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才到用时方恨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左宗棠回天津去了,临行前,与李鸿章合伙儿将我从禁军那儿省下地钱差不多敲诈光了.哦,李鸿章倒没亲口要钱,是我主动给地.特种部队是个烧钱地兵种,这特种部队又是草创,我又是个嘴把式,其它人更连嘴都不嘴,既然要建特种部队,正常消耗和适当得武器装备研配外,肯定少不了浪费性质的消耗.浪费不浪费,都是钱哪,所以,计划中一个后世混编团规模的特种部队,两三千人,原本军费之外,我每人每年增加一百两的训耗银子,这就是二三十万两.
此口一开,左宗棠怎肯罢休.银子,是保证这时代没理想,没准责,没目标军队稳定得第一基础,兵祸大于匪,这就是乱世中的军队.我——想地太简单了.只以为左宗棠主要是训练依靠人民群众,依靠艰苦奋斗得游击战士,理想要用钱买,那可麻烦了.但左宗棠这领兵知兵的老将却对自身人格魅力和从我这儿学而思之地政治动员方法信心十足,首先保证一定能训练出一批政治合格,军事过硬得游击战士,我也明白了,一开始根本无法过高要求,所以在左宗棠的保证上加了[基本的定义,心只能放下七分.
然而,左宗棠话风一转,提出困难重重,麾下十万军队如何如何,一大堆理由中只透出一个真理:没钱不行啊!
于是,五十万两银子又飞走了,禁军军费中省下地八十万两计划光了.快,世上最花钱地就是军队,算是深刻体会到了.
此后,我整整跟禁军一起操练了四十多天,直到把将士们拉到野外进行负重越野训练才在将士们真心崇敬得目光中离开.而一万二千参训士兵少了一千多.在我以身做则的行动中,被注入了一股向上精神的将士们,很少有受不了训练而主动离开地,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绝大多数是被劝退,他们已开始真想当个好兵了.
这期间,我只上了五次早朝,把几件大事与群臣商量一下,其实就是一件事,我要干李鸿章将来要干地事,办洋务.其他事可以不管或少管,但训练新式军队和建设新式工业谁敢和我争,就跟谁翻脸.只不过把更多时间精力花在引导本国工程技术人员的科技思维上,具体工作俺可不行.
群臣均无异议,正巴不得监国王少乱搀合呢!但我虽然已经大有收敛,总得来说还是刀光霍霍,逮谁砍谁,手中权柄是重,却已犯下众怒.六万禁军被赶走大半儿,将皇族得罪了个精光,不过眼看着新禁军的新面貌,敢在监国王面前睁眼说瞎话儿,接着要求白吃白喝地人还没再次出现.又听说监国王要主抓军队,上蹦下窜之辈也都在单个问题上老实下来,时机一到,自然还要与监国王做对,目前还是先将心思转到兵部与工部以外.开玩笑,副皇帝专门儿对付军队,你是皇族也不敢说是好事儿吧!
那下一步该从哪儿入手呢?新军训练交给左宗棠李鸿章了,但还有一支部队一定要抓住.曾国藩麾下军队是不是雄师不一定,却不止经历百战,而且曾国藩正在办安庆军械所,对,一定要去趟安庆.安庆一行,一半儿在军事,另一半儿在军工.
可能两手空空去安徽吗?军事上还能耍耍嘴皮子,自有曾国藩实施.但工业建设光嘴皮子不行,要实打实有货.何况,只有曾国藩镇地住江南战事,不可能调他上京,只能我过去.但绝不能就这么走,因为
最基本一点,最少要留在京城到十二月适当时候才能成行,辛酉政变会不会发生?不敢保证.慈禧会不会提出两太后垂帘听政?我让原来的慧妃,现在的慈宁王太后牵制她,不见得成.咱不能日日防着惦记你的贼,要困住他方好.对慈禧这个窃国名贼,我一是暂时杀不了,二是舍不得杀,谁敢说她不是个人才!我想好了,在将其镇住之后,教育她一两年,交给她一件事儿干.想来想去,没谁比慈禧更合适.
慈禧想从顾命八大臣手上得到军队帮助几乎不可能,那八个家伙保守是保守,但绝对是保皇派,不会帮着后宫造反.虽对我很有怒气,但咱这监国王可不是偷来地,心里再烦,怎么也会忍个三五年,何况我干地事,仔细想想,的确是在卫护大清基业.而对皇帝有意见的弈沂和胜保想调动左宗棠和李鸿章,那是妄想.皇宫大内的势力,在心内更向着平等观念是常识的监国王,谁愿意跟着杀人不眨眼,视人命如草菅的慈禧?神精病愿意.

对朝中势力我很放心,那列强势力怎么办?
嗯,我先下手为强好了.列强是一定要打,但不是现在.现在啊,咱先和你们做做生意好了,哪怕吃点亏呢!
1861年八月到十二月初的四个月,怎么说呢?很充实.脑子里想到几件事,并付诸实施了.苦苦等待地几件事,也达成所愿了.日日忙碌地一件事,在眼花手酸中也做完了.
某天夜深人静时,我命令所有太监侍卫推开金栾殿大门,然后赶他们远远回避,把俺那藏在山里的飞艇遥了过来,开着目视隐形,直接飞入殿内,取出记录着人文与科技发展史和同时代重要科技发明慨括性原理的阅读器拿出来,接着遥控飞艇重回原处.搞地我第二天一早到禁军训练时,头昏脑涨没精神.
拿到阅读器后,就是找几根鹅毛当笔了,嘿嘿,跟网络小说地,别说,挺好用,当然这是相对毛笔来说.每天忙活完外边儿,就在大书房抄抄写写.累啊!足足用了三个月时间,才抄完了包罗万像的上中下三册技术发展纲要,这作者吗!哈哈
年代记录肯定要删除,技术发明人看情况,有条件就把那些没成名或不得志的挖来,嘿嘿,还是跟网络小说学地.我这脑子里有用的知识,百分之九十于前生那两年网络岁月.
九月六号,我召来载垣和翁同龢,交给他俩一个任务.找YF买枪买炮买军舰,附带请教官.两国一次全找着,咱提要求,让他们竟标,我们的钱是大水冲来地么?能省就省.但要记住两点,第一,该给地好处要舍得给.第二,别指望得到最好得,自觉点儿,只要别给人死命坑就行.最好让他们觉得俺好].要不派载垣去干嘛,不就是表示态度吗!这两年这两年还得装孙子啊!命载垣和翁师傅要随时向我汇报YF的态度与动向,以便即时应对.
安排了这事后,又考虑将来的舰队司令人选.再再次感谢网络小说,中华杨大大的作品让我想起了黄翼升.这黄翼升好像是李鸿章的朋友,后来成为李的下属,任南六省水师提督,就不知1861年的黄翼升理不理解当代主流海军.不行,还是找李鸿章问问.
趁着训练后的当儿,向李鸿章详细打听,大致了解了黄翼升其人.无需赘述,黄翼升无疑是个有爱国心的人才,有心有志改变清朝有海无防的历史,对海军建设下过苦心研究,并团结了一批人才,但还没实践经验.不过,这就够了,架空类网络小说作者哪个不是查历史查地头昏眼花,不会瞎吹黄翼升对不对?俺决定,六百里加急调黄翼升进京授予重任,怎么建海军,那是他的事,我只要是想到可以看中的人,最舍得给权.管他哪个说我幼稚,相信历史记载,相信网络作家.
接着,又召翁同龢,问了去年先皇拨给地二十万两银子用地怎么样了.翁同龢告之,四处搜罗到许多西方科技资料,但办事地人都没经验,是好是孬就难说了,而从西方走私工业设备还要一段时间才有结果,技术人才则很难说.行,咱等.但光等不行,我吩咐翁师傅,工业设备要是来地顺利,就一半儿送到安庆,一半儿运到京城.怎么分?我哪儿知道,所以咱去年就告诉翁师傅了,一样买两件儿.钱不够怎么办?我歪解期货慨念,清朝虽落后,但这时的清朝,在西方人心中,是遍地黄金啊!许以未来的期货好处,还是拿地出手.
想到的几件事都安排下去了,三天两头关心关心.剩下两件事.一是安心[著作]科技发展大纲.二是等齐天远回来.
情报局啊情报局,爱死你了,别让我失望啊!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