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一章 尽绵薄之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七月二十八号下午十五,震后不到十二个小时,指挥部与军区的有线通讯被接通同时通往机场的公路预计在晚上二十二全部抢通,机场跑道和导航设备也在全力抢修。预计明天天一亮就可以接受大型飞机起降。其它周边道路的抢修和清障也进展极快,后半夜时就可以有一批车辆及救援起吊设备进入市区。
随着更多部队医护人员的到达和本地医护人员的参加,到十五已建立了二十一个伤员急救,到十八时预计增加到三十七个。
市区以外的抗震救灾工作也有很大的进展。
国务院和中央军委来电对指挥部及时汇报了灾情和迅速有效的开展了救援工作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并对灾区的群众和参加抗震救灾的全体解放军指战员表示亲切的慰问,同时告知国家已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了抗震救灾的动员和部署。
从外面回来以后的两个多小时里,林海就在指挥部的帐篷外一直连续不断的教着赶来的干部战士们唱那《咱当兵的人》。方式很简单,也来不及分什么批次了,就那么反复的教,来的人也不喊报告,领了歌谱就跟着唱,唱会了也不用打招呼起身就走。
不过歌谱上应林海的要求所注明的词曲作者是“BJ军区,创作于抗震救灾前线。”
到了后来,林海实在是一句都唱不出来了,干咳出来的痰里甚至带有血丝。长们强制停止了林海的工作让他赶紧去休息。
林海能休息吗?前指过来这些人,包括了六十多岁的军区长和五十岁上下的那些军师级领导,从震前到现在至少都有近三十个小时没有合眼了,早上和中午也只吃了一些干粮,军分区送来的大饼馒头稀饭全都被长们命令端了回去送给受灾群众。从上万部队的开进到展开部署、再到百万受灾群众的吃住饮水,数不尽的工作在等待着他们。
林海用手比划着让军分区的人找来了几张行军床放到了指挥部帐篷里,让年龄大的长们躺在上面边休息边进行指挥,然后他又把带来的梨和桃子削了切成块分给了大家,完了以后又想了一想就往张援朝家的方向走去。
张援朝家那栋垮塌的两层楼旁用芦席搭了一个简易大棚子,林海进去后见只有七八个都不大的小孩在里面。林海找了一个年龄最大的十岁左右的女孩,连写带比划半天,才问清了这里原来是军分区长们家的临时安置地,所有的大人和大一些的孩子都去参加了抢险救灾或后勤工作,只留下了他们在这里照看小小孩和东西。
见到这些小孩有暂时还有吃喝,林海就放心的离开了。
晚上十钟,林海随梁副司令在军分区张司令员的陪同下,乘坐吉普车视察了通往机场的道路,其他长也分头去各处视察。各路人马回来又接着开会,等会议结束后已到了凌晨一多了,长们和其他人也开始轮换着稍作休息。
能盖的东西都盖在了长们身上,帐篷里也容不下那么多人躺着,疲倦不堪的林海和一个参谋以及梁副司令的警卫员三人便曲卷在帐篷外空的一张芦席上,扯过了几张包装用的牛皮纸当被子盖了,互相靠在一起抵御着越来越低的气温。就是这样的“福”也只能享受一个半钟头,到了就被人叫醒懵懵懂懂的换班去了。
林海起来也就是给别人腾个地方,实际上自己也没有多少具体事情可做。于是他打着手电筒又来到了张援朝家废墟旁边的那个芦席棚,借着手电筒光找到并唤醒了张援朝的母亲道:“阿姨,我是林海,真是对不起了!我想给长们弄乎的东西吃。他们不肯让军分区给他们做,说是会影响给群众供应食物。”
张援朝的母亲也是刚换回来休息,听了林海的话以后顾不上疲倦赶紧起身翻出了煤油炉和其它炊具,与林海一起忙碌了起来。这时林海才顾得问张援朝的事。
张援朝母亲道:“地震以后我就没见到过他们父子俩,这阵子不知在哪里忙呢!老二也没见影子,丫头跟在我身边做馒头。”
本来想在地里拔青菜下面条,可又舍不得用水来洗菜,只好用了大半个小时做了一大铝锅的姜丝挂面,张援朝的母亲又从墙角上摸出了两瓶白酒,这才和林海一起抬着锅来到了指挥部。
林海对长们道:“这位阿姨是我那位同学的母亲,就是军分区张司令员的爱人,这锅面条是她在自己家棚子里给长们特意做的,长们这回可以放心的吃了。另外谁吃了就给谁奖励!”

林海说完从军裤口袋了掏出了两瓶衡水老白干,在长们眼前晃了晃就把酒紧紧抱在了怀里。
梁副司令道:“老向,这小子是在钓我们上钩呢!没办法,为了那个奖励怎么就动手吧!小伙子们也一块过来吃。”
指挥部终于第一次吃到了饭,虽然不能饱肚子,但也驱走了身上的寒意和困意,大家纷纷向林海投来感谢的目光。
天将将放明,林海就再次被向副政委名要跟他一起出去检查重伤员向机场转移的工作。
部队的习惯,长到前线一般都不带秘,只带那些参谋干事。所以大家都戏称有仗打时侯参谋干事提得快,没仗打时秘提得快。
可参谋干事没有秘那样能对长体察入微,但林海却恰恰弥补了他们的缺陷,由于种种原因还多出来一份自然的亲近,所以长们出门都想把林海带着。昨天晚上向副政委没抢到,今天就提前下了手。那些参谋干事们也感到了这一,长脾气的时候,只要是林海上去递一杯茶或者帮一根烟,长们的火气立刻就会降了不少。
林海被强制特招的事大家多少都知道一些。
“这强扭的瓜甜着呢!”
两天后,随着一位副总理和一位副总参谋长的到来,国家和全军的抗震救灾指挥部相继成立,原来的唐山地区联合抗震救灾指挥部的最初任务已结束,另外一位军区副司令已抵达唐山,准备接替梁副司令的工作任BJ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总指挥。梁副司令和原前指人员定于八月一号返回军区,毕竟军区还担负有繁重的战备防御任务,这些前指人员可是军区最精干的指挥班子。
林海的名字也在返回人员的名单上。
由于指挥部的人员已得到充实,这两天林海的身影更多的是出现在残垣断壁和抢险救灾一线的指战员之间,他脚下的解放鞋已破了好几个洞,双手也被磨得鲜血淋淋。
旁边那些指战员们又有谁不是这样呢?手套已经一双都没有了,大部分人已经穿上了备用的鞋子。林海只想在离开之前再为唐山人民尽一绵薄之力。
令林海感到欣慰的是那《咱当兵的人》已成了抗震救灾战场上指战员们嘴喜爱的歌,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听到那豪壮和深情的旋律。林海有好几次都被曾跟他学过歌的人认了出来,指战员中立刻响起了一片欢呼声。林海嘶哑和有力的歌声以及一身的血迹尘土,更激了指战员们的斗志。
向副政委对其他长道:“林海在什么地方都能找到应有的位置。”
梁副司令道:“这小子只怕是还有后手,我们拭目以待吧!”
令林海感到遗憾的是来唐山四天,竟没有再见到过张援朝。
八月一号的早上,返程的前指人搭乘上了一架返回北京的运输机。登上飞几分钟以后,除了几位长靠在仅有的几个座位上外,其他人便全都躺在机舱的地板上睡着了,动机的轰鸣声和充满机舱的浓烈汗臭味对他们没有丝毫的影响,连身上的毛毯都是空勤人员帮他们一一盖上的。
一行人回到军区大院里时受到了隆重的夹道欢迎。
BJ军区震前准备之充分,震后反应之迅速,对减轻灾害的损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全军和中央高层中都引起了巨大反响,军区上下对此都深以为荣。大家都想亲眼目睹一下这批在震后一个多小时就抵达了灾区的功臣们的风采。
除了长们以外,林海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在招待所吃饭、洗澡、换衣服、休息。
招待所接到的命令是,一人一个房间最好的房间,所长亲自站岗,任何人不得打扰。
丰盛的饭菜没有一人去吃,洗澡睡觉现在才是第一位的。林海洗完澡后要通了姑姑家的电话,只说了一声:“姑,我回到北京了,我现在要睡觉!”便轰然倒床。
林海一觉睡到了下午五才醒,他拖着仍感疲惫的身体起来洗完了脸,又穿上早已放在床头的新军装。然后就出了门顺着走廊来到了值班室,想问一下有没有东西吃。
坐在值班室门口的招待所长一见林海醒了,一边叫人给林海先送些面包来,一边又叫已在等候的医务人员给林海的手上脚上换药。
这里的条件待遇让林海感到和灾区比起来真实天壤之别。
晚上,欢迎前指归来和庆祝八一建军节的晚宴结束后,焦政委、梁副司令、向副政委等六位军区长来到了林海的房间。
嘟嘟小游戏 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