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南征 第一节 剑指南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滔滔江水不断拍打着沿岸的河堤,一叶扁舟中的诸葛迷思绪万千。
第一次出访江东感觉很不错。吴王孙权的殷勤款待,双方聘礼的来往与订立的同盟协议,一切看上去是如此美好,仿佛蜀吴的第二次合盟一帆风顺。但敏感的诸葛迷还是察觉到江东士族对蜀汉政权的不屑。与两汉政权相比,蜀汉的确更像是一个割据势力。无论国土还是人口,军事都无法向天下显示出一个大国风范。
也难怪江陵的都督陆逊会向远道而来的客人演出一幕阅兵仪式。陆逊摆明在向蜀汉炫耀东吴的军事实力。在这场演习中不仅展现出高大威猛的江东楼船,还有广阔壮观的水军混编舰队。无论战船的数量和质量,以及水军作战技巧都是偏安西南的蜀汉无法比拟的。陆逊不是放出这样的话:天下胆敢有入侵荆州的水师,保管叫它有来无回。
陆逊不是个说大话的人。他是一位冷静细心,深藏谋略的儒将。听说他那俊朗的面庞不逊色于江东美周郎,但他的军事才能有过之而无不及。陆逊的大将气质和展现出的人格魅力使诸葛迷深深敬畏。在陆逊面前,诸葛迷从不敢用敌视的眼光看他,哪怕是从侧面瞧去也会如惊弓之鸟。尽管诸葛迷与陆逊有杀义兄傅彤的深仇大恨。呆在江陵的整段时间,诸葛迷变得小心谨慎,他把复仇的决心深深地埋在心底。在陆逊面前他更显得渺小,他不想让对手识破自己复仇的决心。就这样隐忍地在江陵度过几日。
扁舟徐徐离开江陵,南郡城墙在视线里变成一条黑线。对于陆逊,诸葛迷总有股异样的感觉。他钦佩陆逊的深沉大气和个人魅力。假如陆逊和我没有仇恨,将来还可以交个好朋友。诸葛迷痴痴地想着,然后把这些假设一一否决。他想到了义兄临别的模样,他想到了夷陵的大火,他想到了永安宫里先帝那个期盼复仇的眼神。
“邓大人,你认为陆逊如何?”诸葛迷问坐在旁边的尚书邓芝。
“陆逊统领东吴西线,是独当一面的帅才。很了不起啊,可惜咱们大汉就没有这样的将才。”送上赞誉后的邓芝心总想着蜀汉。
“也许将来有一天会有的!”诸葛迷突然豪情万丈地说道。
邓芝瞅了一眼面前的文质彬彬的小角色诸葛令史,苦笑道:“但愿吧!”
舟行三峡本是欣赏美景的好机会。可是诸葛迷的心思早就飞往成都。建兴二年他随邓芝第三次出使江东,这一去整整半年。悬崖峭壁上隐约能望见白雪,后主刘禅即位的第二个寒冬即将过去。能赶回成都过年是最大的幸运,能熬过这个寒冬,蜀汉的春天或许就快到来。
***********************************
成都,丞相府。
每当情绪不宁或思考问题时,诸葛亮总爱拿过一卷书来翻阅。
捧过一卷《韩非子》,诸葛亮想到了自己的隆中对。
两年前,他从里面一个卖酒者的故事里想到了修正隆中对战略。那时的他就对这次修正勾画出宏伟的蓝图。
现在回顾修正后的成果,他只看到了东和孙权、闭关息民。蜀汉的元气恢复了,但和几年前相比实力还是远远不及。然而北方的大敌曹魏不但在关中站稳脚跟,而且比较牢固地掌控了雍、凉二州。双方实力彼长我消,北伐中原难度加大。
如何提升蜀汉的实力?诸葛亮想到了南中。
在修正战略计划里,第二步就是解决南中问题,开发南中,解除北进的后顾之忧。但随着敌人力量的增强,南中这块富饶之地不仅具有当初稳定后院的意义,而且还有增强国力,确保与魏吴三足鼎力的意义。
“征伐南中是要提上日程啦!”诸葛亮提起毛笔在纸上写下一个雄健有力的‘南中’二字。
“丞相,邓尚书不辱使命。出使江东的队伍不日返回成都。”门下督马忠带着合盟的好消息进入里屋。见到纸上刚劲的两个大字,马忠有感而发道:“丞相,是该对南中动手啦!”
“我早就恨不得一下子把高定、雍闿等人的气焰打下去。这两年南中的局势让我寝食难安,托先帝在天之灵,总算咬紧牙关挺过来啦!”诸葛亮感慨道。
这两年南中的局势相当严峻。诸葛亮以极大的毅力克制住感情的冲动,对南中表现出最大的忍耐。为了表示蜀汉对越嶲郡仍行使统辖权,诸葛亮任命垄禄为越嶲太守,但不允许他去触动高定,而是停留在离越嶲郡治邛都八百里的安上县遥领太守。为了稳住益州郡的雍闿,他与李严作书劝说,结果雍闿只回书寥寥几笔傲慢无礼。对戕珂郡太守朱褒杀害益州从事常房一事,诸葛亮也表现出最大的忍让。但叛军得寸进尺,率军西进永昌郡,又在北面建立防线,摆出与朝廷长期对峙的架式。
“德信(马忠),你对南中局势十分熟悉吧。”诸葛亮想起身边的马忠就是位深韵南中的人才,他招呼马忠席地坐下,谦虚地不耻下问。
马忠受宠若惊地坐好,说道:“这些天下官在读史记,上面记载南中地区夜郎、滇、邛都等地的西南夷以农耕为主;同师以东、揲榆以南的越嶲、昆明等地的人以畜牧为主。秦始皇统一后不久,就开辟了通往南中的‘五尺道’。”

说起道路,诸葛亮产生浓厚兴趣,问道:“听说汉武帝时期开发南中,修筑西南夷道。从成都通往南中到底有几条道路?”
“从成都沿岷江南至僰道,然后从水路至安上,再由安上进入越嶲。此路既远且险。还有一条古牦牛道,既平且近。此外从江阳郡的僰道可以直下戕珂郡,从平夷可以直下益州郡的味县。”
诸葛亮一面聆听,一面沉思。他对南征作过准备:建兴二年春派马谡为越嶲太守,顶替原太守垄禄。马谡在安上县一带平息叛乱建立据点,成为朝廷大军南下的基地。在朱提郡太守邓方死后,诸葛亮派李光为太守,保境不乱。平夷县糜降都督李恢更是被委以重任。
平夷的李恢招募军马,训练部曲,一晃两年过去,朝廷援兵没见到一个。这期间高定派斯都耆帅李承之杀害郡将焦璜。焦璜是益州郡大姓焦氏子弟,李恢趁机笼络了焦氏。又联合有联姻关系的大姓习氏、董氏与毛氏,部曲增加,军事实力增强。
“父亲,喜事喜事!”长子李遗兴冲冲跑过来,说道:“诸葛丞相与东吴结盟啦!”
遥望着南方群山峻岭的李恢终于松下口气道:“儿子,快去筹备军马粮草。诸葛丞相的大军很快就会到来!”
“父亲怎么知道的?”李遗惊讶地望着父亲坚毅的脸。
李恢笑道:“国家的东面和北面暂时无忧,丞相正好专心致力于南中。”
“好啊,丞相要来啦!这三年的艰苦咱们父子总算熬过去啦!”李遗欣喜若狂地跳着吼着。
***********************************************************
永昌郡不韦县距城八十里的叛军大营,首领雍闿正忧闷地喝着酒,脚底下放着好几个空酒坛。上万叛军围攻不韦县,与守军交战十余次,都没有取得多少胜利。眼见守军退回城池,这令擅长野战的雍闿徒呼无奈。
“去!去!告诉孟获将军,如果三天后再打不下不韦县,我要他脑袋!”雍闿拧起一个酒坛大口灌酒。
手下雍间忙劝道:“孟将军已经竭尽全力,怎奈贼人狡诈。孟获极得夷汉民心,万万杀不得。”
“他得人死力,就是打仗缺乏头脑!”雍闿轻蔑地说道。
“大哥,交州太守士燮派人来啦!”雍间奏道。
当初雍闿杀蜀国所署太守正昂,与士燮相通,求欲为内附。士燮便诱导雍闿等率郡人民遥向东而来附孙权,孙权嘉奖其行,封雍闿永昌太守。为了做个名副其实的太守,雍闿就率军攻打永昌,不料一年多时间居然被守军牢牢阻挡在不韦县。
“原来是都乡侯大驾光临,恕我有失远迎!”雍闿打个哈哈。
来人是士燮的弟弟士壹,现任江东的偏将军、都乡侯。士燮诱惑雍闿反叛投吴就是弟弟士壹游说之功。
“太守还不撤军,更待何时!”士壹惊呼道。
“不拿下永昌,我誓不罢休!老子要做正大堂皇的永昌太守!”雍闿狂叫着,脸上露出得意的神色。
“我怕永昌没拿下,大人的老家味县让蜀军给先夺了。”士壹冷哼一声,与雍闿交道打得多,这种神色也见得快腻了。
“不会吧!诸葛亮那村夫也知道用兵?刘禅那傻小子,我怕听到打仗就吓得屁滚尿流吧!”三年不见成都出一兵一卒,雍闿压根没把刘禅和诸葛亮当回事。
士壹鄙夷地笑笑,说道:“大人有所不知。我家吴王已经和蜀汉诸葛丞相签订合盟。”
“啊!什么?那…当初说好成都出兵南中,交州就派援兵的事…?”雍闿开始心虚,失去东吴这个强援,他的底气就会缺少很多。
“两国合盟,我们怎么可能派兵援助你。吴王怪罪下来可是满门抄斩的死罪!所以我出于朋友才来劝告你,希望大人好自为之!”士壹说完,转身就走。
雍闿喝道:“小的们,给我先把他拿下煮了!”
士壹转身高喊道:“好你个翻脸不认人的雍闿。俗话说狡兔三窟,你难道不给自己留条退路。就算你不留后路,也得给你手下兄弟留条活路。你若杀了我,将来计穷受困,看你还想进交州不?”
“大哥,士大人千万杀不得!若是交州太守士燮也派兵为他弟弟报仇,那我们就是三面受敌,无路可退啦!”雍间急忙抱住哥哥挥刀的手极力劝阻。
雍闿气犹未消,又大口喝酒。雍间给士壹松绑,雍闿问道:“将来若是小弟走投无路,士兄能否收留于我?”
“你我都是有十年交道的老朋友,你若当真有难,可以投奔我交州大哥手下。我保送你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士壹嘴上这么说,心里暗想:你这反复无常的家伙,到时候来交州,我送你一刀。
雍间将士壹送出大营,说道:“将来有难,小人烦请士大人收容!”
“雍间老弟,今日如果不是你,我的性命怕难保。我只赠你一句话:识时务者为俊杰。”士壹上马飞驰离去。
雍间叹口气道:“当初你劝我兄长谋反时,也是送他的这句话,现在又送我这句话。到底什么用意?”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