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七 章 假 面 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淼的肝移植手术非常成功,身体的排异反应非常小,从术后二十天的身体检查情况看,各项数据已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令上海东方医科大学的专家们感到惊讶,他们认为陈淼这个病例,可能会创造世界肝移植手术史上的奇迹。
从前天开始,陈淼可以不用妻子的搀扶下地走路了,虽然医生不允许他走出病房,但是,他可以自由自在的在病房里来回踱步,这令他十分开心。
“长期卧床的滋味不好受呀。”陈淼感慨的和妻子吴可芳说。
妻子吴可芳看他精神那么好,心里特别高兴,她笑眯眯的对陈淼说:“你恢复的真的挺好的。你坐下来休息会,别累着啦。”
“现在走路对我来说,就是最好的休息。”陈淼笑呵呵的说。
这时,病房的门开了,张凯和卢万科捧着鲜花,拎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进来了。还没等放下东西,张凯就高兴的说:“老同学,你恢复的不错呀,太好了!”
陈淼一看张凯和卢万科来了,高兴的说:“张凯,你们怎么才来看我呀,可想死我啦。”
张凯说:“我们前两天来了,医院门卫一听说是来看你的,不让进呀,我们好说歹说都不行,说是医院领导特意通知他们的。”
卢万科说:“是呀,今天门卫说,探视您的禁令解除了,我们才进来的。”
吴可芳让张凯、卢万科坐在陪护床上。陈淼给他们倒好茶水,三个人高高兴兴的聊了起来。
张凯说:“看你神态不错,说话底气很足,怎么样?快出院了吧?”
陈淼说:“主治医生王浩说,我的身体排异反应很小,恢复的也不错,再过二十天左右,如果不出意外,就可以出院了。”
张凯说:“我真为你高兴。”
卢万科说:“陈副总,我听说有一种药,叫‘**单细胞’,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术后康复,效果特别好。市红川疗养院有这种药,但是,比较难买,听说要排队呢。”
张凯说:“没问题,红川疗养院的院长是我的老部下,我写个条子,老卢,你去跑一趟。”
陈淼说:“老卢,药费我是一定要付的,你开个发票过来,你可要记好了。”
卢万科说:“陈副总,你放心吧,我一定按你的意思办。”
张凯从公文包里找出笔记本,写了张便条给卢万科并说:“你去找红川疗养院的张院长,待会我再给他打个电话。”
卢万科说:“我下午就去。”
张凯对陈淼说:“你还记得咱们的同学苟青圩吗?”
陈淼说:“记得,在杨江市工作,有点书呆子气那个。”
张凯说:“最近,咱们同学李清霞给我来了封信,说了他的情况,他不是在杨江市一家国有企业里当老总吗?这两年搞企业改革,步子迈的挺大,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处理的有些不妥,比如说他把高管的工资和国际接轨,工人和一般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市场接轨,信上说他的年薪近百万呢。工人一年的工资也不到两万块钱,工人们意见很大,一帮老工人十分气愤,把他打了一顿。后来又查出他在国企的附属企业改制过程中有受贿行为,春节前被双规了。
陈淼说:“是呀,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把自己的工资搞的那么高,工人能信任你吗?又怎么能带领人民群众建设小康社会呢。”
张凯说:“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呀。好了,我们走吧,你也休息休息”
陈淼说:“急什么呀,再坐会嘛。”
张凯说:“等你出院了,我们再好好聊。”说着和卢万科站了起来,陈淼和妻子吴可芳把他们送出了病房。
送走了张凯和卢万科,陈淼对妻子吴可芳说:“我这老同学多好呀,象亲兄弟一样。”
妻子吴可芳说:“是呀,等出了院请他到家里坐坐。”
两个人正说着话,有个人抱着个硕大的花篮走了进来,花篮里的花,把来人的脸都给挡住了。放下花篮才看清楚,原来是宏利实业开发公司的经理李华,李华皮肤白皙,眼睛大大的,鼻子有些平,但也不难看,看上去是一个精明强干的女人。陈淼以前不认识她,是组织部委派过来的,据说她哥哥在一家公司任总经理,社会关系比较广泛。
陈淼说:“是李华呀,来坐吧。”
李华说:“陈副总,你身体怎么样了?看样子恢复的挺好的。”
陈淼说:“怎么样?公司经营状况还好吧?”
李华说:“还行,就是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比较厉害,经营成本上升,效益有些下滑。”
陈淼说:“员工情绪怎么样?工资都能按时到位吗?”
李华谨慎的说:“工资都能按时到位,员工情绪也比较稳定。就是流动资金有缺口,我们正在想办法。”

陈淼说:“你们想了些什么办法呢?”
李华说:“我们正在考虑向银行贷款,如果不行再想其它办法。”
陈淼想:“这人说假话怎么不脸红呢?”
李华接着说:“我们还准备开展增产节约活动,号召员工节约一度电,节约一吨水,为企业增产增效做贡献。”
陈淼想:“她竟然能把没有的事情说的振振有词,头头是道,应该也算是一种“功夫”。看来一个领导不下基层,光听汇报,必然会被这样的干部带到“沟”里去呀。”
李华看陈淼若有所思的样子,就马上转换了话题:“陈副总,看您气色不错,快出院了吧?”
陈淼说:“这要听医生的,我现在归他们管呀。”
李华对吴可芳说:“大姐,时间不早了,我该走了。”说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厚厚的信封,“这点钱给陈副总买点补品,我也不知道买什么好。”
吴可芳忙说:“这什么都有,不用你费心了。”
李华把信封放在陪护床上,陈淼笑呵呵的说:“你最好还是拿回去,不然我还得送到纪委去。”
李华听陈淼这么说,只好把信封收了起来。有些尴尬的说:“陈副总,我走了,您好好养病。”说完走出了病房。
陈淼对妻子吴可芳说:“以后,不管谁来看我,营养品可以收,不收不太好,钱,是万万不能收的。”
妻子吴可芳说:“知道了,你放心吧。”
夫妻二人正在说话,就听病房外有人喊:“开饭喽。”话音刚落,病房的门开了,营养餐厅的服务员送饭来了。
服务员说:“陈副总,吃午饭了。”
陈淼忙说:“谢谢,谢谢。”服务员把饭、菜放在桌子上就出去了。
陈淼年轻时就喜欢做菜,他做菜比较讲究色、香、味、型。妻子、儿子和一些朋友,都爱吃他做的菜。后来又迷上了药膳,对药膳研究的也比较透彻。当了领导后,下厨房的时间少了,但逢年过节还会下厨房露两手。
今天营养餐厅给他做的是“淮山龙眼炖团鱼”,陈淼对妻子吴可芳说:“咱们医院营养餐厅的水平很高呀,你看这道淮山龙眼炖团鱼,汤清菜绿,香气扑鼻,火候掌握的非常好。你再看这几样食材,淮山,性平,味甘,能供给人体大量的黏液蛋白;龙眼,味甘,性温,可开胃益脾,补心长智,安神补血;团鱼,味甘,性平,能滋阴凉血,散结消症。因此,这道菜具有开胃益脾,滋阴潜阳,疏肝理气,强健体魄的功效。”
妻子吴可芳说:“你懂得可真多呀。”
陈淼接着说:“在病后、术后的康复阶段,药膳的作用是药物不能取代的。”
妻子吴可芳说:“等出了院,你教教我,我天天让你吃药膳。”
下午,妻子吴可芳打开水去了,陈淼坐在床上看报纸。周文杰拎着一箱牛奶进来了。
“陈副总,你好。”周文杰毕恭毕敬的说。
陈淼抬头一看是周文杰,心里不免有些恶心:“来了,坐吧。”
这时,妻子吴可芳打开水回来了,她给周文杰倒了杯茶。周文杰忙说:“谢谢大姐。”
周文杰喝了一口茶说:“陈副总,好久没看见您了,挺想您的,前两天来,医院不让进,所以今天才来。”
陈淼说:“我挺好的,你们忙,不用总来看我。”
周文杰说:“陈副总,看您的气色,身体恢复的挺好的。快出院了吧?”
陈淼说:“这得听医生的,咱说了不算呀。工地的情况怎么样?”
周文杰说:“没有问题,童城天天在那里守着,我也常去。”
陈淼说:“盖房子是百年大计,质量可马虎不得。出了问题你要负责的呀。”
周文杰说:“是的,我们对质量一直抓的很紧,不会有问题的。”
陈淼说:“童城原来是做什么的?”
周文杰说:“他原来在技术科搞设计,业务一般,后来调过来搞现场管理,表现还不错。”
周文杰是一个出言谨慎的人,没有摸清风向的时候,很少说话。今天,被陈淼问的心里有点发毛,心里想:“我还是赶紧撤吧。”于是,站起来说:“陈副总。我要去工地看看,您好好休息,我走了。”
陈淼“哦”了一声,算是回答。妻子吴可芳把周文杰送了出去。
这两天来看陈淼的人不少,病房里到处都摆满了鲜花。陈淼挑了一束兰花,放在床头柜上,他看着这束兰花对妻子吴可芳说:“家里那盆春兰‘黑星’不知道怎么样了。”
妻子吴可芳说:“这两个多月都在医院里照顾你,根本就没回家,恐怕都枯死了。”
陈淼想:“那盆‘黑星’是花八百块钱在花鸟市场买的,枯死了怪可惜的,唉…,这一住院,把什么事都耽搁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