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西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五指山。远远望去,便可见有金光万道,瑞气千条。
五座千丈之高的大山分四方围一之势,居中一山顶部四方石之上,有一张帖子,上有六个金字:“俺、嘛、呢、叭、铁、牛”。那孙悟空便被压在山根下,只露一头。又有一尊土地神祇,会同五方揭谛,居住此山监押。待猴子饥饿时,便与他铁丸果腹,渴时便与他铜汁饮。
这一日,那孙悟空正无所事事,忽而见天际仙光道道,一道五彩仙云自远方飘至,降落到山前。随即从上面走出一个眉清目秀地仙童,手抱拂尘,来到山脚。
孙悟空只觉这童子有些面善,仔细一想,顿时记起对方正是那侍奉在菩提老祖身边的一名童子,名唤流云,不由惊喜交加,忙高声呼道:“流云师弟,你来的正好,快来帮我揭了那金贴,助我脱困。”
那童子闻言摇了摇头:“师兄,你之劫难乃天数注定,此时却是脱身不得,我却是爱莫能助。今日前来,乃是为传祖师法旨。”
便恭恭敬敬地将拂尘平托这,举过头顶。
“祖师法旨:吾徒悟空,尔乃天地生产,资质绝佳,颇合吾道,奈何生性顽劣,不知进退,以至于肆意妄为,惹下大乱,合该有此一难。然福祸本相依,不久之后,将有一取经人至此,与你解难。届时你可护送他前往灵山大雷音寺,如此便是大功德一件。事成之后,当成正果,重入吾之门下,不可怠慢。”
说完,便又拿起拂尘,对着孙悟空后脑连拂三下。
孙悟空顿觉脑海中一阵神清气爽,修为也一下子提升到了一个以前所无法想想的地步。
原来,那准提道人看得分明,眼下西牛贺州妖魔猖獗,大多都有了金仙以上修为。
而孙悟空虽然天资机缘都不错,毕竟修炼时日尚短,凭他那那真仙后期的修为,想要保唐僧取得真经却是极为困难,是以才出手来了一次揠苗助长,直接将他修为境提升到金仙巅峰。
孙悟空自然也知道这种手段,这是菩提祖师给了他许多好处,心中不由一阵激动。他被压在山下,身体不能动弹,猴腮却留下两行浊泪:“祖师大恩,弟子不敢相忘,今日吩咐,必不敢怠慢。”
同一时刻,西牛贺州灵山之上。
那象征着西游揭开序幕的孟兰盆会也终于开始了。
瑞霭漫天竺,虹光拥世尊。西方称第一,无相法王门。忽然一日,如来佛祖居于灵山大雷音寺宝刹之中,唤聚诸佛、阿罗、揭谛、菩萨、金刚、比丘僧、尼等众前来,曰:“自伏乖猿安天之后,我处不知年月,料凡间有半千年矣。今值孟秋望日,我有一宝盆,盆中具设百样奇花,千般异果等物,与汝等享此盂兰盆会,如何?”众人一个个合掌,礼佛三匝领会。
如来却将宝盆中花果品物,着阿傩捧定,着迦叶布散。随后便微开善口,敷演,宣扬正果,讲的是三乘妙典,五蕴楞严。但见那天龙围绕,花雨缤纷。正是那禅心朗照千江月,真性清涵万里天。
如来讲经完毕,四下扫了一眼,终于缓缓开口,道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

“我观四大部洲,众生善恶,各方不一。东胜神洲者,敬天礼地,心爽气平;北巨芦洲者,虽好杀生,只因糊口,性拙情疏,无多作践;我西牛贺洲者,不贪不杀,养气潜灵,虽无上真,人人固寿;但那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我今有三藏真经,可以劝人为善。”
虽然说是东土,实际上也不过是南瞻部洲而已。至于东胜神洲,那里可是三清道统的根本之地,除非如来活得不耐烦了,否则万万不敢有指染之念。
诸菩萨对西游之事早已心知肚明,知道这已是定数,如今如来这一番言语,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便也作不知,合掌皈依,问道:“如来有那三藏真经?”
如来便道:“我有《法》一藏,谈天;《论》一藏,说地;经一藏,度鬼。三藏共计三十五部,该一万五千一百四十四卷,乃是修真之经,正善之门。我待要送上东土,怎奈那方众生愚蠢,毁谤真言,不识我法门之旨要,怠慢了瑜迦之正宗。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远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便有那观音将莲台移到佛前,拜了三拜,道:“弟子不才,愿上东土寻一个取经人来也。”她虽然十年前被周海破了莲花台,受了些损伤,但又灵药相助,得十年功,伤势也早已尽复。
众菩萨见了,纷纷羡慕不已,但知此事早已成定数,那观音又是两位教主所看重之人。是以,虽然心有不舍,却也不敢去与她争这份大功德。
如来见了,微微点头,便命阿傩、迦叶,取出锦澜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与了观音,着她转交与取经人,又赐她三个箍儿,分别为金、紧、禁,以用来降服那些取经途中神通广大的妖怪。
观音领了佛旨,即告命而出。带了惠岸行者,一路奔了东方,再做些布置,点化了沙和尚、猪八戒、小白龙与孙悟空等四大弟子,而后便来到大唐国长安城,正逢那金蝉子转世,唐三藏奉大唐皇帝之名,开设水陆道场,宣讲小乘佛法。
观音菩萨借机化身,以大乘佛法动之,言只有大乘佛法方可渡渡亡脱苦,寿身不坏,解百世之冤,消无妄之灾,后又赐锦澜袈裟与九环锡杖与唐僧,复又现出真身,显像与凡俗,后才飘然离去。
那太宗皇帝见了心中大喜,心动不已,当即便问谁肯与他前去西天将那大乘真经取来。”便有那唐僧站出来愿以身前往。太宗皇帝大喜,便即与唐僧拜了四拜,结为兄弟。
次日,太宗皇帝设朝,聚集文武,写了取经文牒,用了通行宝印,又赐紫金钵盂,良马一匹,长行者二人,并亲自与唐僧践行。
唐僧心怀感激,辞谢了出关而去,开始了取经之徒。
西游,终于拉开了序幕。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