烟也袅袅的飘远。
不知何时,才能又见炊烟升起。
可悲,因为烟囱里的炊烟收取‘环保费’,人可以忘本,但希望你不要这么快。
一路上张言发现,自己很爱这个年代。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