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工部任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杨魁来工部好几天了,慢慢的开始熟悉起环境来。顶头上司工部尚书李从心对京师的事眼不见为净,抱定宗旨,不问政治,在外大立牌坊,修造仓颉陵等干些谁也不得罪的工程。在杨魁看来,这些全是些可有可无的面子工程,若是这笔钱拨到辽东战事或云南平叛,也不至于这两地的兵乱久拖不决,老百姓也可以多点赈灾救济。本来工部还有个干实事的侍郎万憬,却因为陵寝工钱去挑战如日中天的魏忠贤,结果被杖击而死,死得太不值得了。现在的工部是乌烟瘴气,顶头上司又不在京,没人来管他,杨魁到也落得个清静。他至天启对他面授机宜后,是打定主意,只要不是来他军备这块来挖银子,管你是宦党也好,浙党也好,东林党也好,什么党锢之争他都不掺合,上朝就学金人三缄其口,国事家事天下事,关自己屁事,若搞到他杨魁的军事上来,他妈的,就是魏忠贤,也要想办法把他给做了。好在,魏忠贤看他深得天启和福王姐弟喜爱,还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驸马,且送了一件奇宝作寿礼的份上,也没有来惹他,况且,他也知道在军事上的银子还是少贪为好,毕竟,军队打败仗不是件好事,国家完了,那他也完了。杨魁也没闲着,他先仔细察看最近几年的军备报告,发现,为了对付辽东战事及云南叛乱,内府拨款总共超过了3000万两白银之多用于军备,这让杨魁对天启多了几分好感,看来,天启还是想尽快平息周边叛乱作个好皇帝的,毕竟这种掏自己的钱来打战的皇帝并不多,大部分都是动用国库来支出经费,难怪天启要自己盯着点,毕竟是用自己的钱心疼啊,哈哈,杨魁不禁笑了。可是,这三千余万杨魁一清点全是烂帐,一看就是经人做了手脚,故意帐面上不清楚,这笔挪到那笔,那笔又挪到另外一笔,好象是不会做帐的人做的,其实,银子就在这不明不白中被人偷偷亏空了.最可气的是有几笔银子居然被挪用建魏忠贤的生祠,对这些既成事实,杨魁也无奈,钱都用光了,追也追不回了,但另外几笔申请建生祠但还没有来得及拨款的预算,杨魁是毫不犹豫的给砍了.他杨魁虽有天启密旨,但也只能是守紧余下的银子了,好在现在还余有近八百万两银子给杨魁处置.他很快的对几笔用于云南平叛和东江毛文龙部军备和宁远军备的银子做出了处理,同时,他在宁远,广宁军备清单中增加了一项军备项目,那就是毒药弩矢100万只,通过在前屯卫和大凌河的战斗中使用,杨魁发觉这个很顶用,配合连弩满天发射出来后,只要擦破点皮,也能让对方再强悍的勇士和骏马瞬间丧失战斗力。批阅修改完这些军备清单后,杨魁召集营造司督促他们尽快按装备计划清单中的名目赶制完工.
同时,他无意中发现申请军备清单中还有前几年徐光启申请通洲兵军备的奏折.杨魁看了看这份清单和说明,很显然,徐光启是要建设一只精锐的配备火枪火炮的车营,虽然杨魁对他那种在现阶段火枪射击速度还没有提高的情况下就一味依靠火枪火炮的规划不甚了了,毕竟资金投入相当大,而且效果现阶段也不见得太好,这从后来大明朝花了无数银子训练的登州叛兵被实力尤逊于后金骑兵的关宁铁骑几次突击后便溃不成军;吴三桂在反出大清朝最后关键的一战中在山上预设了阵地,用火枪火炮还是被清军击败的情况来看,不解决火枪火炮射速及受天气环境影响严重的硬伤,是很难在野战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

但他觉得,要是把徐光启的建军思想折衷一下还是满不错的,比如,中军正面用装上刺刀和长刀的精锐车营,而两翼辅以精锐善马上骑射的骑兵,这样就可以弥补车营速度上的不足了和投入资金的紧张了.要知道,要让这样的部队形成战斗力,徐光启自己都说要十五营,乖乖,这是怎样一笔庞大的军备开销,难怪被束之高阁了。或者,干脆把这批装备用于水军登陆部队,类似于后世的海军陆战队这样的兵种,依靠战船的移动性加强整个部队的机动性来远距离杀伤敌人的部队。
于是,他开始从相关文件中调查徐光启去处.终于,他查到徐光启已经回到上海养老,不禁为之可惜,准备等整理完相关资料后,进宫见天启,请他重新启用徐光启,并将徐光启调到工部任主事,辅佐自己督造军备.同时,他还有个不成型的想法,那就是仿造红夷大炮,而能够胜任这个的也只有接触了西方思想的徐光启,只有他才有可能通过查阅西方文献,知道大炮的冶金工业及金属配方,才能最终在他的提示下造出比红夷大炮威力更大的后膛炮来,再配以黑火药,击发式撞针,那就可以在这个殖民时代抢得先机.还有另外一个想法也使得杨魁想马上谨见天启,在看了工部大量的报告和文献后,杨魁想到了一个练兵的好借口,那就是改辽东粮饷漕运为海运,从海路把江浙的粮饷运到宁远和皮岛,可以提前大半年就把粮饷运到觉华岛和皮岛,缓解闹饷危机,顺便训练一只善于海战的水师,搂草打兔子,从海盗和倭寇那抢点财物补贴军用.杨魁计划以后就将仿照的大炮搬到海船上,用这移动的炮台支援岸上的战斗.但是至永乐帝开始就轻海运重漕运,自己能不能说服天启,最终说服朝臣也是个未知数,突然他想到了郑和下西洋,能否从魏忠贤那获得帮助呢,但一想到东林党,非东林党,宦党,三党争权,总是把一些正确的事都会争糟,想到这,杨魁有点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管他的,见机行事吧.”忙了一天,杨魁总算用自己苦练了一年多的毛笔字写完了准备上呈给天启的奏折.但接连几天天启都在宫中忙于他对麒麟车的改造,没来早朝,郁闷了杨魁半天,只好先回宅第.
刚一进门,就见盘古轩的陶掌柜在客厅等他,一见他进门,忙迎了上来到:“小人拜见侍郎大人,恭喜大人获皇上恩赐宅地,不用歇息在客栈了,哈哈”杨魁忙回了一礼到:“陶大掌柜,今日前来是否因赏宝大会的事,后日就是贵店的赏宝大会吧,我这几日忙的晕头转向,差点忘了,掌柜的,后日大会在哪举行,我后日一定把清单上的宝贝带来参展.”“不错,就在我们店在西城郊的的聚宝庄,到时所有人将在包厢中拍得自己中意的宝贝,杨大人有兴趣的话,也可参与其他卖家藏品的竟价”陶掌柜递过一张拍卖说明给杨魁介绍拍卖的流程到:“这里有一份拍卖授权合约,大人先过目,等明天大人的宝贝一到鄙楼,马上签署合约”,杨魁看了看合约,见上面各种权利,免责条款俱全,文笔似曾相识,一时记不起在哪见过这笔迹了.正发楞间,陶掌柜急到:“大人是不是对哪项不满意,我们可以磋商”杨魁笑到:“不是,不是,我是觉的这文书的行文和字迹很熟,哈哈”“哦,大人在哪见过吗?”陶掌柜沉思一会问到。“一时想不起来了,陶掌柜,你先回吧,后日我一定会准时带宝贝赴会的”杨魁到。“那我就不打扰大人了”陶掌柜无奈只得若有所思的告别杨魁走了。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