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五章 衰败的县酒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柳正向林海介绍道:“丰裕县酒厂三年以前还是周边几个县最红火的企业,厂里生产的丰裕大曲畅销整个台河地区,还有部分销售到了其它地区,几乎到了供不应求的程度,最多的一年产量达到了八百多吨,产值达到了将近三百万元、上缴各级财政的利润就达一百多万元,曾是丰裕县财政的主要支柱可由于近几年其它县大多都建起了自己的酒厂,再加上厂里内部管理的原因,酒厂的产量、质量都直线下滑,已经没有多少利润可言了。”
林海问道:“酒厂内部的管理问题主要是什么?”
柳正道:“详细的我不太清楚,县领导一般不让我们过多的接触酒厂的事。但有一条是大家都看得到的,那就是厂里的人员越来越多,据说光是正式的职工就有五百多人,还不算大量的临时工。可听说七三年产量最高的时候才有二百多人,那是也几乎没有什么临时工。”
既然柳正也不知道多少,林海便头“嗯”了一声,也不继续问下去了,以免给秘难堪。在领导和秘的关系上,领导永远是处于主导的地位,秘永远是无尽的在揣摩领导的想法。领导稍微多做个动作示意这个问题已经结束,秘脑袋就要松快很多。
酒厂的大门相当宽敞,虽已有些锈迹斑斑,但还是看得出当年的繁盛。车驶进厂门时,一个门卫懒洋洋的抬头看了一眼,接着又爬在桌上见周公去了。
林海在厂办公楼前下了车以后,让柳正去叫厂领导来,自己就在车旁溜达着。
一会就见柳正从楼上领下来三个人。一介绍,原来是酒厂的记、厂长和一个副厂长。
林海拒绝了厂领导请他到楼上坐坐的邀请,说道:“车间里好像正在生产,我们先去看看。”
酒厂的车间林海是头一次进,一进车间里就见两个巨大的蒸馏罐冒着蒸汽林海的最初感受如同进了钢厂炼钢车间一样,一股浪立刻笼罩了全身。不过接下来夹杂的湿气和浓烈的酒糟味,更让人有一种要窒息的感觉。车间里在干活的工人有不少都光着膀子,肩头上搭了一块毛巾,头上和的上身大汗淋漓。
有一个工人大概是渴了,拿着个斑驳的搪瓷杯走到蒸馏罐下面,打开龙头放了半杯酒,一仰脖子便喝了个精光。看得林海是目瞪口呆。
厂里记不好意思的解释道:“我们这里的工人喝酒都喝习惯了,喝水都觉得没味道,干活也打不起精神来。”
林海也懒得看下去了,心里暗下决心以后再不喝丰裕大曲了。
进车间之前感觉外面的气温还有些燥,可现在从车间里出来以后,倒觉得了一股清新凉爽。不过湿透了的衬衣贴在后背上也有些难受。
林海深呼了几口气便对厂领导道:“我们现在去办公室,听你们汇报一下厂里的情况。”
会议室里,随着酒厂记和厂长的汇报,林海的眉头越皱越深。
一个设计年生产能力为八百吨的酒厂,去年全年才生产了三百七十吨,全年利润是二十二万七千元。今年前一个季度由于是旺季,生产了一百二十吨,报表利润是六万四千元。
这简直是开玩笑!现在是计划经济年代,生产原料价格低的吓人,生产烟和酒都属于高利润行业,正常情况下利润和产值比一般要达到百分之七十左右。就算瓶装和散装酒的平均价为一元钱,那么去年的利润也应该有五十万元左右。可现在生生的少了一半还多。
再一听酒厂管理方面的情况,林海就坐不住了,站起身背着手在会议室里来回的走动,身上释放出的那股煞气,让几个厂领导都不寒而栗。
林海度步许久,突然停下来厉声道:“就这么产值和利润,厂级干部就有十五个,机关科室人员就有一百多,全厂在册职工达到了五百八十多,临时工还有将近两百。可你们自己看一看,车间里所有干活的人、连上灌装和包装的,也不超过四十人。就算你们四班三倒,剩下的几百人都哪里去了?何况你们连一半的产能都没达到。养这么多的人不管是不是你们的主要责任,但经营不善、管理松散、萎靡不振,和你们有直接的关系。现在你们马上把在厂里的厂领导都叫到会议室来,另外马上清在岗的科室人员,二十分钟以内把数字报给我。柳秘,你跟到各科室去,把今天的考勤表都收上来。”
在外面炸了窝似的一通忙乱的同时,几个厂级领导络绎走进了会议室,连上原来在座的三人,一共是七个人。
林海沉着脸问道:“还有八个人呢?”
记红着脸低声道:“有几个长期生病,还有几个每星期来一两次,在办公室坐一会就走了。一直在厂里工作的都到了。”

林海实在是懒得多说什么,于是双臂抱在胸前坐在椅子上静等查岗的结果。会议室里安静的没有一丝声响。
一会,柳正和厂劳资科长拿着考勤表走进来道:“林记,科室出勤的情况汇总出来了。在册人员一百三十一人,除去在外的销售和采购人员十六人,还有五人经落实确实除去办事。其余应到一百一十人,实到四十二人,缺勤六十八人。十个科室只有三个打了考勤,但都是打的全到。其余科室都没有打考勤,其中有三个科室本月的考勤表全部空白,说以往都是月底一起补。”
林海道:“你们厂领导自己看吧!记厂长先表态,目前酒厂的这种状况,你们有办法解决没有?”
记厂长互相看了一阵,然后记便道:“这些状况有很多不是我们左右得了的,我们暂时没有有效的办法来解决。”
林海又道:“还算老实。其他厂领导以一个个表态。”
又有三个厂领导表示了无能为力,只有两人没有说话。
林海问了这两人的姓名和职务。一个叫姚理会,是管技术的副厂长;还有一个叫刘德斌,是负责销售的副厂长。
林海放缓了口气道:“两位厂长是不是有什么妙策,能不能说来给我们听听,不瞒你们,我也有一些想法,我们还可以在一起交流交流。”
许是被林海诚挚的话语打动,刘德斌看了姚理会一眼,犹豫着从衣兜里拿出一份有十几张的手写材料道:“林记,这是我和姚理会同志共同写的一个建议。我们分析了酒厂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如果能过得到县委领导的有力支持,那么通过调整和加强一系列的管理,改变酒厂的被动局面还是能做到的。这个建议我们年前就提交给记和厂长了,不但到现在都没有回音,我们反而受到了一些人的威胁,说我们想砸他们的饭碗,要我们当心一些。今天林记来了,我们也是斗胆向你提出来,希望你能认真看一看我们的建议。”
柳正走过去接过建议放在了林海的面前。林海翻看了数张以后抬头问记厂长道:“这个建议你们仔细看过没有?”
记道:“看是看了,可是没有办法采纳,厂里没有能力改造设备和研制新产品,而人员又≈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林海道:“那你们向县里做过汇报没有?可以求得县里的支持嘛!”
厂长接言道:“县委领导们有好多大事要考虑,我们这些事情哪里好去打搅他们。”
林海讥讽道:“看来我今天是抓鸡毛蒜皮了。既然这样,我也不敢影响你们忙大事了。记厂长请回你们办公室,姚厂长和刘厂长留下来,其余的随意。这个会议室我借用一下办小事。柳秘,你叫其方把那些坛子拿一个上来。哪位去帮忙拿几个酒杯,再请几位有品酒经验的人来。”
众厂领导见林记下了赦令,也顾不得想他要在这里干什么了,赶紧分头散去纷纷向外打起了电话。只有一位自告留了下来,和姚理会、刘德斌一起帮着找杯子喊人。
诸事准备好以后,母其方和柳正打开了酒坛,将一部分酒倒入茶杯,又分到了数个小酒杯中。
在弥漫的酒香中,林海微笑着示意请大家品尝。
见众人或闻或呷表情专注,渐渐有人脸上露出喜色或惊奇,林海便问道:“各位专家,这酒的味道如何?”
一位车间的老师傅品完了酒以后,又将杯子里酒滴在了手心里一,然后快速的搓了十余下,将手掌放到鼻下连续两次深吸,吐出气后答道:“这个酒色香味都相当不错,就是还欠缺绵柔,应该是刚做出来不久。如果再存放个把月,这酒就是我喝过的最顶尖的酒了。”
姚理会晃了下酒杯再闻了一次,满是欣喜的问道:“林记,这个酒是哪里醸的?兼有浓香和酱香,是纯度很高、口感极佳的原酒,完全可以和几大名酒媲美。但是看这个坛子,这酒应该是一般酒坊里做的。这怎么可能呢?”
林海道:“是哪里酿的我先不告诉你们,姚厂长、王厂长,这坛子酒给你们留下来,多送到几个地方去做检验,时间要抓紧。你们的建议我先拿回去细看以后我们再详谈。另外如果有谁再敢威胁你们,你们马上就向公安局报案。我也会和他们交代的。柳正,等会你去王主任那里拿一千块钱,给姚厂长他们送来做费用。”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