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商业帝国 第九二节 阿丹造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泽领了一大票人走了十天才到阿丹的都城,他到阿丹国时,王动等人已经到了两天了。都听到了他们在路上灭了不少强盗,一战成名,想来这阿拉伯半岛不敢小瞧东方人了。
殊不知有种有弊,近两百年,阿拉伯半岛一直处在被蹂躏的边缘,被蒙古人欧洲人给打的怕了或是烦了。现在突然冒出了这么强悍的东方人。要知道,东方人上次发威还是在唐朝的时候,这已经过去很多年了,对于那些小国家已经没有概念了,但对于历史文化悠久的大国,他们国家的史官诗人们还是记载下了那些东西。
如今强悍的东方人再次出现了,而且离的这么近。如果说王动上次到阿拉伯半岛带来的是华美的商品、绚丽的烟花和高大的船舰,这次他带来了种种的迷惑。
阿拉伯人非常的看重东方人,在阿拉伯人眼里,欧洲的白人是野蛮人,都是瞎子,阿拉伯人已经睁开了一只眼在看世界了,但是,东方人,他们早早就开了两只眼在看世界了。在汉,在唐,特别是唐朝,那时的长安可是世界之都。退几百年到宋朝,虽然宋朝被蒙古人灭了,宋朝却是中国历史上商业最繁荣的朝代,国民产出最效率的朝代,海上丝绸之路使宋朝的商品名声远播,同样的,随着蒙古人的远征也把汉人的文化及技术给传播了出去。===
如今到了大明朝。东方人又来了,自己主动出来了。郑和地船队到古里的时候,就已经有商人把各种消息递了出去,马欢到阿拉伯的时候,来的船不多,大多还是毕乌丁的船。可后来王动到阿拉伯半岛的时候就不一样了。王动带来了郑和的仪卫,这可都是身高在一米八以上的骑军,这支队伍给阿拉伯人的震撼不小,不过仪卫总是仪卫,有很多表演的成分在里面。阿拉伯人近五十年也在打仗。他们知道真正地军队应该是什么样子。
现在,有一支真正的军队出现了,这支军队的个头并不高,也就在一米七十左右,但这支军队一战击杀了近千名强盗。能在沙漠存活下来的强盗实力不差的,个个都是经过了附近部落勇士、商队护卫以及恶劣的自然环境的选择的。也就一战,据说也就是安拉一眨眼地时间,就被东方人给灭了。
东方人拥用驱动雷神的力量。这个他们在王动的烟花表演时就已经发现了,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东方人不只是会驱动雷神去震撼他们的灵魂,还会消灭他们的**。
王动到了阿丹国时,国王到了港口去迎接他们,这让王动很不好意思,只能改变主意,再次携同者米兰一起登场。又把商队之旅变成了半官方的国事访问。
阿丹国在王动到来后的第二日马上就开市了,方便他们交易货物。阿丹国交易的热闹超出了王动的预计,居然很多在天方国的商人也过来了。这些人倒不是等王动地。他们其实在等陈泽地商队。
还好王动早到,开市第二天,陈泽到了,不过他那一千五百多骆驼的货,一路走一路卖,已经七七八八了。陈泽不只是卖了货,还领到了很多的赏金,大大小小的强盗在沿路的部落里都是悬赏辑拿的目标,师大强一锅端了这帮人后,自然领到了不少赏金。这个钱也让陈泽恶心了很长时间。
巴里亚汗是知道有赏金的,所以就让师大强把那些强盗的头、戒指、项链、弯刀等收集了起来,别的东西还好说,那头可真不好弄。到处找石灰或是硝石给他们腌,最后还是用的盐。一直到了阿丹国,还有几支来自天方国地强盗的头颅还带着,算算还有两百多个。咸臭味重。这些带到天方国去。可以换几千个金币。
王动刘鹰仔细询问了师大强战斗的经过,师大强自己稍稍分析了一下。便把同去的团长推了出来,团长则把二营营长推了出来。不错,都不贪功,好事。王动只是听了个汇报,然后作了这指示,要求连长级以上的军官都要好好的分析这一仗,找出热兵器与冷兵器作战不足之处和优点,总结提高。
毕乌丁从巴里亚汗那得到了第一手的消息,他早早就眼热王动地船了,没想到王动还有这么厉害地火枪,现在他就在想,王动随行的船打起仗来会是什么样子。且不说那些黑黑地铁甲船,船队目前最多的还是木制的炮船,那些炮船从一层到两层炮的都有,只是平时那炮口全都关着,没人见过黑洞洞几十门炮伸出来的样子。毕乌丁有种感觉,真要是在这附近碰到海盗,可能结局也是一样。这下,他反倒真的希望能碰上海盗了。可惜的事,这附近海域很少有海盗。

“老爷,佐法尔猎人的火枪如果象鸟鸣,东方人的火枪就好比是打雷。”巴里亚汗的表情让毕乌丁相信,他说的不是假话。
“你看到他们搏杀了吗?”
“老爷,我们都和马大人在一起,正好在那野狐谷里,没看到。不过,哈桑一家的看到了。”
“你去把他们叫来。”
哈桑老爹和他两个儿子也是毕乌丁的人,被派去做向导的。
“老爷,这是他们的箭。”哈桑家的老二,从布包里拿出了一支弩箭。
毕乌丁把那箭拿在手上,心里一惊,全钢打制,箭头是三角型的,这与他所见过的弩箭大不一样。^^ ^^这是极品呀,只有贵族才会打这种箭,而且也是少量打着自己打猎玩,不可能用来装备军队的呀。这三角型的箭头,他也是第一次见到。
“怎么弄来的。”毕乌丁问。
“帮着东方人去清战场时得来的。东方人查的可细了,射出去的箭扔出去的枪都要收回。”哈桑家的老二恋恋不舍的看着毕乌丁手上的箭。
毕乌丁掂着这支始弩箭,“巴里亚汗给他一个金币。”
哈桑家的老二呆了一下,盯着那箭。巴里亚汗扔出了一个金币,踢了他一脚,“还不快滚。”
“廖管家,出了门你就是个大老板了,还是习惯喊你廖管家。”王动拿了杯冰水在喝。
“大掌柜,随你怎么喊。”廖管家还高兴,不管是喊他廖掌柜也好,廖管家也好,都是一种亲近。
“这两日交易的如何?”王动示意日本侍女攸月给廖管家一杯冰水。
“谢过大掌柜,这几日买卖做的不错。小的们说,已经出了两船货了。”廖管家接了那冰水泯了一口,他可不会牛饮。
“两船,这么多,呵呵。这几日你把生意上的事放一放,以前马车也是你去弄的,我们在阿丹国停一下。你去造三千辆车,还是上次那种,不过分一分,有的拉人,有的拉货。”
马车是第一次下西洋回时,王动等人走陆路时修的,如今已经成了漕转物运的标志性运输工具了。
“好的。”
“造个十辆大车,给几位大人用。对了,这大车要带个毛厕,我画了个图,你拿去看下,能不能弄出来。”
“好的。”廖管家话也不多,“大掌柜,几天弄完。”
“十天吧。”
阿丹国快马四处把消息递了出来,东方人要造车,所有木匠往港口集中,东方人工钱给的很高,一天一个银币。最开心的是当地的木匠,本来这里就有很多个造船的作坊,木匠上两三百个,这下东方人给了他们一个大生意了。
“这几个番人不是毕老板的下人嘛?”陈泽看到了哈桑老爹和他的两个儿子。
“陈先生,这三人是毕老板的人,马大人说他们三人以前也是造船的,看着我们出的工钱高,反正在阿丹国也没什么事,想过来赚点钱。作头说他们手艺还不错的。”
“大车,用船上的木料做,这里的木不结实。”陈泽吩咐。
“陈先生说的是,刚才那作头还来与我商议,要用什么木料打制大车呢。”船上的是红木和硬木,都是造船上关键部位用的。
“还有,车轮多打一些,上回那路你也走过,有的地方是石头山路,有的地方是沙子。车轮除了备用的,还要多准备一付,这样到时方便。这两种车轮怎么弄,你让作头去商议一下。”
“陈先生想的周到。”廖管家听了这话,真的是佩服陈泽。
船队出行人中有部分木匠,这些人是防着路上船坏了而带上的,事实上,这些木匠非常重要,虽然船上带了不少备件,在海况不明,气候不明的情况下,船的损耗非常的大。
哈桑一家被作头喊到船上搬木料下来,备用木料一般都在甲板下的船舱里,这下哈桑一家人开了眼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