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绿色的成都 第十七节 超越凡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诸葛迷冲向丞相府,远远望见士卒们抬走遇难学子的尸体,地上残留着血渍。草草埋葬程祁的遗体后,诸葛迷奋不顾身闯进丞相府。
因见是诸葛迷,守卫没有多加拦阻。进得相府大厅外的院子,就见诸葛平立在大厅门口。诸葛迷怒气冲冲就往里钻,诸葛平一把拦住,厉声喝道:“大胆,竟敢擅闯丞相府宅!”
“让我进去!我要面见丞相,问他为什么杀害那些学子,为什么杀害我的朋友!”怒火烧透脑门,诸葛迷仿佛受伤的野兽狂吼着。
“丞相现在正和都护大人商议事情,没空见你!”诸葛平的话很直接,痛心疾首的诸葛迷哪里管那么多。飞身上前就要硬闯。
诸葛平一掌推开,诸葛迷身体像断线的风筝倒栽台阶下。
他忍受着巨大的痛楚,爬起来又往内闯。
诸葛平骂道:“大胆,不要命啦!”手心使出三分力,迎着诸葛迷又是一掌。诸葛迷哼都没哼一声,身体又飞回三尺,震得口吐鲜血。踉踉跄跄爬起来,诸葛迷咬紧牙关,抹去嘴角的血迹,一摇一晃又往前走。
诸葛平这一次倒是受惊不小,担心再出一掌打死对手,丞相怪罪起来无法辩驳。也是怒他倔强无理,高声喊道:“你,找死么!”横身挡在门中央,摆出搏斗的架势,好让对手知难而退。
诸葛迷冷笑一声道:“我知道不是你的对手。今天我非见丞相问个明白,就算被你打死,我也不会退缩!”
诸葛平气急败坏,伸掌又是一击。诸葛迷忽然挥动拳头,迎着对方掌心。拳掌相交,诸葛迷被震飞数米,身体犹如散架一般疼。诸葛平身体微微往后一颤,惊呼道:“几日不见,功力精进不少!”第一次在丞相府,诸葛迷尚且不会武功,被诸葛平像拧起皮球一般随意摆弄。第二次在丞相府,诸葛平接触对手,就试出他身怀武功。第三次在硬对硬的撞击下,连武功高强的诸葛平也感到惊讶。对手的功力日益深厚,再不是起初那个吴下阿蒙的诸葛迷啦。
“要想拦我入府,除死方休!”诸葛迷连嘴角的鲜血都顾不得擦拭,肩膀勉强支撑着站起身。一步一步挪动着受伤的身体,朝着相府大厅慢慢移动。
诸葛平也很无奈。须知诸葛迷深受丞相欣赏,倘若不分青红皂白就打死,无论如何都无法交代。进退失据之际,忽然一只大手轻轻搭在肩后,让他感觉塌实。
一个清脆的嗓音响起:“让他进来!”诸葛亮从容的面庞出现在众人面前。
“丞相,此人身怀武学又在盛怒之际,恐怕对您不利!”诸葛平说道。
摇动羽扇,诸葛亮淡淡地说道:“不碍事!他不会害我!”
诸葛迷走进大厅,迫不及待地问道:“丞相,您为什么会下令杀害学子?”想到程祁的惨死,诸葛迷再也暗纳不住悲愤的情绪。突然瞧见李严也在,冷笑道:“都护大人,你可是杀害学子的刽子手啊!”
“六舍学子围攻皇宫虽是受人指使,但他们也实在太过狂热!冲击丞相府,陛下不得不下旨。”诸葛亮身后的杨仪回答道。他心知诸葛丞相不会轻易说出是陛下的过错,因此抢先开口。
“此事来得突然,的确令人措手不及。”诸葛亮长叹一声,为事态的恶化感到难过。然而学子的疯狂和漫无纪律是以法治国的诸葛亮难以容忍的事实。
“为什么要杀害我的朋友程祁?”诸葛迷不想再作过多质问,他只想给好友讨回一个公道。
“程公弘遇难啦?”诸葛亮目视李严。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全然不知。
“程祁出面制止,我再三劝说无济于事。他还要顶撞守卫,所以臣才严正国法。”李严低头回答诸葛亮的问话,就在诸葛亮转过身默然不语时又昂首望了一眼诸葛迷。正是借陛下御赐的宝刀杀程祁给诸葛迷及荆楚派一个下马威。
诸葛迷撩起怒火,恨不得冲上去给李严一记耳光。李严换副无辜的神情又朝向转过身的诸葛亮:“臣不敢胡乱杀人,但以当时之混乱,不先正法几个肇事者无以平定学子的怨愤。”
“李严,李都护,你凭什么杀害我的朋友?他又不是闹事的学生!”诸葛迷握紧拳头,若是李严狡辩管他三七二十一,先一通拳头打过去再说。
李严苦笑道:“你以为我爱杀人?我也是奉旨行事,没办法!丞相可以为臣作证!”这位政坛高手轻轻一记太极就将过错全部转移给刘禅,又拉诸葛亮下水。
“是的,孔惑,陛下下旨谁敢闯入相府格杀勿论!哎,程公的死是个意外,怪我一时疏忽,我感到万分悲痛!”君子坦荡荡,诸葛亮勇于作证,更勇于承认自己的过失。他本意是锻炼刘禅处理政务的能力,不料事情办得如此糟糕。倘若当时亲自出宫与学子们争论,或许事态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所以,你们就滥杀无辜?你们知不知道,那些死难的学子都是苦寒门的学生,连杀人都分三六九等。好,很好,诸葛丞相,这就是你们所说的一视同仁?”
除开程祁的惨死,更加令人痛心的是地下躺着的冤魂。是贫穷剥夺了他们生存的权力。同样是荆楚派和益州派子弟共同闹事,到最后牺牲的却全是苦寒门的学生。他们因为出身平民家庭就在这场浩劫中成为政治的牺牲品。这让诸葛迷感到政局的险恶。他听人讲当时程祁多半也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义愤填膺出面制止。他成了维护平民生命的牺牲品,他牺牲了,苦寒门的学子还是难逃一劫。诸葛迷看到了当权者的偏心,哪里是什么一视同仁?哪里会有天下为公?

连诸葛迷也记不清楚是如何回到新蜀报社的。万分绝望的他将报社交由杨戏,独自离开。他对蜀汉的政权第一次感到绝望,无助和痛苦的他来到了天香楼。诸葛迷想离开成都,临别前要向一直鼓励他的茶仙道别。
茶仙的消息比诸葛迷更灵通。也许她知道此刻诸葛迷的心情。所以她泡了一壶淡淡的花茶。花茶有排除抑郁的功效,有助于品茶者心态平和。一曲幽雅的古琴曲配上清幽的花茶,诸葛迷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先前内心的苦闷暂时忘却。他尽情地享受着,直到一曲奏罢。
茶仙叹道:“先生终究忘不了蜀汉的政局。音乐和花茶只能暂时让你忘记,但需要振作的必须依靠你自己。”茶仙观察出诸葛迷的心态,他的内心茫然而苦闷。茫然只因诸葛迷痛心于政治的险恶,但又抛弃不了远大的抱负。苦闷因他无意留在蜀汉,却又找不到更适合科举制度的政权。
“也许时间会让人淡忘程公的惨死,可是时间永远也抹不去我对庶民子弟生存地位的忧虑!”呷了一口花茶,诸葛迷如品苦汁地说道。
看似不经意一句话却让智慧过人的茶仙品味到诸葛迷内心的煎熬。这是一位得到儒学思想真传的儒者。他能透过感情站在更高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看待身处这个社会下层的广大平民。
“正因为忧虑才需要先生这样的志士努力改造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在诸葛迷最委靡的时刻,茶仙依然注入无限的鼓励。这将诸葛迷的理想提升了不止一个层次。
诸葛迷苦笑道:“在下让仙子看走眼啦!经历过这次打击,我已经心灰意冷。什么政治,什么蜀汉,什么狗屁天下,都让那帮杀人不眨眼的魔鬼们去肆意**吧!”
“真可惜,无论我作出多大努力,还是挽不回你那黯然苦痛的心。孔惑哦,你可知道有多少人在等着你,有多少人在默默关注着你,你所倡导的儒家思想难道就这么嘎然而止?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在这个世界奋斗吧?你是为了一种精神而活着!”
诸葛迷惊喜地凝视着美丽动人的仙子。她对自己的剖析竟比本人还清楚。这就是传说中的知音?高山流水,知音难觅。诸葛迷忽然生出亲吻仙子樱桃小唇的念头,意念一动还是怅然一笑,心道:我一个凡夫俗子哪里配得上天仙般脱俗的仙子。
“我可没有仙子所说的那么伟大!”诸葛迷摇着头,自我嘲笑道,“我始终是个凡人,成不了仙子这般境界!”
“人都是在自我省悟和实践进取中提升人生境界的。你立志做名儒者,你有成为大儒的潜质。真正的儒者是以积极入世为己任。”茶仙不厌其烦劝说诸葛迷。
“我现在只想做名隐者。”万念俱灰的诸葛迷怎么也打不起精神。他觉得很累,需要找个地方好好歇一歇,再想想回到三国是否有意义。当然无论与否,他都回不到现代了。
“这不是你的真正志向吧?”茶仙低头默默地问道。
“我的志向就是尝遍天下的好茶。我不是曾经给你说过,天下还有很多上品茶叶等待着人们去发现。我此刻更想与仙子一同游遍名山大川。那里藏着新奇的茶叶!”诸葛迷猛然激动地握住茶仙的玉手。
洁白柔滑的纤手,让诸葛迷顿觉脸上发烫。赶紧撤开手,连声说道:“冒犯仙子,死罪!死罪!”他把茶仙视若仙女下凡,把自己当作凡人,从没想过与仙子动情。然而能与美貌无双的仙子共同巡游四海,品遍天下佳茗,倒在是梦中想过。
茶仙羞得面飞红霞,感觉尴尬。其实她对诸葛迷倒是十分欣赏,一颗芳心默默倾许到这位才德兼备的多识青年身上。她从没视自己为仙子,说到底她也是位凡人。免不了凡人的七情六欲。只是茶仙一门心思扑在音乐上,虽然早过了豆蔻年华,却还是第一次情窦初开。
见诸葛迷忽然生出这般怪诞的言语,心里反倒毫无准备。一颗芳心像小兔子嘭嘭乱跳。饶是诸葛迷对茶仙敬爱有加,也没往这些方面想,自然也瞧不出茶仙的少女情怀。还以为唐突佳人,心里暗骂:惭愧惭愧,与仙子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孔惑,我是不会出游的。茶只是我的爱好,音乐才是我的生命。正如你的生命是政治,你永远也不会隐居世外。只有积极入世的诸葛迷才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人,何必委屈自己?爱茶可能只是你的嗜好,离开它你一样能够生存,但没有政治你是永远都无法生存的!”茶仙看得再清晰不过,她就仿佛是诸葛迷注定的知己。即便诸葛迷本人都看不清自我,但茶仙看得比谁都透彻。
“也许是上天注定,要仙子你来帮我摆脱尘世的俗扰!每次聆听你的琴音就会让自己的心灵得到灌溉。如果仙子能陪伴在下游历天下,采集那些奇珍香茗,我绝不会去沾染肮脏的政治。我不明白为什么仙子一定要让我置身凡世的困惑中?”诸葛迷半开玩笑半当真地说道。他对政治确实沮丧,在他的眼里见到的多是黑暗和卑鄙.
茶仙露出一个足以让世间所有的鲜花汗颜的笑容,柔声说道:“不是我让你置身俗世的困扰,是你自己注定为俗世而生!”
书书网手机版 m.1pwx.com