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大禹治水 三皇五帝证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众圣在那里筹划封神不提,话说黄帝传位给自己的孙子颛顼之后,颛顼也是秉承了黄帝的意志,全身心的投身于为人族谋福利的工作之中,人族在颛顼的领导下,生活过的是越来越富裕,丰衣足食,颛顼在位的期间,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最后传位给自己的孙子帝喾
而颛顼虽然没有成就人皇之位,可是却也是天数之下,三皇五帝众人,功成名就之后也被接往火云洞修行。后来帝喾传位给当时的大贤人尧。而尧膝下只有两女,同时嫁给了舜,成就那娥皇女英的传说。
话说舜在位期间,证明了尧的英明眼光,勤政爱民,关心百姓疾苦,体察民情,百姓有口皆碑,在民众间声望极高。
可是舜在位第十七年时,天下发生了大洪水,整个洪荒都受到了水患的影响,一时间民不聊生,舜不但要安置灾民,最重要还是要治理好水患。可是这水患可不是普通的水患,当年巫妖大战之时,共工怒撞不周山,把天撞了一个窟窿,导致九天之水,落下凡间,造成天地大劫。虽然最后杨平和女娲娘娘一起将天补上,同时收去九天之水。可是毕竟当时流下的九天之水太多,还是有一些水流落在了凡间。九天之水乃是天地间通灵之水,这些水经过这些年逐渐聚集在了一起,逐渐壮大,而那些普通之水却非常惧怕他们,可以说九天之水流过之处,所有的水都要退避,这就导致了九天之水流过之处,水患成灾,而普通民众如何有能力解决此事,所以舜为了此事是煞费苦心。发布榜文,重赏能够解决水患之人。
一日,有人上前揭榜,舜大喜,命人将此人招进宫中相见,原来此人是鲧,也是洪荒有名之人,见到舜说愿立下军令状,如果十年之内治理不好水患,愿意领罪,于是舜便任命鲧为水利大臣,治理洪荒水患,洪荒所有人等全部要配合他。
话说鲧领命之后,兢兢业业,一门心思扑在治水之中,要说鲧的确是有才能之人,他知道所有的水患都是有那九天之水引起的,只要能够解决了九天之水的问题,水患就能得到根治,但是普通之人又如何能够对付的了呢,他想到了将九天之水围在一处收取,于是他到女娲娘娘庙处跪求圣母娘娘,求取九天息壤,女娲感其一心为民的行为,所以赐下造人剩下的九天息壤九天息壤为万土之母,可以很快的在平地筑起一座堤坝。
鲧得到九天息壤后,开始了对九天之水的围追堵截,可是他小看了九天之水的灵性,九天之水不断的多长,鲧直到用光了所有的九天息壤,也没有截住九天之水,反而在广袤的洪荒大地上形成了无数的大山,而由于这些大山的出现,水得不到疏导,水患反而越来越严重了。
十年时间到了,虽然舜知道鲧是一个好官,也是真正的为洪荒百姓谋福利,但是为了平息民怨,还是忍痛杀掉了鲧。不过,由于鲧的去世,水患没有人治理,所以还是在大地上肆虐,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困苦,所以洪荒百姓非常期望能有人站出来治理水患。
这一日有一个年轻人过来面见舜,说是愿意治理水患,舜一问才知道原来是鲧的儿子,名叫禹,舜问了大禹一些关于治水的问题,发现禹对之水的确有自己的一番见解,又见他勇气可嘉,所以让禹做了水利大臣。
禹没有按照自己父亲对九天之水围追堵截的方法,而是采取疏导的方法,准备将九天之水引进东海里。禹的这个方法取得了很大的成功,经过长时间的疏导,九天之水被大禹引导了黄河流域,其他地方的水患都得到了很大的治理,民众在原来水患的地方居住了下来,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而大禹在治理水患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三过家门而不入就是这个时候流传下来的,可见大禹为了治水付出的努力,不过见到大禹的功绩,不但舜大加褒奖了他,就是洪荒百姓也是为他歌功颂德,一时间大禹完全的摆脱了父亲治水失败的影响,声名仅在贤德的舜之下。
而大禹也没有被眼前的成功蒙蔽了眼睛,依然努力的工作,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果然就在大禹准备将九天之水赶到东海里的方向出现了一座大山,而此山正是由于他的父亲之水时,一粒九天息壤所化成的,坚固无比,如果用人力来劈开他的话,可能百年的时间都不够,那时候不知道水患又把洪荒大地肆虐成什么样了,一时间治水陷入了僵局。

在大禹愁眉不展的时候,有人提醒大禹,每当人族有难的时候总有圣父过来帮忙,虽然圣母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在人族显身了,不过如果去求圣父的话,以圣父对人族的感情,自然不会袖手旁观的。而以圣父的神通,应该可以解决此问题。
大禹一听大喜,连忙来到圣父宫的神像前,祈祷到:“小民本不该打扰圣父,但水患肆虐洪荒,民不聊生,今大禹率领洪荒百姓治理水患,哪知一座大山立在水患的前方,望圣父慈悲,怜我人族,赐我解决此问题之法。”
杨平在蓬莱岛收到大禹的祈祷,以他和人族的感情,自然不会不管,他传下信息告诉大禹不必担心自己会帮助解决的。大禹大喜,忙回去准备一切事宜。
杨平起身来到地府,向蚩尤说明来意,说明想请刑天,借助他的干戚神斧帮助大禹,蚩尤当然没有异议,况且此事对刑天不过举手之劳,而且还是大功德之事。所以立刻安排刑天前往洪荒帮助大禹。
话说刑天来到大禹的居所前,说明来意,大禹一听,高兴万分,赶忙出来迎接。众人来到了那座大山前,见到那座大山,刑天想到怪不得人族无法解决此事,就是自己如果没有干戚神斧的话,也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刑天对大禹道:“你赶紧吩咐众人离开此地,躲得远远的。”
大禹赶紧吩咐众人离开,只见刑天化作了万丈金身,俨如天神一般,举起了干戚神斧,向那大山劈去,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高山被劈成了两半,只见滚滚洪水顺着事先设计好的路线流向了大海,肆虐洪荒几十年的水患终于解决了,一时间欢呼声响彻洪荒,万民相庆。百姓高呼:“大舜万岁,大禹万岁,圣父万寿无疆,刑天大神万寿无疆。”
刑天看到此景,心中感慨万千,也不禁赶紧杨平,因为杨平的神通肯定有其他的神通解决此事,可是为了给地府增加气运,将这么大的功德拱手相让。
此时洪荒水患得到了治理,天道有感,降下大功德,其中大禹得到了六成,舜得到了一成,而杨平得一成,刑天劈山得到了最后的两成,而刑天凭此功德终于成为了祖巫之身,比起12祖巫有过之而无不及,且洪荒百姓念其为人族所做的事情,为他建立庙宇,每日香火不断,称其为战神,此举为巫族增加了很多气运,巫族众人也更加感激杨平。
后来舜年纪大了,见大禹在民众中威望极高,且在其他方面也很有才能,考察一段时间之后,就将皇位传给了大禹,和娥皇女英一同前往火云洞修行。
大禹在位期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后来大禹将天下共主之位传给了从治水开始就辅佐自己的伯易,自己成就了三皇五帝的最后一位,前往火云洞居住,满了天数,从此三皇五帝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中。后来大禹的儿子夏启不服伯易的领导,起兵推翻了伯易。宣布成立了夏国,从此洪荒推行很久的禅位制度为子承父业的世袭制取代,人族从原始社会过渡到了奴隶社会。
杨平在蓬莱岛上见到了洪荒发生的这些事情,知道了天地大劫已经开始揭幕了,不知道自己一门能不能平安度过。旁边的孔宣见到杨平的表情,知道他是为大劫之事。于是说道:“大哥何必为这些事情发愁,想我门下个个都是惊世绝艳之才,比之三清道教和西方教不知强了多少,而即使是圣人亲至,凭借我二人也不会惧怕他们。”
杨平知道孔宣虽然和自己经常嬉笑打闹,但是骨子里乃是骄傲之人,否则也不会在三山关前大战准提,虽然最后失手被擒,但是那可是唯一的一个可以和圣人交手的非圣人,何况现在由于自己的到来,他的修为比之以前更是强上许多,不过,现在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无论如何也不会让孔宣做那啥子佛教护法,受人奴役,那自己将永远解不开这个心结。
听到孔宣的话,杨平也是豪气大升,道:“圣人也不是很可怕的,我那次把准提打得那么狠,他成圣这么多年来也不敢多来寻仇,本来我不想参加此次封神,兄弟这么豪气,就让我们和那些圣人在此次大劫之中好好的斗上一次,说不定,我们兄弟真的能屠圣也未可知。”
说完二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