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这里有外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四章这里有外宾?
鉴于刘文辉出色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林海和王士安商定向县委打了报告,要求将他正式调到小河公社,并担任公社革委会副主任
王士安为此专程到县委就刘文辉的情况向庄永华和组织部杨部长作了汇报,。县委常委经过讨论后同意了小河公社的报告,接着县委组织部就派人带着商调函赶到了竹林县。
别看竹林县农业局平常待见刘文辉,局领导也曾表过态,只要有单位要就随时可以同意他走,可真到了别人要调人的时后,反过来又不愿意放人了,把刘文辉说得比局长还重要,好象离了他县农业局就要瘫痪了。
原想着很容易的事情卡壳了,陆山县来的人忙往回打电话汇报。庄永华就要通了竹林县县委记的电话。
竹林县县委记电话里道:“老庄,不是我薄你的面子,这件事我听农业局说了,他们不放人,我也很为难啊!我们这分配过来的当老师和当干部的那些大学生都不安心,这要是县对县之间来个函就放人,我以后可不好收场。你还是找地区领导出个面说一声,我对下也好有个交代。”
庄永华只好对林海把情况说了,要他直接找地委领导,这样可以把原因说得更清楚。
林海考虑了一会,决定这事没必要去惊动宋汉杰,就给地委金副记和农业局葛局长分别打了电话。
现在小河公社正处在全面起步展的关键时刻,连省委领导都在关注着,在调刘文辉的问题上,金副记对林海没有直接找宋汉杰,而是直接先找了自己感到满意。这些领导都鬼精的很,都知道如果能在这个时间,为小河公社解决一两件相对自己手中权力并不算难办的事,将来就很有可以在自己的政绩上重重写上一笔,这样对自己的展就大为有利了。
为此金天悟在电话里把竹林县的县委记一通好训。葛局长也对县农业局长说如果再不放人,他就直接把刘文辉调到地区农业局。竹林县这才同意放人。
宋汉杰也知道此事,只是没有插手。
这竹林县的领导,明知小河公社的成绩就是地委领导的成绩,还得领导亲自来话才办事,没有政治上的敏感和大局观。竹林县的县委记和农业局长在仕途上基本就算被判了死刑。
刘文辉的副主任任命一下,王士安第一件事就是要他写入党申请。别处不知道,起码在陆山县不是党员的公社副主任唯此一人。年龄也是排在倒数第四位的。
林海毫无疑问是倒数第一,当了几个月的公社副记才刚满十八岁。不说县里,就是在地区和省内也找不出第二个来。成绩在那里摆着。
平阳地区的两社一大活动是去年底全面开展的。当时小麦都已播种了,人们划分了竞赛责任田以后只得把重放在夏粮作物的田间管理上,要想普遍取得很大的增产还得要等到秋粮的那一季。但从目前就要收割的夏粮作物的长势开看,比去年增产一成以上还是有把握的。
而陆山县的所有公社由于县委决断及时,没有被动的等地区的统一置,则是从小麦播种时就开始了劳动竞赛。而其中光明大队已经是第二季了。由于小河公社比别的公社准备要充足,同时又创造了“山区经济模式”,所以夏收即将到来之际,光明大队和小河公社又再次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
宋汉杰打来电话,告诉林海夏收时省委严记要坐镇平阳,光明大队和小河公社的情况每天都必须向地委汇报。
林海听得出宋汉杰话语带着兴奋和焦虑。一个地区五百多万亩夏粮,平均一亩地只要能增产四十斤,就是两亿多亿斤。这可不是一个小数字。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大国,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老百姓,无一不为粮食粮食紧张而愁。粮食产量如此至关重要,在权力斗争中,任何一派都可以把它当做政治筹码。所以对为官一方者来说,粮食产量上去了,其意义就深远了。
随着夏粮的成熟收割,由南至北的消息一个个传了出来:县先报了一个公社的产量,增产16%;县增产138%;陆山县305%;县≈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地委办公室象在打仗一样,电话里喊着叫着,进出的脚步都急匆匆。每一个统计数字出来,先送至地委记宋汉杰案头,接着又送到了在平阳坐镇的省委记严明手里。
最后统计全平阳地区夏粮平均增产达多产粮食八亿五千五百七十多万斤。
而小河公社的平均增产为336%;光明则大队独占鳌头为442%。
一个奇迹再一次诞生。记者和官员们又纷纷涌向了平阳,涌向了小河公社和光明大队。
省委记严明在夏收结束时没有急于回到省里,而是带着满心的喜悦风扑尘尘的赶到了小河公社。
下车伊始,严明一改往日的沉稳,满脸笑容的向迎接他的人群道:“谢谢基层的同志们!谢谢社员同志们!我代表省委问候和感谢大家。”并逐一和在场的人握手。
当握到林海时,严明压低了声音道:“还要特别谢谢你,林海小记。”

宋汉杰见林海脸和胳膊上的皮肤晒得黝黑,开玩笑道:“我们这里怎么来了非洲朋?”
已在小河公社呆了数天的葛局长道:“这小子,没日没夜的帮军属和劳力少的社员家割麦插秧,还把燕燕那姑娘叫着一块。害得我这半老头子也不好意思坐在屋里,天天跟着他们在地里转悠。我正琢磨着怎么让他补偿我呢!”
宋汉杰道:“老葛啊,我怎么听着你好像是在表扬自己。”
林海道:“宋记,葛局长工作可认真了,绝对应该受表扬。你不知道,他拾起过麦穗的地里麻雀都不往那落,怕找不着食吃。”
宋汉杰道:“我老家当年过蝗虫的时候也这样。”
几人一番说笑,将干部们丰收后的轻松和喜悦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严明等也在一旁哈哈大笑
接下来严明饶有兴致的参观了农田和养殖种植基地、加工厂、农村文化室,以及社员家庭。在社员家里人们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缩在后面的林海身边总是很快就聚起一圈大人小孩,围着他说这说那,反而比由王士安陪同的严明这边更显得闹。省里来的干部中有人轻轻皱起眉头表示不满,严明和宋汉杰却相视会心一笑。
在光明大队的有线广播中,严明向社员群众表了情洋溢的讲话。
宋汉杰指着扩音机旁的王晓燕介绍到:“这是和林海一起下乡的知青王晓燕,父亲是平阳市公安局长。她现在可是大队支部委员,团支部记了。还有一个许亮,现在抽到公社协助工作去了,父亲是平阳市委组织部长。”
严明特意和王晓燕握了握手打趣道:“就是那个和林海一起帮社员干活的燕燕姑娘?好!好!有了一个小记,又有一个小支委,长江后浪推前浪。”
在公社会议室里,严明详细的询问了山区经济模式的规划及进展情况。王士安和刘文辉分别作了汇报。
听完汇报后严明说道:“你们小河公社走了一条有山区特的展道路,思路是新颖的,方向是正确的。它不但对山区的经济展,而且对其它各地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以粮为纲全面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有深远的意义。由此我们可延伸出平原经济、丘陵经济、城市经济和其它一些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经济模式。希望小河公社能以优异的成绩为全省做一个表率。”
接着严明又指向刘文辉问道:“你这个年轻副主任好象很专业嘛!在农村工作多长时间了,以前是干什么的?”
刘文辉把自己的经历简要的作了汇报。
林海一旁补充道:“刘主任还有两同学也在这里,都挥了重要的作用。另外各方面的专家也经常来指导,地委和县委领导在这方面对我们给了很大的支持。”
同在会议室里的宋汉杰、金天悟、葛局长和庄永华听了都很受用,但还是连说为基层服务是他们应该做的。
严明道:“好嘛!一个知识青年到公社当了副记,又有一个大学生到公社当了副主任,到农业生产第一线,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用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农业的展贡献力量,这方面的经验要好好总结,要人尽其才。”
临离开小河公社时严明再次拉着林海的手道:“小记,冬天我可还等着吃你们的青菜哦!
严明来时随行的干部和记者一大堆,走的时候又留了一部分下来。林海觉得严记如此高调行事,说明省里就要有大动作了。
果然,六月下旬,《河中日报》在头版表了长篇通讯:“农业学大寨运动的新创举——记平阳地区两社一大活动。”文章追溯了两社一大活动的展历程以及取得的成就。其中多处提到了林海的名字及光明大队和小河公社。
看了文章的人都知道了两社一大活动的源地是光明大队,而它的创始人就是林海。
接下来连续几天,《河中日报》和河中人们广播电台每天都不断的登载播出各种调查报告、专访和评论文章,各地市的报纸也纷纷转载,一时两社一大活动及所取得的巨大成效成了全省议论的门话题。而其中“小记”的昵称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王晓燕、许亮的名字也跟林海一起频频出现。三人都被授予了省“优秀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称号。
为挽回国民经济面临的困难局面,七月一日,中央出了《关于抓革命,促生产的通知》。
中央通知的第二天,河中省委就做出了“在全省农村广泛开展两社一大活动的决定。”并召开全省电话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林海数度回绝了省委宣传部原定要让他在电话会议上言的安排。他觉得在农村的第二个阶段的计划已经提前实现,自己有必要开始收敛一下了,不宜再搞出什么大动作,安安稳稳的呆到明年上大学最好不过,出头露面这个机会应该给何本志和王士安他们。
为此林海省委宣传部相持不下,最后还是严明说了话后才按林海的意见办了。
省里的电话会一开完,林海就对王晓燕道:“走啦!该回平阳的家去住几天了。”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