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三 章 甜蜜的相思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星期天,吃完早饭,李慧坐在阳台上,捧着一本《唐诗宋词鉴赏》,诵读着自己喜欢的诗词。她从小就喜欢唐诗宋词,常常被唐诗宋词中,对自然景观虚无缥缈的勾画和对人物内心世界荡气回肠的描写所陶醉。她认为古人在诗词歌赋方面遣词造句的能力,是现代文人所不能比及的。
柳丝长,春雨细,花外漏声迢递。惊塞雁,起城乌,画屏金鹧鸪。
香雾薄,透重幙,惆怅谢家池阁。红烛背,绣帘垂,梦君君不知。
这首唐朝词人温庭筠的《更漏子——本意》所描绘的佳人思君的意境令李慧感动了:春夜,晓色迷蒙,细雨菲菲,细雨清风中,柳丝轻拂。花间传来更漏声声,夜深人静,漏声显得悠长而遥远。漏声惊起乌啼雁鸣,连画中的金鹧鸪也被惊醒了。这悠远深长的意境勾起了佳人落寞而又无人知晓的惆怅之情。佳人灭烛就寝,梦里还在思念远方的情人,可远方的情人也许还不知道呢。李慧想:“古人们之所以饱受相思之苦的煎熬,是因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缘故。在现代社会,一条信息,一个电话,一张机票,一切相思都迎刃而解了。怎么会有“夜夜相思更漏残,……梦君思我锦衾寒。”的情景出现呢?“嗨,我这不是看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嘛。”李慧把自己从这首词的意境里拉了回来。
陈淼已经出院两个多月了,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来看过李慧。李慧并不怪他,她知道陈淼大病初愈,需要静养。李慧就是希望他健健康康的生活并快乐的工作着,她心里就踏实,就有了主心骨。其实,她很想念陈淼,也知道陈淼会想念她。她忘不了上海虹云宾馆陈淼那深情的一吻,使她得到了今生今世的最爱,这爱令她痴迷,令她陶醉,令她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虽然常常是两地相思,不能厮守在一起,但是,李慧觉的这种相思是温馨的、幸福的。
陈淼在书房里悠然自得的踱着方步,回顾着上班两个多月来所做的工作:“周文杰、李华这两个人的问题解决了,穆秀峰和赵卫国也都到位了,可以暂时轻松一下了。”陈淼走到书房的窗前,随意的眺望着窗外的景色。紧挨着秀水公园的是碧秀山庄,陈淼把目光停留在那里:“李慧在做什么呢?今天是星期天,她不会去逛街吧,出院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去看她呢,他想起在自己病重期间,李慧那凄怆的眼神和那份让人感动的牵挂。我应该去看看她,再说也该和她好好谈谈了。”想到这里,陈淼走出了书房。
妻子吴可芳正在整理房间,陈淼说:“我去张凯家看看,中午不回来吃饭了。”
妻子吴可芳说:“你路上小心点,早点回来。”
“知道了,放心吧”陈淼一边答应着一边换着衣服,然后匆匆走出了家门。
陈淼来到碧秀山庄的时候,已经快九点了。他本想打个电话给李慧,可又一想,还是不打吧,给她个惊喜不是很好吗?陈淼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向李慧家走去。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无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李慧正在诵读唐代诗人李清照的《渔家傲》,却听见了钥匙开启房门的声音,顿时李慧的心兴奋的提了起来,。因为只有陈淼有她家的钥匙,莫非是他来了?她悄悄的走近房门,房门已经打开了,进来的果然是陈淼。李慧高兴的说:“果然是你,你怎么来了?”不等陈淼回答,她一头扑进陈淼的怀里,轻声的哭了起来。
陈淼轻轻的搂住李慧,抚摸着她那乌黑的长发。过了一会儿,李慧抬起头来娇嗔的说:“我就知道你会来。”陈淼仔细的端详着李慧那白皙的脸庞和红盈盈的嘴唇,禁不住温柔的吻了上去,李慧紧紧的搂着陈淼,深情的回应着他的亲吻。渐渐的陈淼的呼吸粗重起来,李慧想到陈淼大病初愈,身体还在恢复当中,保护好他的身体才是最重要的。就轻柔的拍打着陈淼的后背,然后轻轻的推开陈淼,拉着他的手说:“来,咱们坐下来说说话。”
李慧让陈淼坐在沙发上,给他倒了杯菊花茶,然后坐下来仔细的打量着他说:“看你恢复的这么好,我真高兴。”
陈淼说:“出院这么长时间了,因为忙,一直没来看你。”
李慧说:“知道你忙,只要你身体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陈淼看到李慧放在茶几上的《唐诗宋词鉴赏》,就说:“你喜欢诗词?”
李慧说:“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唐诗宋词,没事的时候就翻出来看看。你呢?也很有研究吧。”
陈淼说:“谈不上有什么研究,偶而也读上几首。”
李慧说:“你喜欢谁的诗词呀?”
陈淼说:“我喜欢曹操、苏东坡、辛弃疾的诗词。细想起来,我更喜欢**的诗词,一个是他老人家所处的时代离我们比较近,另外一个就是**的诗词气势磅礴,目光高远,霸气十足,读起来让人长志气,长精神。你看他写的《沁园春——雪》,多么大气,多么豪迈。说着陈淼竟为李慧朗诵起来: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尽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陈淼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的感染了李慧,她说:“**的诗词的确不同凡响,节奏明快,一笔贯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陈淼说这是他老人家一九三六年二月写的,一九四五年十月在《新华日报》上发表,当时,在国内引起很大轰动。这首词上篇潇洒挥笔,描绘北方雪景。通过赞美雪景写祖国山河的壮阔和历史的悠久。下篇纵横议论,客观的评论古今人物。上下浑然一体,构造了一个博大的时空世界。表现出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境界。
李慧看着侃侃而谈的陈淼觉得他对诗词的理解比自己深刻多了,自己往往注重对诗词本身意境的理解,而他却能够透过历史背景和诗词的意境把握诗人的精神境界。
陈淼看李慧若有所思,似乎还沉浸在诗词的意境里。就说:“咱们别谈诗论词了,商量点正事呀。“
李慧说:“什么事呀?说吧。”
陈淼说:“咱们认识有十年了吧?你都三十六岁了。”
李慧笑着说:“怎么,嫌我老了?”
陈淼说:“看你说哪去了?我是说,我这病虽然好了,可是,目前世界上肝移植的存活期最多……。”
李慧急忙打断了陈淼的话:“不许你瞎说,你和别人不一样,你身体素质多好呀。”
陈淼小心翼翼的说:“我是说,你要是能组建一个新的家庭,我不也放心了嘛。”
李慧沉思了一下很认真的说:“你的心意我明白,可是,我心里已经有了你,不可能再容下别人。我知道你是爱我的,你放不下我,我更放不下你,我们现在这样不是很好吗?以后不要再说这件事了,现在我不可能离开你的。”
陈淼看李慧生气了,忙说:“好了,不说了,咱们再不说这事了。”说着把李慧搂在怀里。
李慧伏在陈淼的怀里说:“多长时间没见面了?见面就惹人家生气。”
陈淼说:“都怪我,不生气了啊。对了,那个童城去清扫队上班了吗?”
李慧说:“刚开始他不愿意去,我对他讲,领导都定了,你不去怎么行呢?只要你好好干,领导也不会让你在那里干时间太久的,毕竟我们学土建的大学生也不多呀。后来,他去了,听说干的还不错。”
陈淼说:“没看出来,你还会做思想工作呢。”
李慧调皮的说:“怎么,小看我?”
陈淼说:“哪里呀,我是说你做的好。”
李慧说:“你上班后做的两件事,在群众中反映很好的,他们说,领导如果都像你这样,那**分子就没现在这么多了。”
陈淼说:“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在着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分子不断的被铲除,新的**分子也还会再产生,,这就决定了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因此,反**要靠健全的制度和群众的有效监督,光靠几个领导是不行的,如果这个领导本身也是**分子,那他怎么可能反**呢。”
李慧说:“听说李华疯了,可有人说她是装疯呢。她老公犯盗窃罪进去了,她又赶上这么个事,也的确够她受的了。”
陈淼说:“真疯还是假疯,去安定医院一查不就清楚了?那些事都是她自己做的,自己做的孽,自己就得承担后果呀。谁也帮不了她的。”
李慧说:“是呀,都是贪婪惹的祸呀。”
陈淼说:“咱们中午吃什么饭呀?”
李慧一听陈淼中午要在这里吃饭,高兴的蹦了起来:“我给你做药膳吃呀。”
陈淼略显吃惊的问:“你什么时候学会做药膳了?”
李慧说:“人家专门为你学的呀,我买了两只肉鸽,都养了二十多天了,你也不来。”
陈淼说:“我这不来了嘛。”
李慧说:“中午我给你做一道‘灵芝人参炖肉鸽’,这道药膳有滋补肝肾,养心安神,补气益血等功效,你吃最合适了。”
陈淼说:“你还别说,这道药膳我还真没做过呢,一会得跟你好好学学。”
李慧说:“你站在旁边看看就可以了。”说完拉着陈淼的手去厨房忙活去了。
两个人高高兴兴的吃完了午饭,又坐在沙发上说了会话,李慧说:“你早点回去吧,不然大姐该着急了。”
陈淼说:“再坐三十分钟。”
李慧把头靠在陈淼的肩膀上说:“大姐这个人挺好的。”
陈淼说:“是呀,她和我结婚这么多年,家里的事从没让我操过心,这次有病,把她累的够呛,当然也把你折腾的不轻呀。”
李慧说:“不是都希望你好好的嘛。哎,你还记得我们第一次跳舞吗?”
陈淼说:“记得呀,怎么啦?”
李慧说:“其实,那时候,我就觉得我们之间挺投缘的,但是,我也没奢望会得到什么。”
陈淼说:“我不是那种见一个爱一个的花心男人,不知道怎么搞的,就是抗拒不了你的‘诱惑’。”
李慧娇嗔的说:“去,谁诱惑你了呀。”
陈淼说:“确切的说,是你的魅力吸引了我。”
李慧说:“那现在呢?”
陈淼说:“现在就更‘麻烦’了,不仅抗拒不了你的魅力,感情上也被你束缚了。”
李慧感慨的说:“是呀,我们彼此的感情都是真实的,这就是我们爱情的基础。”说话间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李慧催促陈淼说:“快回去吧,要不大姐真的着急了。”
陈淼站起来说:“我走了。过几天再来看你。”
李慧说:“你觉得精神好的时候,就过来,要是觉得累什么的,就别来了,把身体养好,比什么都重要。路上当心点,到家了给我发个短信。”
陈淼说:“知道了。”说完两个人紧紧的拥抱在一起,他深情的吻了吻李慧,然后依依不舍得走出了房门。
随着房门的关闭声,李慧的心里似乎少了点什么,她略显惆怅的来到阳台,看着陈淼挺拔的背影,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碧秀山庄的大门走去,她心里感到无比的欣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