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征 第十八节 卑水战役(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亮笑了,眼帘夹着泪花。他的心头热乎乎一阵温暖,对将士们奋不顾身的行为非常感激。但当杨仪、蒋琬等人的目光转向他的脸庞时,一切的喜怒哀乐立即收敛,换来的还是那羽扇挥动下的平静神情。
“感觉孔惑越来越像位将军。”蒋琬眯着眼睛,替诸葛迷的快速成长感到高兴。
诸葛亮肯定地说道:“看见孔惑在战斗中不断成长,真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情!”
“丞相,孔惑志向不小。我听邓芝说,离开江陵时,孔惑曾经说将来有一天自己也会成为陆逊一样的帅才!”蒋琬呵呵大笑。
“野心不小!”杨仪扑哧一笑。
“做人就要有远大的志向。只要不断努力,我坚信孔惑能够做到,而且会做得更好!”目光如炬,诸葛亮望着奋勇杀敌的诸葛迷,他想到与诸葛迷在永安江边的情景。想起了诸葛迷那句“笑对天险,仰面作歌。请让我随丞相一起远航”的壮志豪言……
一直以来诸葛亮就希望诸葛迷能够在一场一场战斗中丰富自己的经验,锻炼成一位优秀的将才。诸葛迷距离他的期望值还很遥远,不过有的是时间,慢慢来。诸葛亮就像一位饱含深意的园丁耐心培育着一株幼苗,他要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从而撑起蜀汉统一的大业。
诸葛迷和部下两千战士用血肉之躯顽强地挡住叛军的猛攻。两侧马超和廖化各部蜂拥过来,团团包围住山坡。箭矢、长矛、刀枪、盾牌,任凭鄂焕等人如何顽抗都动弹不得。马超纵上岸,一枪挑落度里拉的骨朵。旁边几位士兵七手八脚摁住度里拉,扎扎实实捆成一个粽子。鄂焕见势不妙夺船便走,廖化赶上一箭射中大腿,数十名士兵冲过去掀翻竹筏,把他**的身体从水里拉起来,又绑成个肉团。
惟有韩天成异常凶悍,砍倒一名蜀兵,一脚踢飞袭向腰间的士卒。诸葛迷的长矛如电光火石,击中韩天成的刀口,震得他倒退一步,大喝道:“小娃娃,爷爷没空陪你玩啦!”呼呼劈出三刀,一招快过一招。
诸葛迷渐渐感觉吃力,忽然听见马超的声音:“他刀快,你矛要比他更快!”诸葛迷心领神会,大笑一声,抛开周围的一切,全神贯注瞄准韩天成。手上频率陡然加快,依照马忠传授的矛法,一招一式虎虎生风。韩天成气力本就不如诸葛迷,加上恶战多时,体力不支,蛮刀频率追不上长矛。诸葛迷领悟到武道中‘以快制快’的妙门,信心大增,越斗越勇。
“孔惑真是个武学奇才,几句话就能粗略领悟其中奥妙。呵呵,武道上又提升一步啦!”行家诸葛平看得心旷神怡。
韩天成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惊讶道:“小娃娃,你的武艺怎么突然长进不少?”一个时辰前,还玩得诸葛迷团团转,如今却被他连占上风,韩天成又惊又气。
“你已黔驴技穷,还不束手就擒。”诸葛迷专心致志地展开拼杀。丝毫没有注意到山坡上的叛军死的死,降的降,所剩无几。大批蜀军冲上山坡,收拾最后的残局。
顶峰上的诸葛亮高声喝道:“投降免死!”
蜀军最先安静,很快整个山坡陷入沉寂。双方暂时住手,数千蜀汉将士把百余名叛军挤到山坡的最右边。身后是滔滔江水,面前是锋芒刺骨的矛尖。有些叛军绝望,纷纷扔弃兵器,乞饶地望着蜀汉丞相诸葛亮。
只有韩天成不屈不挠,身材高大的他慢慢地抬起刀,锋利的刀口转向自己的咽喉。“投降汉人是我们夷人的奇耻大辱!我宁可自尽也不苟活!”
诸葛亮闭上眼,哀叹一声,摇摇头:“你以为自杀了事就是真正的勇士?”
“你认为我不算勇士?”韩天成愣道,“男子汉死也要死得有个人样。”
“死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诸葛亮摇摇头,他不认为对方自杀就是勇士的做法。
“哈哈哈哈”,韩天成仰天大笑,“我为夷人的尊严而死重于泰山!”

诸葛亮笑了笑,轻轻挥动着羽扇,义正言辞地说道:“真正的勇士应该为了南中夷汉和平安定的事业勇于献身,那样的死才是最有价值的!”
韩天成的表情坚毅,面容微笑地凝视着远处的诸葛亮,一步一步从人群里出来,站在队伍的最前列。他慢慢地合上眼睛,刀锋劈向自己的脖子,神色如常。
“当”,矛尖重重地隔开蛮刀,诸葛迷的矛法更快,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落对方的兵器。另一只手紧紧抓住韩天成的盔甲,竟然以奇大的力量把胖乎乎的身体拽了过来。左右急忙上前捆绑起来。
“放开我,让我去死!”韩天成咆哮着,奋力地挣扎。
诸葛迷没有理睬,高举长矛大声喊道:“降者免死!”
“降者免死!”
山坡周围响起统一整齐的喊声,如同在天空出现一个笼子牢牢笼罩着卑水上空。巨大的喊声催促人心的力量无穷,越来越多的夷兵放下武器,最后蔓延到全队每一个人。韩天成用尽最后的气力,终于一**摊在地上。所有的叛军一律放下武器表示降服。卑水战役歼灭高定叛军两万一千人,俘虏三千士兵。黄昏时分,蜀军乘胜追击一举拿下兵力严重匮乏的卑水城。
蜀汉五万大军齐集卑水休整。诸葛亮端坐卑水城,各部将领纷纷前来论功行赏。
传讯将鄂焕、度里拉、韩天成三人押进大营。诸葛亮指着像个泄气皮球的鄂焕问道:“今日被我军生擒,还有何话可说?”
鄂焕和度里拉默然不语,韩天成气呼呼地叫道:“今日算你们运气好。要不是河堤决口,洪水泛滥,我军不会输得这么惨。老天爷不助我们夷人,反倒帮助你们这些该死的汉人,老子不服!”
“既是天意也是人谋!尔等屡次背叛朝廷,导致生灵涂炭,我兴王师讨逆,顺天者生,逆天者亡。”诸葛亮气恼地搁下羽扇,严厉地说道。
“蛮夷不懂兵法,你们中了我家丞相的计策。哈哈哈!”王平负责封堵河水,对全盘计划尤为清楚。
“什么?中计?”三人几乎异口同声,眼珠鼓得像只灯泡。他们猜不出诸葛亮耍的什么花招。
“韩信杀龙且的水攻之计。丞相命人预先堵塞河道,蓄积水流。我军前部出战诱敌,等到你们的部队冲过一半时开闸放水。兵法云:‘趁敌半渡而歼之’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尔等蛮夷岂知我中原兵法之奥妙。”杨仪鄙夷地一笑,得意洋洋地炫耀着计谋。
“唉,都怪我卤莽!”鄂焕后悔得直跺脚。他记得高定始终不坚持出战,后来泊于诸部首领各怀鬼胎,不得已精兵出战。不料一战就遭遇惨败。“你们怎么知道夷王一定会出战的?”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高定的性格本相两年前就一清二楚啦。高定心胸狭窄,没有容人之量,如何团结各部首领。西南夷族各部看似团结,实则貌合神离。各部首领谁也不服的指挥,这怎能打好仗?本相料定你们各部有人要战,有人要守,这才抛砖引玉,大获全胜。”诸葛亮娓娓道来。鄂焕和度里拉羞得面红耳赤。
“我就说咱们从来就没团结一致,所以才被汉人凌辱。”韩天成气急败坏。正是大家的不团结给了蜀军可乘之机。
诸葛亮大义凛然地说道:“夷汉向来和平共处,这是众望所归。而你们叛军制造分裂,挑起战火,让南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这自然不得人心。哪里谈得上团结!”
“罢了,落在你们手里要杀要剐随你便!别再假惺惺给我们讲夷汉和平。诸葛亮,我告诉你,南中夷汉之间从来就没和平过,双方矛盾也不可能调和。最多你们汉人剥削我们少一点,想要双方和平共处你死了这份心吧!”韩天成发出啧啧的怪笑声。
诸葛亮衣袖一挥,将三名俘虏押下去。整张脸变得苍白,左手的羽扇贴在胸口,右手按住额头,一言不发,呆呆地凝视着案几上的南中地形图,独自陷入沉思。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